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汽车自驾营地的建设研究

内容摘要:自驾游近年来发展迅速,与之相匹配的营地建设却相对滞后。本文基于辽宁省营地建设的可行性条件分析,依据点—轴理论、旅游中心地理论,选取锦州、大连、沈阳、丹东四市作为营地建设的主要节点城市,进行总体布局的初步规划,并针对营地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其发展对策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自驾游 辽宁省 自驾营地 建设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的普及,汽车租赁业的发展,黄金假日、2.5天周末的推行,智慧旅游工程带来的更全面化的网络信息,极大促进了我国自驾游发展自驾营地亦逐渐成为自驾出游者新的旅游体验方式。对比国外自驾游发展,我国的自驾旅游起步较晚,并受限于经济条件,出行主体以小轿车为主,国外更多以房车为主;国外自驾游发展已趋于完善,而我国的汽车营地建设数量较少,设施建设及配套服务不完善,总体处在初期的探索阶段。辽宁省营地分布目前以大连市居多,其它地区例如盘锦、沈阳虽然已在筹建,但难以应对市场需求。纵观相关的学术成果,对于自驾游的研究林林总总,但在营地的开发方面,尤其是辽宁省营地建设研究成果较少。王刚、敖丽红关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自驾游产业相关的配套产业研究中,提出开发汽车旅馆、自驾营地等住宿业及餐饮、交通产业。张焕以沈北七星山景区为对象,依据生态足迹理论,研究了营地的生态景观规划设计。针对辽宁省自驾营地建设的总体规划研究尚且不足,本文基于此方面问题,结合辽宁省自身的旅游资源特色、交通条件等初步探索了其营地建设的方案,以为后期的营地建设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

自驾游是以休闲度假、娱乐健身,以及求知探险、实现特殊偏好等为主要目的,自行驾车,在旅游目的地发生的所有食、住、行、游、购、娱的行为。

自驾营地是指在自驾旅游线路上,依托旅游交通干线、风景优美之地或是在旅游景区附近开设的,具有一定场所和设施条件,可以为自驾游客提供自助、半自助的服务的,具有特定主体复合功能的场所。其主要服务项目:为自驾游旅游者提供住宿、餐饮、露营、休闲娱乐、汽车的维修、保养与救援等。

辽宁营地建设的可行性条件分析。

(一)省内旅游资源富足。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南居黄、渤两海之滨,是东北地区既临海又沿边的省份。辽宁拥有山佛古都、山水民俗、海泉湿地、山海古迹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省内世界文化遗产达6处,国家5A级景区4家,4A级景区81处,所辖的14座外加兴城、庄河两个县级市均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其乡村旅游、温泉旅游、海洋旅游、工业旅游等独具鲜明特色,每年吸引大量中外旅游者前来。

(二)国家发展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

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五点一线经济带为战略基础,以国家战略的高度从多个方面确立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方向。沿海经济带以滨海大道为交通线,涵盖辽宁省西、南、东三面,自西向东联结了葫芦岛、锦州、盘锦、营口、大连和丹东6市。这里工业实力较强,交通体系发达,风景秀美,旅游资源禀赋优良,每年接待旅游人次占全省一半以上,是辽宁省旅游产业的重要创收区域。对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自驾游市场对营地建设的需求。

据中国旅游车船协会发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达40亿,自驾游游客占58.5%以上,达到23.4亿人次。到十三五时期末,我国自驾游人数预计达到58亿人次,约占国内旅游人数的70%以上。2015年全年,辽宁省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9974.7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39710.7万人次,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264.0万人次;在民用汽车拥有量中,年末个人汽车拥有量492万辆,私家汽车的保有量为平均每6人一台,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潜力。针对辽宁省自驾游群体调查得知,54%的游客希望自驾营地的出现;29%的游客认为可有可无;17%的游客表示不愿使用。以上数据显示,辽宁省营地建设在应对市场需求上刻不容缓。

