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物流成本管理中的运输成本控制

物流作为商品的流通活动每天都在发生。它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基本活动之一,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起着巨大的后勤支持作用,企业有相当多的价值也蕴含在物流作业当中,这就把物流管理提到了一个亟待关注的层面。物流成本管理不但成为企业消除“物流冰山”,获取利润的第三源泉,而且成为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物流学家发现,在产品从开始生产直至到达消费者手里的整个过程,产品的包装、储存、搬运、配送运输等方面的费用在总费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物流因其消耗了企业大部分的资源成本而被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教授喻为“企业经营的黑大陆”;被著名物流管理学家西泽修教授喻为“物流冰山”和获取利润的“第三源泉”。可见,物流管理具有巨大的成本降低、利润增长效应。运输物流成本管理与节约的关键所在。除采购物料的成本外,运输成本比任何其他物流活动的成本所占的比重都高。对大多数企业而言,通常代表物流成本中最大的单项成本。控制运输成本的关键是要做好运输决策与运输线路的安排。一、运输决策运输模式的选择与库存、选址密切相关,运输决策受到库存、选址等的影响。就不同的运输模式而言,其对库存的影响有以下几点:(一)较慢的运输模式会引起较大的中转或运输库存

毕业论文 (二)较大运量单位的运输方式会出现订单批量超过当前需求量的情况,出现不需要的库存。(三)较慢的运输方式会引起安全库存的提高。这时,要综合考虑订购成本与订购批量之间的关系,即采用EOQ模型进行分析,选取最优方案。综上所述,小批量、较快的运输方式会降低库存成本,但是,会引起运输成本的提高。企业面对多种多样可供选择的运输服务方式,常用的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整车发运、零担货运)、包裹运输、空运、水运等。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如何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问题。一般来讲,应根据物流系统要求的服务水平和可以接受的物流成本来决定。可以选择一种运输方式,也可以选择使用联运的方式运输方式的选择通常要考虑以下因素:货物品种、运输期限、运输成本运输距离、运输批量。二、线路优化模型不管是给本地还是外地的客户送货,在零售的配送中,车辆的时间进度安排要达到最优的路线以及最大的装载量,都是特别重要的。车辆的时间进度安排过程即以恰当的车辆运送特定数量的货物。通常货物一般是从固定的仓库供给的,并且各个客户的地点都是已知的。对车辆作业的限制有几个方面:工作小时、每日运行的总距离、以及单一工作日下所能达到的送货点数等。较好的车辆时间安排方案应当是满足顾客要求的最优路线。本文主要论述物流配送系统的基本算法点点间运输——最短路径求解方法和多点间运输——运输算法

毕业论文 (一)点点间运输——最短路径求解方法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物流配送系统涉及的最基本算法,通过计算两点之间的最短路线来决定多个配送点之间的最佳运输路线,考虑到道路的单行限制和通行速度以及对于车辆类型的控制,配送区域内的道路网可以视为一个具有权值的有向图(连通图)G=(V,E)。其中每条边的权值是一个非负实数。另外,定义V中一点也就是配送点的起点作为源。计算源到其他各个顶点的最短路线长度,也就是常说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最短路径问题是优化模型理论中最为基础的问题之一,也是解决其他一些线路优化问题的有效工具。连通图的最短路径问题,即求两个顶点间长度最短路径。其中,路径长度不是指路径上边数的总和,而是指路径上各边的权值总和。路径长度的具体含义不是指取决于边上权值所代表的意义。对最短路径问题的描述为: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