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剩女”概念的建构研究

摘要:以传播学理论作为主要分析工具,结合互联网关于“剩女”的新闻发布、公众讨论文本进行分析,从当下新闻头条、热播影视剧、综艺节目、公众讨论入手,详细解析互联网如何虚构出一种与实际不相符合的“剩女”假象,并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加以分析,最后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毕业论文网 /2/view—12045165.htm  关键词:互联网剩女媒介意义建构污名化   1互联网关于“剩女”的界定与争议   2007年8月,教育部和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收录“剩女”这一汉语新词汇。

随着时间的推移,“剩女”逐渐进入公众认知视野,以指代以“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为特征的未婚女性群体。

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在其博文《“剩女”与单身浪潮》中写道:“‘剩女’,意思是指挺大年龄还没把自己嫁出去的女人。

”在百度百科中将“剩女”被界定为现代都市中未能把自己嫁出去的大龄女青年,将他们她们描述为: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但由于她们的择偶标准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的归宿,从而变成了“剩女”。

相较于百度百科上比较具体的特征性解释,维基百科则从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来定义“剩女”:剩女(雅称盛女)是指已经过了社会一般所认为的适婚年龄,但是仍然未结婚的女性,尤其是指有经济基础的一群人。

根据互联网上的信息,与剩女相关最早的报道见于人民网2001年11月日转载《中国青年报》,题为《嫌男人太孩子气,香港单身女人增多》。

文中关于“剩女”的描述为:“回内地结婚的男性增加,使得香港本地‘剩女’更多”此后,剩女在媒体上曝光的次数逐步增加,但尚未引起各方关注。

目前学界对“剩女”一词的含义尚无统一的标准。

例如,在以“剩女”为主要内容的一些相亲节目中,有些女嘉宾的年龄才20岁出头,也被列入“剩女”行列;在一些媒体报道中,有些“90后”也自称“剩女”。

综合大部分学者的观点,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未婚女性可划进“剩女”的行列。

结合中国《婚姻法》中的相关规定,并考虑到社会对“剩女年龄的普遍认知以及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笔者的研究将28岁作为女性“剩下”的年龄分界点。

就时下流行的、约定俗成的观点来看,有两种定义相对能够得到认同。

第一,以“剩女”的特征为基础进行描述性定义,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来划分“剩女”。

广义的“剩女”是指“在相对时期还没有把自己嫁出去的女人”,狭义的“剩女”是指某类特殊女性,如“3S女人:Single(单身)、Seventies(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现今可扩展到80年代)、Stuck(被卡住了)”,与之相似的描述有“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三高女:高年龄、高学历、高收入”等。

在有关“剩女”的学术研究中,学者专家倾向于使用狭义的定义,将其视为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进行研究。

第二种定义则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对“剩女”进行界定,描述为“第一,大龄未婚;第二,高学历带来的高收入;第三,生活在城市里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龄未婚(通常指30―44岁)女性

2互联网关于“剩女”的话语描述   话语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而是一种有着具体时空的行为。

剩女”这一话语也不例外,当前之所以会有“剩女”这个话语,与其说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不如说是媒介传播的结果。

“如果没有某种话语的生产、积累、流通和功能发挥,那么这些权力关系自身就不能建立、巩固并得以贯彻。

如果没有一个特定的真理话语体系借助并基于这种联系进行运作,就不可能有权力的行使。

我们受制于通过权力而进行的真理生产,而只有通过对真理的生产,我们才能行使权力。

”福柯的这个观点启发我们,对话语理性分析的重点不在于谈论的这个对象究竟是什么,而在于分析究竟是谁在谈论和如何谈论该话语,因为谁掌握了建构话语的权力,谁就拥有了言说话语甚至建构真理的权力。

笔者利用百度指数舆情管家的功能,可以直观地式呈现关键词“剩女”相关度最高的的新闻、微博、问题和帖子。

例如,以2013年11月至2014年9月为例,利用百度指数舆情管家新闻监测的功能,可以呈现这一时间段内的100条包含“剩女”关键词的头条新闻

笔者选取有关剩女描述列表,根据议题内容可以分为正面议题、中性议题负面议题

正面议题,对剩女进行积极报道的文章,例如有从心理状态、生活态度、事业追求等方面,负面议题主要集中在婚姻问题、性格缺陷、家庭矛盾、社会压力等,中性议题则无明显的感情倾向。

笔者经过统计,100条新闻中,对剩女进行正面描述的有6条,占比6%,进行中性描述的有50条,占比50%,进行负面描述的有44条。

新闻中对剩女进行正面的描述的高频词汇有“白领,努力的工作和生活,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积极,精明干练,知书达理,敢爱敢恨,聪明可爱”等,负面描述的词汇有“寂寞,择偶标准高,择偶困难大”等;从相关报道相对集中的话题类型来看,其中从社会学角度就“剩女”进行评述的报道有13条,涉及娱乐圈女明星的新闻有10条,涉及影视剧宣传的有10条,涉及网络社交的有6条,涉及“诈骗”的新闻有6条,涉及“剩女”消费类型的有5条。

在这100条报道中,几乎所有关于剩女正面描述新闻都会使用条件优越、才貌双全的描述,关于剩女报道都提到了内心寂寞、压力较大的情况。

网络新闻剩女描述情况总的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网络媒体对“剩女”的认知度相对偏低,对“剩女”概念和现象的反思不够深入。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对“剩女”群体形象的报道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偏娱乐化,缺乏必要的深度。

第二,网络媒体对“剩女”关注视角狭隘。

网络媒体对“剩女”的报道多集中于婚姻和情感领域范畴,这和“剩女”这一词汇本身的意义指向也有关系。

这一群体正是由于大龄未婚才被称为“剩女”的,但针对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自我奋斗、社会性别文化的关注却少之又少,多样化呈现不够。

第三,网络媒体对“剩女”形象再现角度呈模式化。

尽管对“剩女”这一群体形象的塑造从正面和负面均有所报道,但负面报道居多,且大多是以“恨嫁者”的形象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媒体加深了“剩女”形象塑造的污名化的程度。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