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摘 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语言可以反映思维,但反映程度有限。这种局限性受到语言自身的模糊性模糊范畴化、神秘事物的难以言说性以及语言使用者的个体因素影响。

关键词:语言思维范畴模糊性神秘事物

人是思维的动物,也是语言的动物。语言思维一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特性。语言作为人类特有的功能,是人类思维的产物。语言思维反映是毋庸置疑的。人们可以通过语言媒介,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传达给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为语言变得更加便利。本文认为语言作为思维的体现,可以且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思维。这种局限性受到语言自身的模糊性模糊范畴化、神秘事物的难以言说性以及语言使用者的个体因素影响。

1 语言自身的模糊性

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Zadeh提出了模糊控制概念,认为“模糊”是人类感知万物、获取知识、思维推理和决策实施的重要特征。“模糊”比“清晰”所拥有的信息容量更大,内涵更丰富,更符合客观世界。以此为理据,模糊语言学应运而生,该学派的倡导者主张命题的逻辑值除了真或假,还可以存在中间状态的逻辑值。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体现。人类的思维是对意识的加工,而语言思维的产物。因此,物质、思维语言三者是紧密不可分离的。在这三者当中,唯有物质是客观、精确的。由于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人的意识以至于更为高级的思维不能准确地反映精确的客观现实,随之产生的语言——对主观的再主观体现——也无法准确描述客观世界的全貌。正如波兰哲学家沙夫在其著作《语义学引论》中所言,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分类比表现这一分类的词要丰富得多,事物各分类之间是存在过渡状态的。[1]因此,模糊性可以说是语言的一个固有属性。

2 模糊范畴化。

没有任何特征是所有的游戏共有的,维特根斯坦以此为据,在其著作《哲学研究》中提出了“家族相似性”原理,即被归纳到统一范畴内的成员仅相互类似,没有统一的共同特征。因此,人们不可能对事物进行真正精确的概念定义。[2]同时,正如世间万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任何事物无时无刻不处在变化之中。因此,事物间的差异也是绝对的,某时刻的一事物与另一时刻的该事物亦是不同的。一味追求差异会使人们陷入无法穷尽的烦琐之中,事实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也趋向于寻找相似点,并通过对相似点的抽象概括进行范畴划分。

经典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是以共同特征为基础的,范畴之间有着非此即彼的明确界限,范畴内的成员具有同等地位。然而基于“家族相似性”的原型范畴理论则认为事物因相似而聚类,范畴内的成员享有不同地位,共享特征越多的成员,跃居于一个范畴的中心,是原型成员,反之则是非原型成员。[3]因此,与经典范畴理论相比,原型范畴理论更符合人类的认知特点——会飞的麻雀比不会飞的鸵鸟更称得上“鸟”一些。然而,那些位于范畴边缘的事物到底应该如何分类?试想一个猜词游戏,一个把番茄当成水果的人在向把番茄当成蔬菜的对方描述“番茄”时,给出了“这是一种水果”的提示,那么对方无论如何是猜不出正确答案的。番茄是水果还是蔬菜抑或是二者兼备,人们对此各有看法,不同的看法也无所谓对错,亦没有统一口径的必要,然而蔬菜和水果之间的范畴界线也因此变得模糊。尽管游戏双方在各自思维中有机会呈现同样的事物,但是由于二者对该事物范畴归属的不一致,导致了经由一方的语言呈现之后,双方的思维映象无法对等。因此,在范畴模糊的情况下,语言没能成功地表达好思维,即不能完全反映思维

3 神秘事物的难以言说性。

哲学家将与实际有差距的事物称作“神秘事物”,比如人生、理想等。维特根斯坦说过:“凡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不能谈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2]很多时候,人们能够对某件事物有所认识和理解,但这件事物或者人们对其的理解本身是相对混沌、碎片化的,人们无法通过语言准确地“谈论”它。例如,当所谈论之物是诸如“理想”这样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之物时,大部分人都可以就之给出自己的观点,甚至滔滔不绝一番。这可以说明,关于“理想”,人们能够产生各自的思维活动。然而,由于“理想”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难以捉摸的,因而人们脑海中对于它的看法可能会很丰富而零散,而不仅仅局限于他们用语言所表达出来的部分。

换句话说,通过语言人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己的思维,但若想用语言准确、明晰地谈论存在于思维中的“不能谈论”之物,只会使问题变得更加难以讨论。在这样的情况下,神秘事物的难以言说性导致了语言不能完全反映思维

4 语言使用者的个体因素。

一些病理性原因会使说话者的语言无法表达其思维。临床证据显示,运动型失语症患者虽然仍保留其思维能力,但是说话能力却大幅退化。患者会出现语言表达障碍,他们的言语表达多为实义词,而缺乏语法功能词,动词相对较少,言语不能扩展,即“电报式”言语。[4]说话者因自身的不可抗因素,纵使脑中正翻腾着巨浪狂风,反映语言上的却只能是只言片语,而这些碎片式的话语远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思想。“词不达意”是说话者不得已而为之,他们虽竭尽全力,却事与愿违——此时的语言成了思维的哈哈镜,扭曲了思维的本貌。

5 结语。

当我们用语言整理思绪时,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便基于我们所持有的语言。这个世界既包含个人世界,也包含他人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都是在用自己的观点理解事物。极端的说,偏见总是存在,只是量的差别。

然而事实上,我们往往可以通过语言交流思想,与别人产生共鸣。这是因为我们心中接纳或默认的很多事物都是模糊概念。拥有模糊界限的两样事物能够重合的概率并不小,“共鸣”也因而没有那么难以发生。此外,我们对于“共鸣”的心理期望也不会苛求到100%。又或者,人们可能会自认为达到了相互理解的程度已经到达了100%,而由于我们是在用自己话语构建下的概念去理解别人的话语,因此那也不会真的是100%。

语言自身的模糊性模糊范畴化、神秘事物的难以言说性以及语言使用者的个体因素是语言不能完全反映思维的原因。语言虽然无法表达真实内在认知感受,但也正是由于这种模糊性、不可传达性,使得丰富的可能性得以被激发,语言也因此充满了生命的张力。

参考文献:

[1] 翁向华.语言模糊性的哲学再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34—136.

[2] 维特根斯坦·路德维希.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5,68.

[3] 胡荣.语言输入与原型理论——关于情状体假设的解释[J].外语教学,2006(1):26—29.

[4] 张和振.实用神经内科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7—122.

作者简介:王茜(1990—),女,江苏扬州人,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纪佳梅(1990—),女,江苏东海人,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