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对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丁苯酞对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该院与入组条件相符的6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依据随机分组法均分为3组,每组均为20例,疗程均为1个月。

治疗前后均对全部患者实施蒙特利尔量表(MOCA)评分。

B、C两组均随意择取10例在治疗前后实施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检验,并对灌注指数值进行测算,并对临床效果实施评价。

结果 58例患者最后均结束实验。

MOCA 总分值改变:B组和C组经治疗MOCA分值(22.02±2.060)分及(21.53±1.960)分和治疗前(19.14±1.720)分及(19.10±1.796)分比?^显著改进(P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丁苯软胶囊;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CT 灌注成像   [中图分类号] R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2(b)—013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butyphthalide on the cognitive function and brain perfusion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small 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small vascular disease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with 20 cases in each, the treatment course was 1 month, and all patients were scored by the MOCA, and 10 cases and 10 cases in the group B and in the group C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64 spiral CT perfusion imaging test, and the perfusion index value was calculated,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evaluated. Results 58 cases had finished experiments finally, total MOCA value changes: the MOCA scores in the group B and in the group C after treatment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22.02±2.060)points,(21.53±1.960)points, vs (19.14±1.720)points,(19.10±1.796)points](P   1.2 治疗方法   3组患者治疗方法分别为,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B组患者常规治疗联合丁苯软胶囊治疗,C组患者常规治疗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具体方法如下:A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患者给予常规抗血小板、降压、降血糖、降血脂治疗[5]。

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软胶囊进行治疗,相应的丁苯软胶囊属于(国药准字H20150288 药品规格0.1 g/粒),服用剂量:0.2 g/次,3次/d;服用方式:口服;服用时间:患者饭前30 min以上服用

C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片进行治疗,尼莫地平(国药准字H44025019 药品规格30 mL/片),服用剂量30 mg/次,3次/d;服用方式:口服;服用时间:患者饭后30 min服用[6]。

3组患者持续治疗30 d,观察治疗效果疾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做记录及统计学分析。

1.3 ?^察指标   ①患者住院就诊后均对头颅采用MRI查验,让比较有经验的影像科医生对检验得出的结果实施评分,并且评分不受临床资料的干扰。

影像学对其有明确的规定:边界要比较清晰,直径在2~15 mm,在MRI上TIWI呈现出低信号,并且比较明显,而MRI上T2WI表现出显著的高信号。

在比较早的腔隙性梗死灶方面,能够融合弥散加权成像显现出的信号为根据实施判定。

其位置比较明显,通常情况下均处于大脑半球的深部和脑干的中线位置,如基底核、双侧丘脑等。

白质病变特征比较明显,在WIWI的信号不强烈,并且边缘比较模糊,信号不均匀,集中分布在额叶、基底节区。

根据临床中对于脑白质病变分级方法来划分等级,具体如下:无白质病变为0分;患者脑室侧面周围有较薄的脑室周围环为1分;脑室周边出现晕眩情况为白质病变,并且病变的边缘比较光滑为2分;脑室周边出现粗糙现象,还比较厚,边缘出现不规则状态,脑室周围的病变比较粗糙,厚度较厚,边缘呈现出不规则,向白质深部转换均为3分。

关于深部脑白质病变的分级通常是:深部未发生白质病变为0分;深部白质显示斑点状和片状的病灶是1分;脑白质显示斑片状,信号高并且在早期就进行融组为2分;病灶发生很多的融合为3分。

1.4 统计方法   相应的计量资料都采取均数±标准差(x±s)进行描述,两种模本都和方差检验性质相符并使用t检验,相关的组间对比都使用单因素方差进行分解,而相应的计数资料则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P文化程度的为5例,达到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为6例,相应的均值范围达到(5.8±2.43)年;C组共有19例,男性为14例,女性为5例,年龄最小为46岁,最大为76岁,均值范围达到(65.2±7.75)岁,当中文盲为5例,小学文化程度为10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为4例,受教育年限均值处于(5.92±2.49)年;A组共20例,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为45岁,最大为74岁,当中有2例是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的为12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为6例,受教育的平均年期处于(6.04±2.06)年;全部患者基础数据信息(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故得出所有患者入组时基线水平一致,符合研究要求。

2.2 3组患者治疗前后总分及各亚项对比   B、C两组通过治疗MOCA 评分比治疗前显著改进(P0.05)。

见表1。

3 讨论   在临床过程中小血管病说的就是相应的颅内小动脉和微动脉血管疾病,其病症通常都是由白质病变造成的[7]。

从有关研究数据中得出:神经元维持剂尼莫地平应用于神经中枢有很好的作用,不但可以使钙离子负荷引发的细胞水肿和相关的继发性神经元损伤降低,还可以较大程度的扩展脑小动脉并有效完善脑血流量,让神经元得到较大程度的恢复[8]。

而且经过临床研究表明使用尼莫地平能提高意识功能,缓解记忆力障碍的发展,并且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出现率,用来救治意识功能障碍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丁苯酞是由我国自行研发的用于治疗脑缺血损伤的新药,具备极强的线粒体保护作用,此药品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可以有效促进脑组织新陈代谢,减少脑死亡面积,组织血小板连接形成血栓,对脑组织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还能有效控制炎症的发生及脑细胞死亡等功能,是目前《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10》认为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有效药品。

该研究结果表明:B、C两组通过治疗MOCA 评分(3.24±0.78)分及(2.92±0.70)分比治疗前(19.16±1.75)分及(2.20±0.76)分显著改进(P参考文献]   [1] 贾朝均.丁苯酞对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流灌注影响的临床研究[D].南充:川北医学院, 2015.   [2] 段淑娟.丁苯酞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灌注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6):104—107.   [3] 胡运新,潘梦秋,曾昭龙,等.丁苯软胶囊治疗脑小血管病伴发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临床研究[J].现代医院, 2015, 15(12):50—52.   [4] 朱海生,王东红.丁苯酞对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92—93.   [5] 姜彩霞,王逸飞,吴娜.丁苯软胶囊治疗脑小血管病伴发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16(79):324—326.   [6] 符浩,丁里,张蕾,等. 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缺血脑组织的脑血流灌注影响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 2014.   [7] 魏微.慢性低灌注大鼠神经血管单元与淀粉样物质的关系及丁苯酞的神经保护的研究[D].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 2012.   [8] 王婷. 高血压相关脑小血管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评估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6.   (收稿日期:2017—09—12)。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