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经济体制改革答问(下)

问:人们都感觉到毛泽东关于由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转变问题上的决策,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是有变化的,如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听说在这个问题上有争论,愿听听您的看法。。

答:不能说没有变化。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解释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时,提出要经历一个过渡时期,然后再以和平方式向社会主义转变。这里所说的过渡时期,按照《新民主主义论》的阐述,是指有个新民主主义社会。在1947年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期间,针对有人提出将社会主义前途问题写入会议文件的建议,毛泽东认为,“这也是急性病,人家1917年十月革命搞了十五六年,到1932年才正式搞社会主义,今天我们还在消灭封建,社会主义还早着哩!何必提社会主义!”[1]他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界定是:让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并存,国营经济占领导地位,保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当时认为这种经济形态要存在较长时间,大约一二十年。在此期间,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既利用又限制。限制其有害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利用其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另一面,并允许有所发展。在1948年9月中共中央会议上,毛泽东说:“六大、七大都承认资本主义在革命胜利后,还将允许存在,原因是它不可避免。资本主义太少了,还需要它。”对于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经济,他一直肯定它们将长期大量存在,要保护和发展个体生产的积极性,直至1951年起草互助合作决议,仍然强调了这个主张。。

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出现了一些变化。首先中国共产党成了执政党,接着又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没收了占现代经济成分比重约80%的官僚买办工商业,消灭了大资产阶级;全面进行了土地改革,巩固了工农联盟;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仅占现代经济比重的20%,实行了和平赎买政策有望成功;经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较量,打破了帝国主义干涉新中国发展方向的企图,争取到一个和平间隙,同时又面临帝国主义经济封锁。由于整个形势中阶级力量对比出现了有利于我国的变化,1950年提出了“三年准备,十年建设”的战略部署,并得到前苏联经济援助、技术支持的许诺。。

在这种背景下,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用三个五年计划时间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有新的涵义,可以理解为对新中国的发展放弃了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社会主义的设想。新的说法是“新民主主义在桥上”。。

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顺时应势改变决策是合乎常情的。问题在于对形势估计和选择策略是否恰当。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对民主革命成功带来新的有利条件给出过分估计,这是可以理解的。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也是我党一贯坚持的目标,正是在这一点上,有别于旧民主主义者。然而问题在于如何判断当时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制定切实可行的过渡策略。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估计:我国现代化经济因素只占10%,其他90%都是古代的,因此要经历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既要发展国营经济和合作经济,也要利用有益于国计民主、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私有制经济成分,此外还必须采取其他一些民主措施,旨在把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准备较为充足的物质文化条件。但是在基本情况依旧的形势下,策略却发生了变化。1953年提出的总路线,对非社会主义私有制成分,就只讲改造不讲利用了。宣布新中国建立之日就是民主革命结束之时。将扫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遗迹、完成国家工业化、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几篇大文章放在一起,限定15年左右齐步做完。结果,不论哪一篇都留下了不少难题,事情办得远非恰到好处。相反,却造成许多扭曲。。

农业说,合作化运动原本为了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主要是积累建设资金和增加农产品供给的需要,但因其脱离农业本身生产力的现实水平,造成生产力生产关系新的不适应,抑制了农业发展,也影响了工业化进程。在这种条件下,如加快工业化速度,就不得不用非经济方法向农业提取剩余资源,从而造成多年不敢正视也难以纠正的巨额剪刀差,破坏了工农业平衡关系。种种后果,有来自客观形势变化的影响,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主观因素,这方面与最高决策人毛泽东当时的理论认识不无关系。。

问:毛泽东有哪些论点,在这方面产生了影响?答:他在这方面有比较完整的理性化表述,可见之于《毛泽东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批注和谈话》。批注和谈放的时间是在1960年纠正共产风、浮夸风之后,所选择的场合,又是带头倡导学习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读书会上。当时我们只听了转述,明显感到有些论点过去不曾听到过。。

现将其中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直接有关的论点,择记如下:

1先制造舆论,夺取政权,然后解决所有制问题,再大大发展生产力,这是一般规律,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都是适用的。从世界历史来看,都是先把上层建筑改变了,生产关系搞好了,上了轨道了,才为生产力发展开辟了道路,为物质基础增强准备了条件。当然,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引起的,但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

2不能把所有制固定下来,我国所有制要进行两种过渡,一种过渡是由个体所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过渡,再由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到那时工农联盟才能巩固。另一种过渡是由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过渡,再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

3人的需要是逐步满足的。共产主义社会实行按需分配了,也不能一下子满足需要。因为需要是不断被创造的,按需分配是逐步实现的。可能是主要的物资能充分供应了,首先对这些物资实行按需分配,然后根据生产力发展,推行到其他产品去。解放后把供给制改为工资制是必要的,但是八级工资制不能长期搞下去。。

4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都是为了生产使用价值,而不是为了生产价值。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不同,就在这一点上。所以,社会分工不一定都是商品生产。共产主义也有分工,但都是为了满足需要,无须等价交换。现在利用价值规律,是为了消灭价值规律。。