(四)交通通达性良好。

自驾游发展与交通工具的通达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交通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反之则步履维艰。辽宁省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全省43个县市贯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4000公里,已实现陆地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为发展自驾游奠定了先决条件。环黄渤海滨海公路全长1440千米,东起丹东市,途经大连、营口、盘锦和锦州,西至葫芦岛市,将辽宁沿海6座城市,140多家旅游景点串连一线,进一步为自驾游市场的发展创造优势。

辽宁汽车自驾营地整体建设研究。

(一)营地建设的理论依据。

1.旅游中心地理论。

旅游中心地理论是我国学者在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旅游产业的特征推演而来,用于旅游地的开发。旅游中心地是指旅游的中心城镇,它既对游客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又兼具旅游的集散功能,同时为周边的景区提供相关的旅游交通、信息和管理等服务。

2.点轴理论。

点轴理论是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区域开发模式。营地建设属区域规划建设的范畴,即先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的大区间、地市区间作为基础轴线,选取轴线地带上的若干节点予以重点发展,并对位于轴线上和轴线的直接吸引范围内的资源予以优先开发。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开发的注意力逐渐向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发展中心延伸,形成新的发展中心。从而由点轴辐射为区域面,带动整体区域经济的发展

营地开发过程中除参考以上理论之外,还需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持生态性原则,特色化原则等。

(二)营地总体布局设计。

通过对比国内已投入使用的营地建设,结合辽宁省旅游资源的主要分布情况,特选取位于辽宁沿海经济带滨海大道上的三座城市:锦州、大连、丹东及省会城市沈阳作为营地建设的主要节点城市(表1)。

此四座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区位位置优越,以城市或县城为内核的地理半径相对较小,可将周遭分散的各个景区快速、有效的联系起来。结合辽宁省目前的省情及旅游发展状况,以锦州、大连、丹东为旅游节点是依托辽宁海岸线为轴,联结中心城市沈阳,将辽宁省西、南、东、中四大资源区域联结成面,把西部的山海古迹资源,南部的海泉湿地旅游资源和东部的山水民俗资源及中部的山佛古都资源,联为一线,构筑发展辽宁省旅游更大的系统面。在部分营地逐渐发展完善后,可依据四座城市为辐射点向周边沿线、不同地区建设更多功能差异的营地,力争打造若干具有国家级知名度的旅游营地区,为辽宁统筹国家推行的全域旅游战略奠定基础(如图1)。

(三)自驾营地服务体系的构建。

我国自驾游的起步较晚,营地建设的标准尚不统一。依据对辽宁建成较早的大连金石滩度假营地的实地调查,对比国内外较知名的营地建设范本,笔者认为辽宁营地建设需设置三大基础功能区,包括综合服务区、生活区、娱乐活动区。

综合服务区:主要负责营地的相关管理、提供信息以及车辆的维修、保养等服务。营地要确保构建一个全方位、多渠道的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交通广播、手机APP、网站、电视等渠道,随时随地方便自驾旅游者查询出行线路、交通状况、汽车救援、当地休闲等信息。

生活区:指满足游客基础生活需求的场所。主要包括帐篷区、木屋区、房车区、餐饮区、休息室、特色购物商店等。考虑到我国自驾游群体出行大多是借助于小轿车,房车出行的人较少,所以在此功能区的规划上可依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围绕轿车出行需求的特征进行设计,但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为未来的发展留有空间。

娱乐活动区:指室内和室外的休闲活动场所。营地的娱乐活动区要把文化特色渗透到营地的设计和娱乐活动上,突出自身的资源特色、地方风俗、民间杂艺,要创设一些本土化、创新性的项目。例如滨海沿线上的营地,可以利用海洋、沙滩等特色,创设海上活动项目,满足游客身心享受的需求。便利的交通使游客游南闯北成为可能,然而当游客的出行不再受限于空间距离而留宿异地时,原来的旅游接待地就由留宿地转变为了中转地,游客住宿方面的需求由此大大减弱,来自于营宿这方面的收入也随之降低。因此营地的夜产品建设非常重要,如何在娱乐活动中创造特色的夜生活,吸引游客驻足消费,是营地建设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四)辽宁营地建设发展对策。

