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培育的有效途径

引言 毕业论文网   近年来周口市区域性、季节性、结构性鲜活农产品滞销卖难时有发生,其中带有规律性的现象是相对于有品牌产品来讲,没有品牌产品容易滞销卖难

加快品牌培育与创新是农业供给侧结构的急需途径。

周口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起步较晚,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近年来周口市区域性、季节性、结构性鲜活农产品滞销卖难时有发生,其中带有规律性的现象是相对于有品牌产品来讲,没有品牌产品容易滞销卖难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采取座谈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多次深入基地、企业、田间地头,对全市农业品牌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细致的调研,提出了适合周口农业品牌战略的培育的有效途径

1 周口农业品牌现状   周口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农业结构齐全,区位优势明显,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市总面积11959平方公里,耕地1282.17万亩,人口1136.35万,全市三次产业结构23.1:51.5:25.4。

截止目前,全市9912件注册商标中涉农商标占5000余件,占全市注册商标总量的50%以上。

全市9件中国驰名商标中涉及农副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的中国驰名商标占5件,河南省著名商标111件中涉及农副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占65件。

全市省级以上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到28个、4.78万多亩,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分别达到78个、26个。

更有“扶沟蔬菜”全国知名,全县蔬菜有100多个种类,2000多个品种,70%以上销往省外。

尽管如此,多年来周口农业却始终处于“有口碑、缺名牌”的窘境之中,人们耳熟能详的农产品品牌屈指可数,品牌建设的欠缺已经成了参与市场竞争的一大软肋。

2 实施农业品牌有效途径   2.1 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系统谋划   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到中央1号文件提出“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再到农业部提出“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推进农产品品牌创立和保护”,从国家改革发展的层面看,中国现代农业品牌战略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战略构思和布局框架。

现在关键是要抓住机遇,在“三农”发展的整体布局中,把构建农业品牌发展战略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传统文化、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及产品为基础,把标准化建设、文化内涵挖掘、营销渠道和方式创新、科技体系支撑、金融支持等与品牌建设相结合,努力创建农业品牌发展的思想和理论体系,形成完整的品牌战略路线图,绘制农业品牌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

2.2 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特色农业品牌意识   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采取通俗易懂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三品一标”与商标注册的重要意义。

新闻单位应开辟专栏节目,加大对重点企业、名牌产品宣传力度,树品牌形象,推产品销售,创驰名商标,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广大企业主和社会公众都要增强争创品牌意识。

2.3 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发挥典型示范带动效应   要充分激发涉农主体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的信心和决心,鼓励龙头企业创新科技,以品牌产品提升农业产业化的质量。

对龙头企业技术革新,产品宣传上给予财政资金补助。

支持现有的品牌农产品生产经营基地、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档次,扩大农产品市场美誉度,增强农业产业之无形资产,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2.4 加强品牌创建管理工作   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培育争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和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力度。

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品牌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品。

要建立创建奖励机制,一手抓创建,一手抓管理,以此鼓励生产经营者多创产业名牌,走品牌创业之路。

2.5 建立?r业品牌建设专项资金   每年财政应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作为引导种子资金,以补贴、奖励的方式重点扶持带动力强、成长性好的龙头企业。

对利用市级以上电视台、报纸、户外广告等宣传投入在5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投入额的10%左右补助。

参加省级以上农业展销会,给予摊位费补助。

对获得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企业分别给予一定奖励。

2.6 发挥社团作用,提升服务水平   行业协会是对政府管理和市场调节功能的重要补充,是推进农业品牌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更多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公共管理职能将交给社团组织。

农业行业社团组织在推进品牌建设方面大有可为,在政策研究、技术推广、标准制定、行业自律等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