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能力视角下的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然而到目前为止,一些企业在实施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遭遇了各种障碍和挫折,甚至陷入了经营困境。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成长的过程是知识集聚和能力获得与提升的过程。

中国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动态能力,通过不断学习、持续创新以应对环境变化,克服路径依赖性,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

一、中国企业只有不断提高动态能力才能获取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条件。

随着市场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剧和企业成长对环境依赖性的增强,企业很难依靠传统经营方法获取竞争优势,只有不断增强动态能力才能创造竞争优势

动态能力理论强调企业在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时,必须能够迅速整合、建立和重构其内外部资源能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它是对企业目前拥有的知识存量和新知识的开发,逐步整合和改进现有的能力和提高效率,使企业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其中,“动态”是指为了与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相协调,不断更新各种功能性竞争力的能力;而“能力”强调的是为了适应动态环境的要求而进行的整合、重构内外部资源等来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

动态能力是一种培养能力能力企业能够利用其能力从事组织活动。

动态能力理论从内部、外部两个角度人手研究动态环境企业成长问题,十分关注外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特别强调内外部资源能力的整合,认为决定企业竞争优势动态能力就是企业的学习能力

动态能力理论的思维逻辑是:外部环境分析——寻求新机遇和威胁——响应新机遇的战略及内部能力的调整——寻求完成新机遇和规避风险的合作伙伴——合作竞争——新的竞争优势并结束现有合作——再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调整战略。

实践证明,全球竞争中的优秀企业,往往能够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服务以维持和更新企业竞争优势,适应动态环境,促进企业不断成长。

动态能力理论源于20世纪90年代市场环境的变化。

当时,市场环境日益动态化,技术创新速度加快,经济的国际化、市场的全球化和顾客需求的多样化造成了竞争内容越来越多,竞争优势的可保持性越来越低,惟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成功。

动态能力理论建立在资源观与核心能力观基础之上,是为了在动态环境下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领先竞争对手而发展起来的。

在当今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放弃以往的静态竞争优势获取模式,而以一种动态的眼光来看待竞争优势获取,不断更新自身的动态能力

从本质上讲,动态能力理论表现为一种动态的非均衡性,能力持续不断地被肯定和否定,是培养能力能力

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本身的竞争力,从而在整体上体现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经营活动具有连续性,难免会受到惯例抉择或者技术沿革影响,动态能力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更新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打破这种路径依赖性和“技术轨道”,抓住新科技突破所带来的技术创新或者应用机会,提高企业环境适应力。

面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动态能力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路径主要有:一是企业通过组织学习,增强对环境变化的预判能力,不断更新与强化应对能力;二是企业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必须使其经营战略保持足够的柔性化,保持足够的灵活应变能力,更好地协调自身资源能力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匹配性,确立更为科学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保证较之于竞争者有更强的战略稳定性和动态适应性;三是企业要把创新视为创造竞争优势最为有效的方式,视为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之道,强调创新平台化、创新全方位化(其中包括结构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商业创新等);四是企业要把顾客视为竞争优势的新源泉,优先发现或彻底创造、满足顾客需求,在与供应商、购买者、替代者、潜在竞争者、现有竞争者等“行业竞争力量”的竞争中获得“先行优势”,从而保持竞争中的主动地位。

二、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是增强动态能力的必然要求      国际化经营是中国企业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重要战略选择,是由国内市场向海外市场扩张,不断通过国际化行为获得海外市场知识,然后再把知识通过组织学习在组织内部传播和共享的良性循环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体现在对新知识获取和积累上,也体现在对既有知识和经验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8期的利用上。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路径选择依赖于企业知识存量的积累,而知识积累的过程又决定了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知识存量国际化经营的驱动力,国际化经营知识存量积累的平台,组织学习为知识存量增加和国际化经营渐进的交互作用提供了可能,从而不断优化企业知识结构并扩大知识存量,在知识存量国际化经营之间形成动态良性循环,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国际化过程的深入。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建立在既有知识存量基础之上的竞争优势经常会受到削弱,这就要求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对其能力体系进行动态管理,汲取新的知识,从而获得持续动态的而非静态的竞争优势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驱动力,一方面在于中国企业在本国开发出独特能力并建立起竞争优势时,一般倾向于把这些知识存量进行跨国界转移,以便在更广的范围内获得更多收益;另一方面在于中国企业为了抵消异域性劣势并保证全球竞争的成功,还必须构建出新的能力

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中国企业不仅可以从本国获得新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把它们与既有的知识存量相结合,建立起更好的支撑其全球竞争优势能力体系。

作为后来者,尽管中国已是世界级工厂,但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最大障碍就是缺乏基于知识的战略资源,即社会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如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人才和品牌等,而这些资源在国内并不丰富,从寻求资源的角度来看,国际化经营是从国外市场获得战略资源的有效方法。

因为相对落后的中国企业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存在着诸多抑制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单纯的国内竞争中并未显现出落后的一面,只有进行国际化经营之后,落后的因素才完全暴露出来。

此外,由于知识外溢性与距离有关,越接近知识密集地区的企业就越容易享有知识外溢性带来的好处。

比如,目前研发全球化的目标地区主要是北美、日本和欧洲,因为这些地区有着固有的特定产业优势,处于尖端的高科技领域,引导技术发展的潮流。

视为后进企业的中国企业的成长,一般认为“OEM—ODM—OIM/OBM"是其发展的共同路径。

中国企业最开始从事OEM,即简单的零部件组装,采购方提供详细产品设计,这样企业就有机会学习上游的产品设计能力,成长为ODM制造商,此时发包方只需提供简单的产品需求,将产品细节设计留给ODM企业

在此基础上,少数ODM企业开始生产自主想法的产品(OIM)或者自创品牌和销售渠道。

实际上,这一过程中,技术能力的发展是从获取制造能力开始的,然后扩展到产品设计能力,最后是新产品创造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

通过国际化经营,再通过知识的内部扩散而学习、转移并应用这些资源,是中国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除了获取自然资源之外,主要是为了获取先进技术或管理技能,加速技术累积的速度和动态效果,弥补技术与管理差距,提升自身实力,之后便可以同发达国家企业展开竞争,进而最终实现其投资收益。

中国企业仅依赖自己的能力往往不能保持优势地位,而国际化经营的产生正是为了补充和强化企业知识能力基础,即把国际化经营看作是企业向合作伙伴学习并获取知识的一种制度安排。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