1.有效落实保障制度。

有效的制度保障是营地日后发展的基础工作,此方面突出的问题:一是土地的供应与融资制度。我国当前国有土地出让价格高,农村集体用地使用的限制加上银行贷款融资的困难,成了营地建设的难点。辽宁省建设营地的条件已经成熟,政府各部门应抓紧旅游转型期的机遇,加大营地建设的扶持力度,由政府出面牵线,鼓励社会闲置资本的加入,以充分调动社会各行业的积极性,形成快速高效的融资渠道,保障营地建设的顺利开展;二是营地各项法规政策的保障实施。2015年,我国《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发布,在营地建设与服务管理、环境保护、服务设施、安全保障等多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此方面当地旅游局应当明确部门责任,做到责权明晰,使营地建设按章行事,保证已经制定的制度、规范得到确切实施。

2.建立合理的经营模式。

常言经营之道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人和体现在营地的经营中,就是实现企业自身盈利的同时考虑到当地居民的利益。营地的经营不应只局限于选择单体或联合或连锁经营的模式。企业要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另辟蹊径,创造新的经营模式,例如让当地居民参与到营地的经营过程之中,提供营地产品的供应或是担任某一个摊主的角色,实现当地居民与企业的和谐共生。通过营地建设增加当地居民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当地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水平,使营地的经营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效的结合起来。

3.有效的营销宣传手段。

营地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体验方式,知名度并不是很高,所以营地的有效的宣传尤为重要。自驾游群体出行与一般的旅游者不同,他们具有消费能力强、个性突出、对信息的依赖性较高等特征。因此在营销上,要注意结合他们的需求进行适路宣传。例如可利用其主要的信息渠道,通过各大旅游网站、APP应用软件、交通广播、旅游杂志等投放广告,提高营地的知名度;加强与旅游景点、汽车协会和汽车俱乐部的合作,以切实的优惠手段吸引自驾游群体体验自驾营地。总之,营销要以游客的消费特征为导向,创新营销手段,提高自驾营地的知名度。

4.专业化的人才供给。

目前,我国营地开发所需的建设人才、营地管理人才、专门的营地服务人员严重缺乏。营地的长远发展,必须要有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做保障。辽宁营地建设的人才培养一方面可与高校联合,在高校旅游专业教育中增加相关课程,储备相应人才,并建立专家指导团队;另一方面与国内外较成功的营地建立交流合作,引进优秀的人才,推广先进的营地服务技术、服务流程、经营管理经验等。

综上所述,辽宁省具有发展自驾游广阔的市场前景,自驾营地需求也将在未来的旅游消费中显现强大的市场。地区营地建设需充分关注旅游转型期这一机遇,及时进行与自驾游发展相匹配的营地建设,继而统筹兼顾,以自驾游发展带动辽宁老工业基地由资源枯竭城市向以旅游为主的休闲城市转型,从而优化辽宁省产业格局,构建多元化的发展动力,以区域旅游由点带动线到面的演进,推动辽宁全域旅游发展

参考资料。

1.王刚,敖丽红.辽宁沿海经济带自驾游产业与旅游景区联动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27).

2.张焕.生态足迹下的沈阳七星山房车营地生态景观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3.龙斌.驾车自助游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8).

4.陆军.广西自驾旅游营地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07(3).

5.中国统计信息网.辽宁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11—19]微软雅黑; padding—left: 0px; margin: 5px 0px; letter—spacing: normal; padding—right: 0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 text—indent: 36px;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6.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57—162.

7.吕俊芳,李悦铮.辽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

[ 毕业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代写和代写论文服务 联系QQ 2949691077]。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