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出生入死章》诠释]老子出生入死打天下

[原文]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注释]出生入死

唐玄宗疏:“了悟生死,不厚其生,名为出生。

迷执人我,动之死地,名为入死。

此标章门也。

”宋徽宗解:“万物皆出于机,入于机。

天机自张,与出俱生;天机自止,与入俱死。

生者,造化之所始;死者,阴阳之所变。

”林希逸口义:“出生入死,一章之纲领也。

生死之机,有窍妙处。

出则为生,入则为死。

出者,超然而脱离之也。

入者,迷而自汨没也。

”   生死在出入之间。

以自然规律而言,两性媾精,结胎脱体,为出,曰生;形销神散,归土火化,为入,曰死。

玄珠成象,灵胎离宅,为出,曰生;六尘牵缠,沉迷难拔,为入,曰死。

此则从修炼立论。

生死之徒,各十有三。

《韩非子・解老》曰:“人之身,三百六十节。

四肢九窍,其大具也。

四肢与九窍十有三者,十有三者之动静,尽属于生焉。

属之谓徒也。

故曰‘生之徒十有三。

’至其死也,十有三具者,皆远而属之于死,故曰‘死之徒十有三。

’”河上公注:“言生死之类,各有十三

”   动之死地

王弼注:“吾又知作而不知休,知言而不知默,知思而不知忘,以趣于尽,则所谓动而之死地也。

”   生生之厚。

第一“生”字为动词。

吴澄注:“生生,求以生其生也。

厚,谓用心太重。

”成玄英疏:”不能体道忘生,而执生为有,多积财产,厚资此生。

而营生过当,故动之死地,此一句答前问意也。

”   摄生

摄养、摄卫、摄取、摄敛。

《世说新语》曰:“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

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

’”刘�《隋唐嘉话》:“(裴知古)善于摄卫,开元十二年终,年且百岁。

”顾况《广陵白沙大云寺碑》记:“磁石摄铁,不摄鸿毛。

”《庄子・�箧》,“收为�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扃�。

”   兕(Sì寺),猛兽。

常与虎、犀对举。

《诗・小雅・何草不黄》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本草释名》注:“《尔雅翼》云:兕与*=(Zì字)字音相近,犹*>之为牯也。

大抵犀、兕是一物,古人多言兕,后人多言犀;北音多言兕,南音多言犀。

为不同耳。

”《本草集解》曰:“*=是雌犀,文理腻细,斑白分明,俗谓之斑犀。

”   死地

《孙子・九地》说:“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   [诠解]本章既可作为丹经指导,亦可视为兵书权舆。

《汉书・艺文志》分兵书为“权谋”、“形势”、“阴阳”、“技巧”等四类,而权谋则为首要。

“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

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

”而“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

”也就是今日所称的拳艺。

形势,既可用之于战阵,亦可指导手搏或剑道:“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

离合背乡(�,即向),变化无穷,以轻、疾制敌者也。

”   兵凶器,战危道。

不得已而始用之。

故视为出生入死

以人一身而论,上部眼、耳、鼻、口,共七窍;下部前阴、后阴,共二窍,合为九窍

加上手劳宫、足涌泉,又得四穴。

共计十三

善用之则生,不善用之则死。

都是这十三窍穴起作用。

河上公沿韩非之说,指出:“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言生死之类,各十有三。

九窍四关也。

”四关即四肢。

因手为人关,足为地关。

《黄庭内景玉经》说:“口为天关精神机,足为地关生命�,手为人关把盛衰。

”左右各二,故称四关。

人出生后,不断地运用这十三窍穴,最终走向死亡,也还是这十三窍穴。

什么原因?因为过分地看重生而怕死,结果走向它的反面。

临敌决斗,有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孙子・九地篇》称“死地则战。

”又:“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破釜沉舟,韩信背水列阵而胜楚,即是明证。

在思想上,在气势上,在战略上,必须破“生生之厚”。

在具体战斗上,手搏上,则必须利用一切有利地形,有利位置,有利角度,避开死地,进入死角,使敌方无所施其力。

据说善于掌握生命的人,走在路上不怕犀牛和老虎;进入军阵不中甲盾和刀枪。

因为犀牛没有地方触它的角,老虎没地方用它的爪,士兵没地方施展手中的武器。

什么原因?因为选择了最好的地形和位置,造成死角,引进落空,立于不败之地。

以往注释疏解,对“以其无死地”一句,总难说透。

如:   唐玄宗说:“以其顺化无私,不以死为死,则物不得害其生,故云无死地也。

”此种假说,缺乏实例。

成玄英说:“今善摄生人,忘于身相,即身无身,故无地之可死也。

既无死地,三毒何所加乎?”此说无异自欺欺人。

忘于身相,不等于无此身相。

但持此说者,大有人在。

林希逸说:“惟其无心,则物不能伤之。

言物之所以不能伤者,以我能虚能无,而无所谓死地也。

”   李道纯说:“无死地者,忘其死生也。

”   吴澄说:“以虚静为里,以柔弱为表,块然如木石之无知,侗然若婴儿之无欲。

虽遇猛兽恶人,亦不能为害也。

盖其渣滓消融,神*)淡泊,如风如影,莫可执着。

无可死之质,纵有伤害之者,何从而伤害之哉!”   近代著名道家学者陈撄宁先生认为:“善于摄生的人,本身没有招灾惹祸的根由,灾祸就不会临到他自己身上,所以说他无死地

