一条鞭法浅论

【摘 要】一条鞭法明朝中后期一项重要的赋税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本文从一条鞭法推行的原因及其改革内容入手对一条鞭法的历史影响作出评价。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明朝中后期一条鞭法;历史影响   “一条鞭法,又称类编法,总编法等,是明代中后期赋税制度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

”它将繁杂的税收和徭役简化为计亩征银,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和减轻了普通人民的赋役负担,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从客观上减缓了明朝灭亡的进程。

一、一条鞭法推行的原因   1.土地兼并及隐匿   明朝初期是基于自耕小农大量存在的基础上对赋役制度进行设计的,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是依靠里甲制度间接对其进行管理的,而这一管理是立足于小农依附在土地之上而不流动的前提之下的,但在明中后期土地兼并问题十分严重,明初的赋役制度自然就不合时宜。

土地兼并问题是中国历代王朝到中后期腐朽没落时必然会遇到的一个问题,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是一种典型的小农经济,对自然环境及其依赖,遇到天灾人祸便只能出卖自己赖以为生的土地,因而随着时间的逐步推移,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少数权贵和地主之中,许多农民流离失所而无田可耕,出现有田者无力可耕,有力者无田可耕的状况。

另外在土地转让的过程中,许多权贵和地主只是将土地所有权收归己有,而并不对其所需担负的赋税进行负责,因而自耕农在转让自身土地之时仅仅转让了所有权,对于国家赋税徭役的义务依旧得承担,这样就导致了赋税征收分配极度不合理,农民负担过重而无力承担只能流离在外。

另一方面,地主往往依靠其权势以及地位隐瞒和谎报所占耕地数量以减少所需缴纳赋税,这一部分赋税又转嫁到了普通的农民身上,使得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2.国家对白银的需求   明朝初年曾经禁止白银的流通,但随着明朝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的萌芽开始产生,商品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也逐渐发展起来,“迫使政府不得不在正统时驰用银之禁到成化年间官吏的薪俸也部分折价成白银。

”其次在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统治阶级也追求更多的货币即白银以购买更多的奢侈之物以供享受。

此外,明朝初期的赋税缴纳一般都采用实物,但在地方以实物征收赋税要经过长途运输到达中央政府,这期间不仅会有所损耗,而且也需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运输。

因而张居正将繁杂的税收和徭役简化为计亩征银的一条鞭法极大地适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要求。

二、一条鞭法的内容   一条鞭法即:“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工,丁粮毕输于官。

一岁之役,官为检募。

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缴纳之费,加以增耗。

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半于官,故谓之一条鞭。

”这是一条鞭法总体之设计,但由于中国各地具体情况差距较大,实施的具体方法有所差异,但总的原则即计亩征银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一条鞭法规定,赋税徭役合并,将多次征收改为一次合并计银征收

其次,原先明初里甲制度下十年徭役一轮改变为一条鞭法下每年编派一役。

最后,赋税的收缴由原来百姓自理改为政府统一统筹办理,一条鞭法实施之前,粮食的上交和缴纳要经过里长和粮长之手,而且要承担运输之成本,因而变相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在实施一条鞭法之后,官府发放赋役清单而各户将所需缴纳部分折算成银自行缴纳到政府之手,由政府统一运输,因而减少了人民的负担。

三、一条鞭法的评价   黄仁宇认为:“张居正的这次在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代表了明代管理者企图获得一种理想状态的变革,变革后里甲体系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不存在;残存的人头税,将并入田赋之中。

”但是张居正的改革却并非是彻底,首先徭役并没有被完全消除,还有一些独立的劳役存在。

其次,实物税收的征收在一些特定的物品上依旧存在,例如对皇室一些特供用品的征收之上。

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一条鞭法并未完全将所有赋税折算为一项,丁银的存在表明人头税只是在征收形式上不同于以往而实质上依旧存在。

一条鞭法的初衷是将所有税收和徭役合并与简化为计亩征银以解决土地兼并和隐匿而导致的国家财政收入的下降,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革除旧弊的作用,“自条鞭之法行,则夏税秋粮、均徭、带征、确有定额。

里胥无有飞洒,奸豪无从规避,简易均平”。

因而从客观上讲一条鞭法确实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和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减缓了明朝灭亡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李永刚 明朝一条鞭法”刍议[J] 经济问题探究2011年第4期.   [2]朱冠文 浅析一条鞭法 [J] 经济管理 2015年第12期.   {3}明史[M] 中华书局 北京 1974年版 第136页.   [4]黄仁宇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M] 三联书店 上海2001年版第78页.   [5]付春杨 明代一条鞭法之兴衰——立足于法律失效的分析[J]社会科学家 2007年第5期.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