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城市化进程与金融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协整检验考察云南省城市化金融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化不仅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而且与资本形成、第二、三产业产值比和财政支出之间也存在协整关系。

毕业论文网 /2/view—11456453.htm  [关键词]城市化金融发展协整检验   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04. 191   1 引 言   城市化进程不仅存在聚集效应还存在扩散效应。

首先,人口、要素资源和产业的聚集,形成了城市经济结构和城市生产生活方式,这增加了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为金融发展提供人力资本。

同时,城市化要素聚集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受如土地等资源的约束,将发生城市要素的扩散,城市要素城市周边地区进行扩张和转移,这个过程也将带动金融体系规模的扩张。

金融发展城市化相关关系的研究中,A. Tarski(1997)提出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住房建设中都有金融提供资金支持。

Y. Derriennic(2003)的研究认为金融发展城市化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汪小亚(2002)认为金融对于中国城市化的支持作用主要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小企业发展、人口规模扩张和素质提高

梁欣然(2007)指出城市金融发展对于城市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城市金融发展实际上为城市经济发展中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不同层次的服务网络。

倪风珥(2007)研究认为中国的城市化程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城市化水平落后于经济增长,导致城市化不足;同时也指出金融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而且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也进而影响了城市金融发展

梁欣然(2007)认为城市化进程金融体系的发展城市建设提供了更为丰富有效的融资渠道。

金融系统的资源配置作用下,投资的效率得到提高,资本的边际生产水平增加,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

2 城市化率界定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并且相互依存互为补充。

首先,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

①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城市所需的消费品和消费群体,②工业化是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基础。

没有工业的发展就难以建立起能够满足城市人口生产生活所需的产品。

③工业化是城市市场发展的依托。

“市”就是市场,市场交易是城市的基本功能,城市所交易的工业品需要工业来提供。

其次,城市化促进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

城市化要素集聚可以为企业节约生产、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城市化引发的人口聚集产生“学习效应”和“外溢效应”,以提高人力资本,促进技术进步。

1980年云南省三次产业产值占比分别为42. 6∶40. 3∶17. 1,2014年这一比重达15. 5∶41. 2∶43. 2,产业结构的变动带动三次产业分就业人数相应的调整,1980―2013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持续下降,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快速上升,目前已达31. 3%。

考虑到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户籍制度,本文对城市化率的界定以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作为城市化率的指标。

截至2013年云南省城市化率达到44. 5%,较1980年的15%显著提高

但与全国平均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然还有较大差距,金融体系发展的滞后成为制约城市化的重要因素。

见下图所示。

3 云南省城市化率与金融发展互动关系实证分析   本文以城市化率作为解释变量,金融发展为被解释变量,控制变量为第二、三产业比、资本形成和财政支出比。

城市化率UR=(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总人口;金融发展FIR=贷款余额+(上市公司总市值+保费收入)/GDP;第二产业比SI=第二产业产值/GDP;第三产业比TI=第三产业产值/GDP;资本形成CF=固定资产投资/GDP;财政支出比PFE=财政支出/GDP。

其中UR、SI、TI逐年提高,呈现出长期增长的趋势。

FIR、CF、PFE虽然也有显著提高,但受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影响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

实证模型如:URt=β1FIRt+β2SIt+β3TIt+β4CF+β5PFE+εt   协整检验能有效处理非平稳序列的因果关系。

首先对各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若ADF值小于临界值,则表示序列平稳。

反之则序列不平稳。

*表示只含有截距项,**表示含有截距项和趋势项;Δ表示一阶差分序列。

结果表明,所有原序列经过一阶差分之后平稳,即所有变量服从一阶单整。

见表1和表2。

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模型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协整方程为:UR=—0. 197552FIR+0. 050703SI+1. 177713TI+0. 578252CF+0. 080728PFE   云南省城市化率   方程表明云南省城市化率与金融相关性率成反比;与资本形成、财政支出比、第二、三产业产值比成正比。

导致金融发展城市化率的负相关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云南省金融发展水平较低。

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其对实体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服务能力。

无论是从金融机构的数量和金融资产的规模上,还是从融资结构上来看,云南省金融体系还有待提高

二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超前性、社会性、公益性等公共产品特性,投资周期长、规模大,这与商业银行短期经营目标不切合,故而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融资服务。

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的提高有助于产业发展和结构的优化,而这将促进各要素的聚集,推动城市化进程

资本形成是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固定资产投资不仅是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也是就业供给、住房供给和其他要素供给的主要来源,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财政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支付,购买性支出能有效促进社会总需求,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和就业,推进城市化水平。

开拓城市化进程中的融资渠道首先需进一步扩充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着重发展不同层次的金融机构,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其次,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鼓励和推动发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债券进行融资。

再次,大力发展PPP模式。

PPP模式不仅可以减轻政府长久以来的财政负担,又可将社区及民众力量引入公共服务的进程当中,以强化公民意识与社会认同感,同时提高了资源使用效能和建设、运营效率。

最后,发展开发性金融

开发性金融把财政资金转化为信贷资金以市场化的方法运作,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市场业绩为支柱,以建设市场来实现政府目标,承担起经济建设中的长期融资任务。

开发性金融不仅能促进实现政府发展目标,而且可以有效弥补体制落后和市场失灵。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