”然随即又加以说明:“即是无自取死亡之道,不是说这个人决定不会遇到意外的危险。

”假如遇到意外的危险又该怎么办呢?正如他驳王弼“不以嗜欲累其身,故无死地

”(原句为:“善摄生者,无以生为生,故无死地也。

”)所引《庄子・达生篇》一段:   “鲁有单豹者,岩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不幸遇饿虎,饿虎杀而食之。

”   单先生因然不能说是“为嗜欲而丧其生”,同样,他“本身没有招灾惹祸的根由”,为什么“灾祸”竟“会临到他自己身上”呢?这不也难以“自圆其说”么?(上引见陈著《道教与养生》一书)   古之道者,莫不知兵,老子此章,实为兵书。

《孙子・计篇》云:“兵者,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死、生,决之于地;存、亡,系之于道。

张预曰:“然死生曰地,存亡曰道者,以死生在胜负之地,而存亡系得失之道也。

”   本章主旨,在于得地。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

*%、捋、挤、按、采、扌列、肘、靠,此八卦也。

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

*%、捋、挤、按,即乾、坤、坎、离,四正方也;采、扌列、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

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

合之则为十三势也。

”   各家《太极拳》著作,均将上段文字附于王宗岳太极拳论》后。

因以往多为手抄本,字句稍有不一。

唐豪考《太极拳释名》(即上引)指出:“此为王宗岳太极拳谱》中之一篇,陈沟所无也。

”又说“《太极拳论》的太极、两仪立说,此篇以八卦、五行立说,余故并断此篇为王宗岳所作。

”   十三势歌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变转虚实须留神,气遍身躯不稍滞。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详推用意路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遗;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贻叹息!   此歌经唐豪考证,亦为王宗岳所作。

当前太极拳各门各派,莫不以上述一文一歌作为理论依据。

但,十三势究应如何理解?   张文元《太极拳常识问答》说:“太极拳原有两套,一套名为长拳,一套名为十三势。

”   这种说法,有其来源:   许禹生《太极拳》曰:“陈氏拳,家传原有三种:太极长拳太极炮拳、太极十三式架子是也。

十三式共有五路,多失传。

现能演之拳,仅为十三式中之头路,与杨氏所传,大致相同,而稍有出入,暨炮拳一路。

统计所存,不过两路。

余仅存谱而已。

”   姚馥春、姜容樵《太极拳讲义》称:“太极拳,在初发明时,仅十三式。

扩而充之,成百余手。

是为三丰祖师所传之太极也。

后人因呼之为太极长拳

然总不出*%、捋、挤、按、采、扌列、肘、靠、进、退、左、右、中之十三动作名称也。

”   不同意上述说法的有:   胡耀贞《气功及保健功》说:“凡练太极的人,都知道太极十三总势的十三个字,其实是十四种方法,不是十三种姿势。

十三个字是:*%、捋、挤、按、采、扌列、肘、靠、进、退、顾、盼、定。

前八个字是八种手法,后五个字是五种步法

十三种手法、步法,贯串在全部太极的姿势动作中。

”   刘晚苍、刘石樵《太极拳架与推手》说:“太极拳‘掌运八方,足行五步。

’其中手法有四正(四个正方位),即*%、 捋、挤、按,和四隅(四个斜方位),即采、扌列、肘、靠。

以及步法有进、退、顾、盼、定之分。

”   持此种说法者较普遍。

另外,也有持怀疑态度者:   向恺然《练太极拳之经验》称:“近人皆谓太极十三式为:*%、捋、挤、按、采、扌列、肘、靠八法,并左、右、前、后、中定五者,此是勉强附会,断不可信。

