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舒软肝丸对肝硬化逆转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希君 张亮燕 张国爱 陈超。

【关键词】 益舒。

摘要:目的观察益舒软肝丸肝硬化治疗效果。方法观察35例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肝功能、B超变化。结果35例患者ALT、TBI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A、A/G比值较治疗前均显著性升高 (P0.01);B超总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1)。并可使6例治疗肝功能指标异常、肝脏缩小、实质回声增粗、脾大,门静脉增粗的患者治疗后肝脾大小及回声完全恢复正常,有使肝硬化形态逆转的表现。结论 益舒软肝丸治疗肝硬化作用明显且有逆转作用。

关键词:肝硬化益舒软肝丸

各种病因引起肝细胞弥漫性炎性坏死、再生、诱发肝脏广泛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纤维间隔包绕再生的肝细胞而形成大、小结节,遂成为肝硬化肝硬化分布遍及全世界,在我国也是多发病。目前西医治疗肝硬化尚无特异性疗效的方法,而中药却在治疗上表现出独特的优势,本益舒软肝丸为祖传秘方,由蛴螬、虻虫、冬虫夏草、水蛭、桃仁等中药组成,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显示益舒软肝丸治疗肝硬化作用明显,且有使部分病人肝硬化逆转的表现,笔者收集了其中的35例加以分析,现将临床观察资料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35例病人均来自宜昌市国爱中医肝病研究所门诊,于200102~200501收集,其中男 23例,女12例,男女比例为1.92∶1,年龄23~65岁,平均43.5岁,发现肝硬化病程最短1 d,最长13 年,平均3.5年,其中乙肝后肝硬化23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血吸虫性肝硬化3例。合并胆囊结石4例,肝囊肿2例,脾切除术后2例,胆囊切除术后1例。诊断标准参照执行200009西安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早期肝硬化诊断标准[1]。

2 治疗方法。

益舒软肝丸由蛴螬、虻虫、冬虫夏草、水蛭、桃仁等中药组成,粉成粉末过120目筛,由宜昌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制备,不含任何人工成分。成人:2次/ d,4 g/次,3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服2~4个疗程。服药1个疗程以后进行疗效判定。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指标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A)、血清白蛋白/球蛋白(A/G)、血清总胆红素(TBIL);肝脾B型超声。进行肝脏超声评分(见表1)。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治疗中可根据病情随时复查。数据经统计软件SPSS10.0用 t检验。

3.2 疗效标准[3]治疗结果参照199311洛阳会议修订《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4]。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一般情况良好,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叩痛及压痛,腹水消失,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白蛋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为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好转,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明显压痛及叩痛,腹水减少50%以上而未完全消失,肝功能指标改善幅度50%以上,为好转;未达到好转标准或恶化者,为无效。 3.3 治疗结果临床观察35例。显效15例,占42.9%;好转16例,占45.7%;无效4例,占11.4%;总有效率88.6%。35例中有18例治疗后B超示肝脾形态恢复正常,其中有6例治疗肝功能异常,B超示肝脏缩小,边缘不规则,肝实质回声增粗,血管走行不清,门静脉直径12 mm,脾厚40 mm(1例脾切除);治疗3~4个疗程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B超示肝脏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分布均匀,门静脉直径12 mm,脾厚40 mm。结果见表2。

表1 肝脏超声评分方法项目 (略)。

表2 治疗前后肝功能及B超改善情况比较(略)。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