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飞地”:中餐馆与德国华人题材影像的空间叙事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中餐馆德国华人题材影片中占据重要份量,是影片表现华人中国文化他性的重要手段,因而中餐馆影像是观察德国社会关于中国华人的集体社会想象的窗口。基于近30年来中餐馆影像的分析显示,相关影片叙事可以归为华人犯罪、中餐馆华人业主死亡案件侦破、中国人吃狗肉等几类模式。德国影片集中使用大量中国符号,将中餐馆建构成德国土地上的“中国文化飞地”,其中尤显突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使用。中餐馆从业人员作为离散华人社群的分支在影片中主要呈现自我封闭、胆小怯懦的贬抑性形象。历时对比显示,离散华人影像既稳定又有一定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中餐馆离散华人德国电影、文化飞地

中图分类号:I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8)3—0056—10。

随着海外华人数量的增长与中国国力不断增强,海外影视作品中的中国元素和华人角色明显增多。德国影视作品中该趋势也较为明显。笔者经过大量的资料查询和搜索工作,共得到1990年以来涉及德国华人题材的德语影片46部。①进一步梳理之后,笔者发现其中15部影片都出现了中餐馆,占所获影片总量的近1/3。并且中餐馆在大多影片中都作为重要的情节发展地出现。这15部影片的首映时间贯穿分布于上世纪90年代迄今的所有时间段,最早的一部首映时间为1991年,最新的一部为2017年。需要指出的是,在未涉及中餐馆德国华人题材影片中,也经常出现与中餐相关的场景和元素。可见中餐馆中餐作为影视素材,在德国华人题材影片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与中餐德国的传播以及中餐馆的广泛分布是相应的。其实在整个海外,中餐都被视作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②。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最新发布的统计结果,2016年德国华人总数达到13万之多。③而在德国生活的华人中有60%从事餐饮行业,德国中餐馆数量已经超过1万家,中餐业工作人员总体数量约为7万人。④在德国餐饮行业中,中餐与意大利快餐、土耳其快餐一起构成中低端餐饮市场的三大支柱。根据华为公司发布的2016年度报告,受访的德国人中经常吃中餐者所占比例平均达到50%。⑤。

目前国内学界对于海外中餐馆的关注主要是现实关注——从餐饮业视角看中餐馆的发展,比如中餐馆的经营状况和经营策略、菜品是否符合国人或者当地人的口味,以及中餐文化作为中国软实力传播的手段等,但却鲜有研究考察中餐馆在海外媒体中的形象。电影作为特别的影像媒介形式,不仅仅提供消遣和娱乐,同时也具有传播社会价值的功能。电影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它能够大范围、长时间地传播各种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⑥德国华人题材影片所建构的华人影像,集中反映出德国社会对于华人中国的观察和社会集体想象。根据他者理论,“社会集体想象物”指的是“全社会对一个集体,一个社会文化整体所做的阐释,是双极性(认同性和相异性)的阐释”,⑦简单的说就是“全社会对异国社会文化的整体看法”⑧。而中餐馆华人题材影片中的大量存在,则进一步表明中餐馆德国关于华人中国社会集体想象物中占据重要地位。德国华人题材影片中,中餐館可谓汇集了德国社会关于华人在德离散生活的大部分集体想象,包括饮食、建筑和装饰装潢、语言文字、服饰、宗教信仰、音乐以及华人社群性格特点和在德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入等方方面面。也可以说影像中的中餐馆成为德国影片再现中国文化的场所。中餐馆影片中被建构为德国社会中的一片“中国文化飞地”:四墙之内中国元素无处不在,经营中餐馆华人的行动空间也基本局限于此。他们与外界的交流往往局限于前来就餐的德国食客和上门查案的德国警察——前者是其生存的基础,后者是德国世界的秩序维护者。

根据霍米·巴巴的理论,离散族裔既不处于本族裔文化中,也完全不处于居住国文化中,而是处于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第三空间”之中。这个空间具有文化杂糅特性。在第三空间,离散族裔经过自我和他者间的不断协商与对话建构自我身份认同。⑨从这个意义上说,德国华人居于现实中的第三空间,而华人题材影片中的中餐馆则是影视媒介所建构的“第三空间”的重要原型,同时中餐馆从业人员作为贸易离散人群是在德离散华人社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德国影视中的中餐馆影像,对于研究德国社会关于离散华人中国的集体想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15部出现中餐馆德国华人题材影片为主要分析对象,依托后殖民文化理论视角,通过影片片名、影片叙事模式及其历时对比、影片中的中餐馆所汇集的中国符号、中餐馆从业人员性格特征和在德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入等层面的分析,观察德国影视剧中的中餐馆中餐从业人群的影像,进而揭示德国社会对于在德离散华人中国的集体想象。

一、影片片名中的中国元素。

与关于中餐的刻板印象。

很多影片从其片名即可看出涉及华人题材,有些更是直接反映出影片中餐的关联(参见表1)。除了片名《中国方法》中出现的“中国”字样,直接显示该影片题材华人有关外,其他片名如《中秋节》、《纳西果仁》、《酸甜卡勒》等,也都直接点明影片华人题材。其中,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已被很多德国人知晓,自不必说。“纳西果仁”([德]Nasi Goren)为菜名,在国内被译作“印尼炒饭”,是印尼、马来西亚等地的常见菜式,在德国却被视作是中餐。因而“纳西果仁”作为影片片名,首先让德国观众联想到的依然是中餐。这也从侧面说明德国社会眼中,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界限是模糊的,他们对亚洲国家的想象实际上是混合体。在德国影视中,亚裔演员也并不只饰演与自己具有相同族裔身份的角色,而是饰演所有的亚裔角色,德籍华人演员方宇称之为“眯缝眼角色”⑩。而《酸甜卡勒》(卡勒为剧中警犬的名字)中“酸甜”一词也同样会让德国受众马上联想到中国,因为酸甜口味的菜品在德国被认为是中餐的典型味道,比如咕咾肉、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当然所谓的“典型中餐味道”,只是德国民众所认识的中餐馆菜品的味道,也是他们所偏爱的口味{11}。可以说其实是中餐馆为了迎合德国人的口味而着重推出的菜品味道。鉴于酸甜口味被视作经典中餐口味,故而在德国经常被用于指称与中国有关的事物,比如2013年首映的一部讲述中德两个家庭邻里故事的影片名称就是《酸甜邻居》([德]Nachbarn Sü?覻sauer)。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