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练功与养生

秋冬?樗募局?尾,万象潜伏之末。

此时天寒地冻,草木凋零,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阳气也内藏于里。

科学的运动能让精、气、神都深藏于内,避寒取暖,养肾保精,应节令的养藏行为才能颐养天年,使元气充盈、身体健康以迎接次年春天的到来。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养。

毕业论文网   一、运动锻炼上,多习练健身养生功法,强腰益肾,敛阴护阳   冬季锻炼,要注重自我保健,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晨练以太阳升出后为宜,不要在寒风、雨雪、大雾中锻炼

身体较弱的中老年人或有慢性病者不宜外出,可在室内进行锻炼

冬季运动养生要注意“冬藏”,强腰益肾为主,运动量不宜过大,以身体微热不出大汗为度。

由于健身气功的动作柔和缓慢、老少皆宜、锻炼效果明显、对场地要求不高且在室内就可以完成,因而是冬季锻炼的首选项目之一。

具体习练功法如下。

易筋经之摘星换斗势,倒拽九牛尾势,九鬼拔马刀势,三盘落地势,卧虎扑食势,打躬势,掉尾势。

前三个动作核心在于腰部运动,“腰为肾之府”,以腰带动肢体动作习练,能充分活动到腰背部

摘星换斗势,通过目视掌心劳宫穴,意存腰间命门,将发动的真气收敛,下沉入腰间两肾及命门,可达到壮腰健肾、延年益寿的功效。

习练三盘落地势时,通过肢体动作加意念导引,能刺激到劳宫、会阴、涌泉等穴位,可壮丹田之气,强腰固肾和改善生殖系统功能的作用。

卧虎扑食势,通过脊柱的涌动,然后到十指撑地,两脚跟离地按压涌泉,塌腰、挺胸、抬头等动作,可有效调理肾、膀胱等经络和脏腑机能。

打躬势通过“打躬”的姿势使腰背充分伸展,改善腰背及下体机能,强腰健体。

掉尾势通过弯腰俯身、双手撑地、转头扭臀等动作,有利于强腰固肾,预防男性疾病。

五禽戏之鹿戏。

鹿戏包括鹿抵和鹿奔:鹿抵,通过腰部和尾闾的左右侧屈拧转运动,可使腰和肾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起到强腰益肾、强筋健骨的功效;鹿奔,通过两臂前伸、含胸拔背和收腹敛臀的动作使身体形成“横弓、竖弓”姿势,有利于腰、背部得到充分伸展和拔长,可刺激到命门、肾俞和膀胱经上相关穴位,调节生殖系统功能。

六字诀之嘘、吹字诀。

口吐“嘘”字并配合身体左右旋转运动,可疏通腰部带脉,调畅全身气机,使腰腹部得到很好的锻炼

口吐“吹”字并配合双掌沿带脉摩运腰腹部,有助于呼出肾脏废气,调理肾脏功能。

八段锦之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背后七颠百病消。

摇头摆尾去心火主要通过摆尾时运动腰骶关节,刺激尾闾和命门等,改善腰背及下体机能,强腰健体。

两手攀足固肾腰,双手沿脊柱两侧经臀部一直到两腿后面(即膀胱经)向下摩运,然后再用双臂上举带动上体立起,最大程度将身体拉伸,有效刺激脊柱、督脉、膀胱经和腰部等各个穴位,从而达到强腰益肾,防治生殖泌尿系统疾病的作用。

背后七颠百病消,通过颠足使足部和全身脏腑的经络得到有效刺激,颠足时,前脚掌可以按压涌泉强腰益肾,后脚跟是生殖腺的反射区,可调节生殖系统的功能。

大舞之抻腰势,震体势,摆臀势,摩肋势,飞身势。

抻腰势通过前抻时拉伸整个脊柱和全身关节,后坐时充分塌腰和翘臀等,有助于腰椎骨保持弹性,对腰肌劳损和椎间盘突出有良好的防治和康复作用。

震体、摩肋和飞身势中都运用了脊柱的旋转动作通过摆臀势的摆臀和转臀动作,可增强腰、髋关节的灵活性,调理任冲二脉及带脉等,对腰、腿部劳损有较好的保健康复作用。

十二段锦之冥心握固,叩齿鸣鼓,背摩精门,摇身晃海,鼓漱吞津。

冥心可净化大脑,颐养身心;握固可以镇惊守魄,疏肝理肺。

“肾开窍于耳,主骨,生髓”,而“齿为骨之余”,坚持叩齿鸣鼓动作习练,能起到头清眼明、耳聪齿健和壮腰健肾的功效。

“精门者,腰后外肾也”,精门即肾俞穴。

通过背摩精门动作习练,可温经通络,补肾益气,防治腰痛、下肢无力、阳痿、痛经的功效。

“海底”即会阴穴,摇身晃海这一式通过以会阴穴为定点带动身体脊柱的摇晃,可强壮腰脊,调节生殖系统功能。

“肾在液为唾”,通过鼓漱能产生大量的唾液和津液,而“津”通于“精”,为肾精所化。

津液咽而不吐能滋养肾中精气,长此以往,元气自然充沛。

马王堆导引术之鸱视,引腰。

鸱视通过头稍向前探出,双肩后拉、勾脚尖动作时,意念应从头面部睛明穴经腰背部肾俞穴贯注到小脚趾外侧至阴穴,即足太阳膀胱经的行经路线。

引腰通过两掌沿身体中线上提至胸部时,意念应从脚底涌泉穴经膝关节内部的阴谷穴贯注到锁骨下缘俞府穴,即足少阴肾经的行经路线。

通过循经导引及腰背部肌肉的锻炼,可预防腰部不适症状的出现。

太极养生杖之轻舟缓行,船夫背纤,金龙绞尾,探海寻宝。

轻舟缓行、船夫背纤以腰为轴,以腰带肩运动,充分牵拉和锻炼腰腿部肌群。

金龙绞尾通过后腿膝盖抵压前小腿的承山穴,可有效刺激膀胱经脉,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因此按摩膀胱经也有利于肾脏保健。

