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教研工作的创新之路

深化课程改革的紧迫任务迫切需要教研工作的转型,教研部门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提高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的服务者、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者、教学成果和经验的推广者。唯有如此,才能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实现教育科学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010年7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之后正式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指导我国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这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我们教研部门要认清形势,把握趋势,明确重点,与时俱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教研创新之路,努力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认清形势,总结经验,增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自觉性。

教研队伍是我国特有的、专门从事一线教学研究和指导的专业力量,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教研部门在基础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专业引领和支持作用。近年来,我市的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始终把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按照“低重心运行,高层次突破”的教研工作思路,在队伍建设、教师成长、教学改革教研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区域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积极有效的专业支撑。

(一)聚焦课堂,追求高效。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的实践困惑主要来自课堂。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从2006年开始,我们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改革实验,引导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将目光聚集课堂,关注教学问题。市、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深入中小学“推门”听课,进行课堂教学调研,已成为经常性工作;市、县两级教研室制定高效课堂标准,并积极进行跟进指导;各学校结合本单位实际,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涌现了如新乡市一中、市二中、市十中、市二十二中,卫辉市高中,长垣县一中及新乡市第二实验小学等一批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典型,全市中小学课堂求实效、争高效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

(二)名师引领,打造队伍。

要提高基础教育教研质量,教研员和名师的引领必不可少。

教研队伍建设上,市教研室近几年一直坚持开设“教研论坛”“教研沙龙”,由各位教研员自备专题,每周明确一名论坛主讲人,大家互动交流,共同提高,效果很好。为拓宽教研人员视野,促进专业发展,我们除鼓励教研人员外出学习考察外,还安排专项经费,购买专业理论书籍,倡导多读书,提升理论素养。

为充分发挥本地名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市教研室专门成立了“送教下乡讲师团”和特级教师协会,为各学科名师搭建服务平台,并在优质课评选、论文评比、专题培训、跟进指导、送教下乡等方面,给他们压任务、提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三)课题带动,文化导引。

按照“建设宽容、合作、发展的新型教研文化”的指导思想,我们积极推动大教研文化,鼓励跨学科观摩,跨学段听课,互相借鉴提高,取长补短,以文化导引教师,让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使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成为教师的自身需求。几年来,在市总课题《有效教学课堂操作体系研究》统领下,引导学校教师积极申报、承担课题,结合自己身边的教学困惑和问题,开展研究,逐步迈向教学教研化、教研课题化、课题成果化的轨道。为激励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我们在不同阶段,组织编印出版了《有效教学课例与反思》《有效教学的模式与感悟》等书,总结推广学校和教师的成功经验,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在2010年全国义务教育课改成果评选中,我市的《有效教学课堂操作体系研究》实验成果荣获三等奖,受到教育部领导和专家的肯定。

(四)培育典型,推广成果。

扶植本地典型,推广先进经验,是市、县两级教研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开展教研工作的抓手。新课改实施以来,各学校积极探索总结了一批教学改革成果,教研部门立足当地,立足原创,以多种形式推广了这些改革典型和成功经验。几年来,我们通过举办观摩会、现场会、交流会、研讨会等,先后总结推广了卫辉市高中“五步导学法”,河南师大附中“导学自主、三步一课”课堂教学操作模式,新乡市一中“目标学案导学”,新乡市十中“一四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新乡市二十二中“三分二学五环节”教学模式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受到学校和广大教师的欢迎。

二、分析趋向,应对挑战,准确把握教研工作的新特点。

本世纪初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探索、实验中走过了十个年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课程已进入深化阶段,新的矛盾和问题又会呈现。面对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如何引领这场改革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深化,并有较大突破,教研工作无疑面临着更多的期待和挑战。在新形势下教研工作凸显新的特点:

(一)教研工作面临多元化的需求。

以往教研部门的工作更多地体现在教学管理职能上,比较强调统一。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由于形势的变化,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新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对于教育资源、教学方式、考试评价等方面改革的需求,更多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而这种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对教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市、县教学研究部门只有真正成为当地教学研究中心、课堂发展中心和教学资源中心,才能提高教研机构教学研究能力和服务基层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学校和教师多元化的需求。

(二)教研服务方式面临新的转型。

教研工作的宗旨在于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是教研工作的主题。新形势下教研服务方式已发生重大变化,教研工作应以任务为驱动,以活动为载体,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给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教研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上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以及教研员点评的一对一传统形式,而应该适应新的形势,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案例分析、典型课例研讨,名师、教研工作室,教研论坛等形式,通过网上虚拟教研室,开展网络教研,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平等交流,互相提高。

(三)教研角色和职能面临新的定位。

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教研员已不是过去的“专家”“领导”。新课程强调合作、对话、探究,教研工作的基本着眼点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实现教研员角色、教研活动、教学评价、研究范围和教研方式五个方面的转变。即教研员角色由教研活动的管理者和主导者转变为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教研活动由教研员的“一言堂”转变为教研员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学评价由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多元化的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研究范围由对单学科或局部的教学研究转变为整体或综合的大教研教研方式由相对封闭、单一性状态转变为开放性和互动性状态。

三、坚持以教育创新为核心,不断提高教研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一)要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建立教研工作新机制。

教研机构要转变角色和工作方式,将教学研究工作重心下移到学校。教研人员要深入课堂,走近教师,与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形成民主、开放的教研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充分运用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结对教研、网络教研等多种形式,搭建交流平台,加强指导和服务,发现和培养典型,总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和成果,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学校要把校本教研作为常规工作来抓,在确定研究内容、选择研究方式、应用研究成果等方面,做到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一协调,重视解决校本教研中的实际问题,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师评价、教学管理、研究经费等方面提供应有的支持和保障。

(二)要明确教研目标,提高教研工作的有效性。

教研工作的目标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研部门和学科教研员一定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要课题,加强对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与质量监控研究,定期对本地区、本学科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评估,分析问题、研究成果、总结经验、科学指导

要把教研工作的重心放在农村,教研人员要定期深入农村学校,建立定点联系指导农村学校的机制。采取送教下乡、城乡结对等方式,组织城市优秀教师对农村中小学校对口扶持,帮助农村学校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技能,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三)要突出教研重点,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教研部门的权威建立在研究、指导、服务学校和教师的水平上。市、县教研员既不是纯粹的教育理论研究者,也不是单纯的教育实践主体。作为市、县两级教研部门,教研工作的重点是走进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战场,用学科教学跟进指导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就需要教研人员围绕课堂教学,发挥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的作用,从备课、上课、反思、评价等各环节加强具体的指导,既要抓教师“教”的指导,又要抓学生“学”的指导。从教师的角度分析,教研指导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成长,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方面下工夫,让教师乐教,营造和谐、民主和平等的教研氛围;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教研指导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应着眼于让学生主动地、自主地、合作性和探究性地学习,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四)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教研队伍建设。

一个地区、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教研水平。教研工作是在教研部门的引领下主要依靠广大教师来做的,教研质量取决于教研者的素质。教研水平的整体提高要以广大教师为基础,形成教师成长、名师辈出的良好机制。市、县教研部门要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建立专、兼、群相结合的教研队伍,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良好的学风,严格学术规范,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努力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的教研队伍。

站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点上,回首过去的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探索和实验中艰难前行,取得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往前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迈入深水区,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会更加错综复杂。因此,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呼唤专业指导,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更多新的挑战。深化课程改革迫切需要教研工作的转型,教研部门必须通过改革创新,提高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的服务者、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者、教学成果和经验的推广者。唯有如此,才能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实现教育科学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责 编 子 君)。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