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研究

【摘要】 目的 探究连续性护理初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

方法 92例初产妇,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6例。

两组初产妇分娩后在院期间均采用常规护理, 在此基础上, 观察初产妇出院后采用连续性护理

比较两组初产妇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后, 观察初产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初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7.83%, 高于对照组的69.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连续性护理初产妇产后恢复的效果显著, 可长期应用。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连续性护理;初产妇;产后康复ki.11—5547/r.2018.07.107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产妇产后护理已成为潮流, 特别是初产妇――这种首次要自己照顾孩子的产妇[1], 产后康复也逐渐成为了产科的首要任务。

本研究采用本院接收的9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连续性护理初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 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9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6例。

观察初产妇年龄22~36岁, 平均年龄(28.4±2.6)岁;   妊娠时间255~297 d, 平均妊娠时间(270.0±11.3)d。

对照组初产妇年龄27~37岁, 平均年龄(29.3±2.7)岁;妊娠时间258~ 298 d, 平均妊娠时间(260.0±12.7)d。

纳入标准:①产妇均为足月;②产妇为初产单胎产妇, 胎心等各方面均正常健康;③征得产妇及其家属的同意;④产妇在怀孕期间无任何并发症等不健康情况发生[2]。

排除标准:①产妇患有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等;②由于主观因素排斥护理产妇;③排斥母乳喂养;④早产产妇[3]。

两组初产妇年龄、妊娠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初产妇分娩后在院期间均采用常规护理, 在此基础上, 观察初产妇出院后采用连续性护理, 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康复指导:针对不同初产妇的特殊情况对其进行特殊的分娩后康复指导。

②心理护理初产妇大部分都会对分娩产生恐惧, 分娩后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况。

所以, 对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必不可少。

护理人员应及时对初产妇进行心理疏导, 并与其家属谈话, 让家属给予大力的支持, 使初产妇产生自信心[4, 5]。

③饮食护理:对初产妇进行必要的饮食护理初产妇分娩后身体非常虚弱, 若不好好恢复, 后期生活将会受到影响。

所以, 初产妇要多食用蛋白质类物质, 例如瘦肉、鸡蛋等。

④身体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后的切口、阴部等进行清洁, 以免感染。

并对乳房等部位进行护理[6]。

⑤运动护理初产妇出院后要适当锻炼以更好地恢复切口及阴部。

指导产妇做有氧锻炼, 例如下肢运动、产后体操、猫伸展运动等。

⑥新生儿照顾指导:对初产妇后期的新生儿照顾情况进行指导, 以免初产妇首次哺育遇到困难, 产生丧气等情况。

及时给初产妇亲自演示对新生儿的哺育姿势等, 使初产妇能够熟练掌握[7]。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初产妇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焦虑抑郁采用SAS、SDS评定, 分数越高, 焦虑抑郁程度越高[8];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量表调查初产妇满意情况, 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 4 ?y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初产妇护理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后, 观察初产妇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两组初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初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7.83%, 高于对照组的69.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初产妇作为首次生产的产妇, 在产后恢复以及哺育新生儿等方面均存在着困难, 特别会因为在抚养新生儿方面的知识欠缺而产生挫败感, 导致信心丧失, 造成后期的焦虑甚至产后抑郁的发生[9]。

连续性护理初产妇出院开始, 指导初产妇产后恢复护理, 指导其新生儿护理方法, 给予初产妇信心, 使其更快康复[10]。

连续性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初产妇的情绪及身体状况, 对初产妇本人和新生儿健康都有很大好处。

两组护理治疗均顺利完成, 护理后, 观察初产妇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初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7.83%, 高于对照组的69.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连续性护理初产妇产后恢复的效果显著, 可长期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兰. 连续性护理初产妇产后康复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2016, 22(21):71—73.   [2] 杨新凰, 马令, 刘征. 连续性护理对38例初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 贵州医药, 2015, 39(4):382—383.   [3] 张贵清, 李容华, 万素英, 等. 连续性护理模式对产妇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临床护理杂志, 2013, 12(5):11—14.   [4] 卢娇. 连续性护理初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 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31):49—50.   [5] 龙静, 赵燕秀, 周芳. 连续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焦虑抑郁水平和康复的影响. 医药卫生(全文版), 2017(3):00068.   [6] 刘洪英. 浅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康复抑郁情绪的影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35):243—244.   [7] 闻爱群, 王丽莉, 赵灵.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研究. 中外医疗, 2013, 33(33):150.   [8] 施美娘. 初产妇住院期间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27(4):545—546.   [9] 史云. 产后综合康复护理产妇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15):241— 242.   [10] 高晓菲, 吕再林. 107例产后康复护理体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15(75):234.   [收稿日期:2017—11—27]。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