他还认为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可以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过程中废除。。

综观上述所论,与 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关于农业社会主义的问答———新华社信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以及共同纲领中所讲观点和规定有了明显的差别。此时,他更强调依靠政权、依靠上层建筑,改变所有制来带动生产力发展,而较少关注甚至忽视利用现存所有制的积极因素,以利发展生产力的现实意义。。

今天结合实践检验这些论点,只能就历史发生过的事实去研讨,着重探讨改变所有制和市场两个问题。。

资本主义是一种组织商品经济的形式,是一种自生自发的市场扩展秩序。这种自发秩序所形成的自然演变,更多地呈现历史进程的多样化和复杂性,看上去,制度变化是参差不齐的,形成的生产结构是多系统并存的。而且资本主义前期和后期又有阶段性变化。。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互对应的关系中,生产力总起着最终决定作用。追根溯源,在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使农业生产有了剩余,可供非农业人口消费,促进商品交换和社会分工,导致工业化、城市化同步发展,才有封建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的转化。当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就开始向农业流动,使农业得到新的技术手段,使传统农业渐变为现代化农场经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有过几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使生产力有了新发展,它又形成新的所有制的前提。资本主义社会后期,生产的社会化引起产权社会化,如股份公司制的产生,被马克思视之为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自我扬弃。以个体经济为基础的合作社形式也可以这样说。。

总之,新的所有制取代原来的所有制不是简单地否定过去的一切,而是否定对生产力障碍的因素,保存有利因素,是一种扬弃关系。这不是一次性变革。新社会诞生之后的很长时期内,既有过去社会遗产,也有未来新社会发生的胚胎,并非清一色结构。。

瓦解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就英国而言,原来是封建领主等级占有制。经过没收教会土地,领主向陪臣变相私卖,实际上改农奴制为小农所有制。至17世纪,更有些贵族地主和商业资本家乘机贱价收敛地权,变为私有大农场经营者。有名的圈地运动变公地为资本主义牧场,同时使农民分得一份私田,始于16世纪,直到20世纪才告终止。在英国几种所有制并存经历了很长时间。最后由资本阶级议会按当时土地占有权实际归属,用法律把土地私人所有制固定下来。这和我们土改式一次性革命大不相同。有的国家,如普鲁士王国的领主制庄园主,未经重新分配地权,自行转型为资本主义经营,这是另一种样式。。

资本主义前期的手工业中,个体所有制、手工业工厂和由工厂外放原料给家庭三种生产方式,长期并存,不是整齐划一的所有制改变过程。至于产业革命后现代企业的形成则缘于蒸汽机动力代替人力,资本家家族经营变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企业式经营,并在资本所有者、管理人员和工人劳动者之间形成合约关系。这一变革所以首先发生于英国,实系依赖于多种因素,并非单纯由手工工厂直接带动而来。。

个体农业的小生产,变为土地密集的大生产,并非通过大鱼吃小鱼式土地兼并。更大的变动来自由农业国转化为工业国的进程中,农业生产率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下降,农村人口逐步转移到城市工商业,出现了劳动力与土地两种市场,从而改变了农业产权结构。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反过来向小农业提供农机、化肥和生物技术等资本货物及服务设施,促进了家庭经营容量扩大,能以等量的家庭劳动力,经营几倍、几十倍于过去数量的土地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同时,向工业提出更多的订货要求,促进工业的发展。。

这也就是说,农业所有制的变化,并不像先前经济学家预测的那样,由资本主义农业全面取代小农经济,绝大多数情况是小农经济本身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截至90年代末,在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经营者主体仍是不雇工的家庭农场,雇工经营的农场数量反而由多变少。这是由于社会分工趋于细化,农业各种服务环节产业化、社会化,独立为第三产业,可供家庭农场共同利用,这在经济上比雇工经营更加合算之故。。

家庭经营所以长期立足历史舞台,还由于它具有大型经营难以取代的优点。其产权结构更加适应农业的自然再生产属性,有利于不误农时,实行现场决策。而工业部门适应这种需求,制造出拖拉机、收割机和农用汽车之类可移动的机械等现代生产手段,可在保存家庭经营的前提下,使传统的小生产变为现代大生产。。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19世纪末美国地广人稀,粮食生产土地密集,技术上优先措施是以机械逐步取代畜力和劳力,经营规模大于其他国家。平均一个农民一年生产的食物和纤维可养活的人口,由1820年的125人增加到1900年的3人,但此后耕地单位面积的生产率又长期陷于停滞。直到本世纪30年代,教育科研工业部门先后向农业提供了新的育种技术和化肥,50年代进一步实现机械更新,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随之提高。一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农产品可供30人享用,还有相当一部分剩余可以出口。欧洲、南美洲、澳洲农业生产率的发展,大体上有类似变化。这表明,当缺乏技术创新时,土地经营规模变化本身只能向工业生产提出技术要求,不会直接地带来生产力发展。而促成技术革新的还有市场竞争的激励作用、城市消费需求高度化、战争武器竞赛,但科学领域新的发明发现因素的积累尤属重要。。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