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泊尔“被收购”

一个经营状况良好的民企对外资趋之若鹜令人费解。

毕业论文网      中国本土最大炊具制造商的苏泊尔,如今真正“沦落”为法国家电巨头SEB的中国子公司,估计数年之内,SEB很可能会以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垄断国内炊具市场,对国内本土炊具制造品牌带来致命的打击。

大规模减持套现      近日,苏氏家族将“苏泊尔”20%股份售予法资企业SEB,套现34亿元,SEB控股达71.31%。

而董事长苏显泽涉嫌行贿商务部原官员郭京毅,目的就是让其为这桩并购案提供帮助。

目前,商务部表示正制定并购安全审查细则,以完善政府依法行政。

苏增福“退出”苏泊尔由来已久:2008年1月,SEB国际通过协议转让、定向增发和要约收购等方式获得了苏泊尔51.31%的股份。

此后,苏增福父子陆续在二级市场减持套现。

SEB控股苏泊尔的谋划始于2006年8月。

占据国内压力锅市场最大份额的苏泊尔提出要被全球最大的小家电炊具生产商法国SEB公司并购,当时正值我国刚刚出台《外国投资者并购中国境内企业规定》,其中明确规定了“并购一方当事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0%”等反垄断审查条件。

苏泊尔压力锅在当时中国市场份额已接近50%,因此国内厨具行业对这桩收购一致表示了反对并联手抵制,他们担心此举会扰乱国内炊具行业的公平竞争环境,进而威胁到产业安全。

为此,商务部专门启动了反垄断听证程序,这也是商务部针对外资并购活动启动反垄断审查听证会的第一个案例。

曾经“铁了心卖锅”      “从安全到家”到“爱是最美的味道”,苏泊尔也从压力锅的代名词发展到厨房家电大鳄,用短短十几年时间,这家最初的民营企业,曾书写了中国炊具行业民族品牌的传奇。

苏泊尔品牌的缔造者苏增福父子曾是“铁了心卖锅”。

1994年8月苏泊尔创牌生产压力锅,1998年推出不粘锅,2000年苏泊尔高调进军小家电市场,并一炮打响。

200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到2005年,苏泊尔小家电销售突破5亿大关。

他们的目标是:“中国炊具行业绝对第一品牌”“中国厨房电器行业第二品牌”“亚洲炊具第一品牌”以及“亚洲最大炊具、厨房电器制造基地”。

然而,2007年世界小家电头号品牌法国SEB以3.27亿欧元的价格并购苏泊尔,取得了52.74%的控股权,苏泊尔成为外资企业。

买来的“被收购”      面对业界的反对声,苏显泽一直引用商务部原官员郭京毅这样一句话,“一口锅影响不了国家安全”予以回应。

“一口锅影响不了国家安全”,“造就”了法国SEB集团成功入主苏泊尔

直到去年,黄光裕案牵出了郭京毅受贿案,苏泊尔这桩明显触碰“反垄断红线”的收购案当年为何得以放行才真相大白。

经法院查明,郭京毅除了涉案国美外,还接受过苏泊尔公司的行贿行贿者正是苏泊尔现任董事长苏显泽本人,苏行贿的目的就是请其对这桩备受争议的并购案提供帮助。

据了解,为了“被收购”,苏显泽曾亲自行贿郭京毅30万元,并向介绍人支付了100万元“好处费”,此后苏显泽又接待郭京毅、介绍人等三家人到杭州度假,其间又向郭行贿20万元。

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指出:“通常而言,并购是为了使企业寻找到更合适的掌管者,在总体上促进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

如果相反,则为恶性收购

类似于苏泊尔、五星电器这样的企业品牌和效益都处于上升阶段,企业掌门人却急于出手,那原因只能在效率之外寻找。

民企靠外资赎身将导致毁灭性的后果。

事实证明,众多民营企业主动被收购,使中国的本土民企成为次等公民,内生性的市场资源遭到根本性毁坏,只有靠外部资源来拯救;当小富即安或投机思想成为常态的企业家在迈阿密的海滩上晒太阳时,这将是中国最可怕的损失。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