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利率法和直线摊销法的优劣及实际利率法对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的

摘 要:我国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与直线摊销法相比,实际利率法的优劣有许多,本文将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例,说明商业银行在按实际利率摊销,当实际利率大于票面利率的时,其发行债券的机会成本要小于按直销摊销法下的机会成本,反之,溢价发行亦然。  关键词:实际利率法;直线摊销法;商业银行会计管理;货币时间价值  中图分类号:F830.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1(C)—0267—02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涉及应付债券的溢折价或未确认融资费用及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摊销时,一律采用实际利率法,而不再采用直线摊销实际利率摊销的账户法,就是根据期末有关账户的余额结合实际利率计算各期摊销额的一种方法。  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计量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和相关的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后续计量中,在持有期间按照摊余成本实际利率乘积确认利息收入。以商业银行发行债券为例,在实际利率法下债券不管是溢价还是折价发行,都先把发行债券时的账务处理登记入账,并结出余额;按该余额和实际利率的乘积计算利息,记入借方科目利息支出,按债券的面值和票面利率乘积计算利息,记入贷方科目应计利息,两者的差额即为本期利息调整的摊销额记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债券溢价或者折价)账户,并随时结出余额;用此余额再乘以实际利率就得出下一期应确认的利息费用。以此类推,最后一期采用倒计法求出。而直线摊销法就是平均年限法,是按照债券发行时取得的价款与债券票面价值之间的差额除以年限,得出每年利息调整的摊销额的方法。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下面以商业银行发行3年期票据为例。  2010年1月1日,ABC商业银行通过证券市场发行三年期面值为100元的债券100000张,债券利率为4%,每年12月31日付息一次,到期时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实际利率为5%,实际收到的金额是972.7675万元。(假设发行债券的借款费用均不能资本化,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40(P/A,5%,3)+1000(P/F,5%,3)=402.7232+10000.8638=972.7675  实际利率摊销利息支出=上期期末摊销成本实际利率  期末摊销成本=期初摊销成本+本期计提的利息—本期收回的本金和利息—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有关财务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2010年实际利息支出=972.76755%=48.6383  2011年实际利息支出=(972.7675+48.6383—40)5%=49.0729  2012年实际利息支出=49.5238(倒挤法)  按照直线摊销法,每年折价摊销额为(1000—972.7675)/3=9.0774  将实际利率法和直线摊销法相比较,得出以下表:(单位:元)    ((P/F,5%,1)=0.9524),(P/F,5%,2)=0.9070,(P/A,5%,3)=2.7232,(P/F,5,.3)=0.8638)。

论文网   由上可知,直线摊销法下每年的发行成本(相对于发行方)来说是可以预见的,不需要像实际利率差法一样,必须通过上期的数据层层计算,才能得到下期的数据,在发行成本上,基本是每年持平的,容易理解,计算简单,便于管理。因此此方法深受税务部门的青睐。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实际利率法真正反映了每年实际得到的收益和成本,客观精确的计算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当实际利率和票面利率不一致时,表面上是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实际上是商业银行当期实际承担的债务。因此该方法能更好地满足市场信息变化的需要。同时由于实际利率反映了资源的真实供给状态和包括通货膨胀因素在内的货币时间价值,因而进一步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由以上例子可知,在实际利率法下商业银行作为债务的发行方而言,当实际利率大于票面利率时,分摊的成本是逐年递增的,上述例子成本费用分别是486383,490729,495238。通过直线图可以知道,债务发行的前几年,其分摊成本要低于按照直线法下分摊的成本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