……八种手法,断不能为八式,因为并无一定格式,使人遵循。

……至于前、后、左、右、中定五式,更含糊可笑。

何种拳术无前后左右中定太极拳的前后左右中定,又有何一定的方式?古人对于一种技术命名,决不如此不按实际。

必另有其十三式。

”(引自吴志青《太极正宗》下编《各家太极拳论著》)   上列诸例,可归纳为:   一、十三势为套路名称。

二、十三势为锻炼方法。

三、十三势乃另有所指。

十三势,显然非套路名称。

王宗岳太极拳论》末句为:“是为论。

”则全文至此已止。

以后则另自成篇,分述长拳十三式之含义。

姜容樵先生将“长拳”与“十三势”分作两起,实有见地。

其所据《太极拳谱》,谓“得抄本于汤君士林,并得汤君详细解说,其原文较世所传者多三分之一。

太极之要诀。

”“长拳者”三句,定为注释;“十三势”加按语,谓“以上系三丰祖师所著,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全文结束时指明:“余与姚君馥春,得乾隆时之抄本,复得光绪初年之木版书,与近世所传者,大同小异,其理与法则一耳!”   以八手五步释十三势,自较前说为优。

胡耀贞指出,“静者为道(即练功的方法),动者为拳。

”具体应用上,“手法中采用*%、捋、挤、按者较多,步法中用进、退、定较多。

至于采、扌列 、肘、靠和顾、盼,则多用于推手、武术方面。

”向恺然说:“太极拳之所以异于他种拳术的地方,不在身手步法之有别,全在练习时能注意到存神纳气。

”又说:“须知太极拳的架式,全是练体,是做拳术的根本功夫。

”这真是经验之谈,较上说更进了一步。

其所提疑点,关键在一“势”字。

势在此处,不作态势解,而作位势解。

《逸周书・周祝》曰:“势居小者,不能为大。

”《庄子・山木》曰:“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

”所谓“十三势”,应从韩非子之说,即人身之九窍四肢。

太极拳,源于道家。

道家理论,则以《道德经》为最高依据。

老子学说,兼综百家。

道家人物,如黄帝、力牧、封胡、风后、伊尹、太公、管子、�冠子、文种、范蠡诸人,均有兵家著作。

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陈撄宁指出:“故兵学遂为道家之特长,非此不足以定大业。

”即以纯宗教而论,佛寺入门有韦陀菩萨,道观入门有王灵官,一扶宝杵,一举金鞭。

但武备为文事之辅,乃手段而非目的。

是以葛洪目为“不急之末学”,陈撄宁亦将“拳技”与“小道之巫医”并列。

内家拳重在以气运身,以劲发力,其关键均在窍位。

九窍四肢,乃形于外者。

以手法之挤、按,步法之顾、盼而言:挤与盼,其窍位在夹脊;按与顾,其窍位在膻中。

夹脊属肝经,膻中属肺经。

前者为木,后者为金。

以窍位催动肢体,内养而后外壮,内顺而后外达。

十三势一再强调:“命意源 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

《用功要旨》亦指出:“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由脚而腿而腰,总要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

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胡朴安先生以“人身之腹为太极,两腰为两仪,两手两足为四象,两手两足各有两节为八卦。

”指出:“所以太极拳之动作,并不是手足之动作,是腰之动作;亦并不是腰之动作,是腹之动作。

腹为人全身最中处,此处一动,全身无不动矣。

”陈撄宁《黄庭经讲义》称:“吾人一身,自脐以上,为上半段,如植物之干,生机向上;自脐以下,为下半段,如植物之根,生机向下。

其生理之总机关,具足上下之原动力者,植物则在根干分界处,人身则在脐。

”以太极拳之主宰、宾辅而言,丹田(中丹田)作为腰脊之宾辅,腰脊则为丹田之主宰。

其重要性可知。

因拳乃形诸外,故以腰为主宰;气行诸内,故以之作为腰之宾辅。

若以功而言,“意气君来骨肉臣”,其从属不宜忽略。

九窍四肢,在武术中如何发挥其作用?从攻防来说,出敌打击之外者,生;入敌打击之内者,死;勇于轻敌者,蹶;避敌之锋者,胜(“勇于敢则杀”,“善胜敌者不争”)。

太极拳以内化为尚,顶抗为戒。

虽其猛如兕虎,锐比甲兵,引进落空,己身常处于不败之地。

《云房太极》口诀:“打人不算高,避人才算高,全身无着处,何须举手劳!”夫何故?以其无死地也。

自平时锻炼,至临敌施为,上部七窍,鼻口司吐纳鼓盈,耳目察机势向背,带气发声(“哼哈二气妙无穷”),观六路,听八方。

下部二窍,隐于封裆合膝,提肛敛臀之中。

使丹田充盈,气遍周身。

手足则屈伸合度,蓄发随缘,导引闪化,乘虚抵隙。

内外合一,上下相应,借力消劲,圆转自如。

从理论到实践,都受到《老子出生入死章》的启示。

太极十三势”,历来武师多未指明此点。

九窍四肢,人人具有,其它拳派,何不标举此说?正因太极源出道学,有其独特之内修方式。

自练时强调窍位,接敌时强调位势。

位者,地也。

也可以说“太极十三势”即《老子出生入死章》之具体运用与发挥。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