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

浅谈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   【摘 要】本文就如何用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采购管理作出了初浅的探讨,强调了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想要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减少企业物料浪费,势必要不断提升采购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供应链采购管理;构建策略  一、传统采购模式及其局限性  从本质而言,采购是物流活动的始端,是企业有计划、有组织、有控制的管理过程。

采购管理活动中,企业可以基于实际需求,选择采购的货物、方式及地点,采购是买卖双方的良性活动。

在一定的资金保证之下,买卖双方便可以展开经营活动。

通过采购活动的有效管理企业可以在成本最优的状态之下,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也为企业资金的有效周转,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对许多公司来说,采购主要的控制核心在初始成本。

采购职能也只对企业的获取成本和材料来源有明显的直接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采购变成了“会计师的采购”,致力于购买“更便宜”的原料(集中在价值工程、价值分析和标准化)及“便宜地”购买和供应原料(集中于谈判、采购方式和库存管理)。

同时,在传统采购模式下,无法对采购部门的组织结构和采购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管理,无法对采购活动进行科学设置计划与预算,也无法对供应商的进行正确选择与管理

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特点  基于供应链管理企业采购方式得到了优化与转变,采购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

从实际来看,具体表现为:  1.从库存驱动采购专变为订单驱动采购  相比于传统采购模式,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更强调采购活动的形成以生产订单作为驱动方式而展开,这样一来,就会形成“销售订单—生产订单—采购订单—供应商”的驱动链条,极大地提高供应链系统中各环节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的被动处理。

因此,构建新的驱动链条,提高了主观能动性,转变了传统采购模式中“采购库存储备”的方式。

2.采购管理由单纯的内部管理转变为外部资源管理  在传统采购模式中,采购部门的工作重心仍然在企业内部,和外部供应商缺乏足够的交流合作。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不断增加和供应商的沟通联系,迅速提高采购的柔性和市场响应能力,使企业生产加工所需原材料的库存不断下降,采购质量不断提高

3.从一般买卖关系向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转变  在传统采购模式中,供应商与生产企业之间是普通的买卖关系,企业供应商之间无法共享库存信息企业所获取的信息容易出现偏差。

供应链环境下,采购部门和供应商从产品设计前端就能够提前介入,提供足够准确的市场信息库存信息有效避免各类风险,保障产品后期生产加工的顺利进行。

同时,这种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使得采购决策变得透明,双方为达成长远的战略性采购供应计划而共同协商,从而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成本损失。

三、供应链管量环境下如何进行采购管理  1.企业应通过集中采购  大力推行集中采购、归口管理、统一储备、统一结算的物资供应体制,强化企业在市场价格及服务等方面的谈判优势,实现统一对外。

这样一来,为企业采购管理提供了更加积极有效的保障,特别是成本的有效降低、风险抵御能力的提升,为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创造了条件。

2.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机制,以一种合作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代替买卖关系。

因此,“互信”寻求双方发展的基础,更是采购互动推进的保障。

供应商采购方应在相互信任的前提下,公开透明地进行信息共享和责任承担,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才能让采购部门对供应商进行合理管控,让双方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下,对外部市场和企业内部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提高采购中的风险控制能力。

3.有效应用管理系统  在网络信息科技时代,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更加依托于现代管理系统的有效應用。

在现代管理系统的应用中:①要加快企业管理系统建设,强化电子商务等的有效构建。

②实现供应链环境下全过程信息管理提高采购效率及监控。

③实现企业采购管理的透明化、程序要,需要ERP等管理系统在企业中的有效应用。

依托完善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综合型管理模块,确保高效化采购管理的同时,降低企业采购风险。

四、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采购方法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就当今环境的需要,采购作为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供应链的效率取决于整个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要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不断化的商业环境中发展壮大,必须对采购部门原有的定位。

一方面从公司内部对采购部门进行整合,让内部资源能够充分得到共享,提升公司内部的效率;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公司应将眼光投向外部,与供应商建立一种战略联盟的关系,提高互信合作度,从而与供应商一起达到共赢的局面。

参考资料:  [1]邓汝春.供应链管理[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朱水兴.工业企业采购采购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霍毅姝.供应链管理思想下的采购管理[J].机械管理开发.2010.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