探海寻宝通过上体前俯后的塌腰、抬头及左右转体运动,可有效拉伸大腿后部肌群,缓解腰背部肌肉紧张与疲劳,有助于调补先天,补益后天,强腰固肾。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之双鱼悬阁,纪昌贯虱,躬身掸靴,犀牛望月,金鸡报晓,云端白鹤。

双鱼悬阁以腰带动肢体运动,能有效调理腰肾,防治生殖、泌尿系统疾病。

纪昌贯虱和犀牛望月通过以腰为轴带动身体左右转体运动,并通过意守命门和脚跟侧蹬捻动涌泉,有助于肾脏功能的调和,强腰益肾。

躬身掸靴通过身体前躬,可调节腰背部命门及肾经和膀胱经脉,起到滋养肾阴、温补肾阳、强腰固肾的功效。

金鸡报晓和云端白鹤这两式通过足底按压涌泉穴动作,可调节肾脏功能,强腰益肾。

二、生活起居上,早睡晚起,避寒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冬季夜长昼短且气候寒冷,适宜早睡晚起,一般以晚上22—23点前入睡,次日早上7—8点起床,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从传统养生学角度讲,冬季适当增加睡眠时间也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

睡觉前用热水泡脚和揉按足部涌泉等穴位,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机体防御能力、消除疲劳、预防冻疮和改善睡眠。

晨起用冷水洗脸,既能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又可增强皮肤弹性。

其主要保健作用在于增强机体御寒能力,预防感冒、鼻炎等,对神经性头痛者亦有益。

当然,冷水浴面的温度也不能太低,保持在10℃左右为宜。

冬季,由于自然界阴盛阳衰,寒气袭人,极易损伤人体阳气,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

所以冬季养生要注意避寒保暖,尽量待在温度适中的房间里,减少外出次数。

如要外出,要做好头颈、背和脚部位的保暖,因为这三个部位最易受寒邪侵袭。

头为诸阳之会,且头颈部常年暴露在外,天气寒冷令血管收缩,就会出现头痛头晕症状,对于中老年人就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

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通过背部侵入而引发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足为人体之本,是三阴经之始,三阳经之终,与人体十二经脉、脏腑、气血相联系。

另外,人们习惯在冬季将房间门窗紧闭,以保持室内恒温。

但这样会造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如果加上汗水的分解产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气体等,室内空气将会受到严重污染。

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出现头昏、疲劳、恶心、食欲不振等现象。

冬季还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高发季节,因此,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三、饮食调摄上,以温性食物为主,忌过食生冷油炸,减咸增苦,辨证进补   冬季宜多吃些温补阳气类食物,如糯米、狗肉、羊肉、牛肉等,既滋补又抗寒。

忌过食生冷、油炸类及寒性食物,以免伤阳气或阴液,使脾胃阳气受损。

同时要减咸增苦,以养肾、护心。

因为冬季肾水正旺,咸属水,心属火,多食咸味则助水克火,令心受病。

心属苦味,多食苦味的食物,以保心肾相交,维护人体内的整个阴阳平衡。

冬是肾主令的季节,要顺应肾主闭藏、藏精及冬至后阳气萌生的自然规律。

冬季适度地进补,可滋养五脏,扶正固本,培育元气,以促使体内阳气的升发,增强抵抗力,起到预防开春瘟疫的作用。

进补者应根据机体的阴阳盛衰、虚实寒热,因人而补。

如偏阳虚者,以羊肉、鸡肉等温热食物为宜,可起到温中益气、补精填髓之功效。

另外进补还有区域性的差异,如西北地区天气寒冷,宜进补大温大热之品,如牛肉、羊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得多,应进食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等;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的果蔬?橐恕6杂谏硖褰】档娜耍?则无需刻意进补,适当的饮食调养和运动锻炼即可。

四、情志调节上,保持乐观、平常心态,忌抑郁寡欢   冬季寒风凛冽、阴雪纷纷,自然环境的萧索,易扰乱人体阳气,使人变得萎靡不振。

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冬天易引发抑郁症,使人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懒散嗜睡。

这就要求在情志养生方面,要尽量学会调节情绪。

比如,遇到较好的晴天可约上朋友外出游玩散心,坚持适度锻炼和参加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同时应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使心神宁静自如,达到一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乐观豁达、平常心态。

结语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自然界各种气候同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人的五脏六腑、四肢七窍等机能活动都受到四季变化的影响。

养生者,一定要顺应四时季节的变化。

因此,人们冬季养生也应顺应节令特征,因时调摄,方可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

到目前为止,笔者针对春、夏、秋、冬这四季的练功养生依次发表了个人的拙见,有什么不当之处还望各位专家学者给予批评指正。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