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刍议】

摘要:英语教学新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的个性化成才提供保证。

中专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想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实施教育干预,以改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职业中专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希望达到的理想目标,但自主学习没有固定模式,需要结合个人实际在不断探索中慢慢渗透逐渐形成。

没有人天生就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必然有一个从被指导、被监控到主动实践、自控的渐进过程。

英语自主学习是一种控制自己学习的多维能力,即控制自己认知过程、学习治理和学习内容的能力

一、影响中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分析   1.自我效能感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变量。

大量研究表明,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的运用,及对策略运用的自我监控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效能感高的学生效能感低的学生更多地使用学习策略,对学习的结果有更多的监控。

2.英语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目标是引导自主学习最好的参照点,人的学习目标分为两个维度四种形式,即:追求—掌握性目标,在这样的目标下,个体关注的是掌握知识和技能及自我提高。

追求—表现性目标,个体关注的是胜过他人,显示自己能力

回避—掌握性目标,个体关注的是避免误解,不能完成任务

回避—表现性目标,个体关注的是避免产生自卑感,让别人看不起自己

学生具有不同的英语学习目标会影响其学习任务的选择、完成任务的坚持性和付出努力的程度。

3.归因倾向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归因理论认为,学生把学业的成功与失败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等因素,并提出归因的可控性、内外部、稳定性三个维度。

一般说来,如果个体把自己学习成功归因于能力,把学习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这样就更容易激发自主学习:如果个体把自己的学业成功归因于外部不可控的因素,把学业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就会影响其学习的主动性。

那些把学习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内部原因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消极、焦虑、低自尊。

自主学习者倾向于把自己的学业失败归因于可以弥补或纠正的原因,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

4.意志控制水平在英语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意志控制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困难和干扰,如一时难以理解的问题、身心的疲惫、情绪的烦恼等,就需要学生用意志努力来控制自己,坚持学习

自主学习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意志控制力,能够顽强地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实现自己学习目标

5.情绪因素在英语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情绪因素也能影响学生自主学习

学校中最重要的情绪因素是考试焦虑,许多研究表明考试焦虑与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成负相关。

一般来说,高焦虑情绪的学生比低焦虑情绪的学生更少使用自主学习策略任务坚持性更低。

二、中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干预培养   1.增强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   一般来说,当学生成功地完成了一些自认为有一定困难的英语学习任务后,对英语学习会变得更加自信,即自我效能感会增强,所以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机会。

同时,榜样的行为表现是个体评价自身效能的一种参照,为学生树立的榜样最好是与之在某方面的情况类似。

因为学生认同与自己相似的他人的学习进步,很容易代替性地转化成对自己能力的认同。

当然,能够改变学习认知评价的言语首先必须是可信的,而要使学生感觉到说服者的言语可信,一方面要让学生感到说服者值得信任,另一方面需要说服者的言论与事实相符。

学生英语学习进步做能力上的归因,可以使学生逐步确信自己是有学习能力的;对学生英语学习进步做努力方面的归因,可以使学生感觉到自己能力控制自己的进步,进而也会增强其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2.英语学习目标设置的能力训练   首先,指导学生先设置近期的、具体的学习目标

近期的学习目标更容易实现,更容易让学生较快的体验到成功,逐步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其次,指导学生设置高水平的但可以实现的学习目标,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具有高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能力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再次,教会学生把复杂的学习目标分解成具体的、简单的学习目标

学生不愿意主动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是畏于学习任务太困难,预期到自己可能没有能力、没有办法完成。

而把复杂任务分解成具体的、便于完成的简单目标,可以使学生感到任务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进而激发其自主学习的愿望。

最后,陈述完成各项目标的意义。

这样能够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学习目标的价值所在,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目标承诺。

3.认知策略的教学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认知策略的内在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演示、讲解、讨论,突出认知策略学习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和价值,使学生认识到认知策略学习具有改善作用。

学生只有认识到认知策略能够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成绩。

这样才有可能受到刺激,产生学习认知策略的动机。

第二,按照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规律教学。

具体说来,在教授认知策略时,不论采取什么形式,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所学习认知策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和使用什么条件,有哪些操作程序。

而要做到这一点,在策略教学中既需要采取直接讲解的方法,也要采取应用示范的方法。

通过直接讲解,教师可以使学生明确什么样的学习策略有助于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以及为什么有助于完成这样的任务,可以充分描述关于策略的运用步骤。

通过伴随讲解的应用示范,可以让学生明确策略的使用方法。

当教师说出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时,他们就给学生呈现了一个如何使用某一策略的具体例证。

第三,在具体情景中教授认知策略

尽管具体的认知和元认知策略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他们不能与具体的任务或问题结合起来,就不能发挥其功效。

认知策略英语的情景中、在实际的学习任务中进行教授时,学生能更好地获得这些策略

学生面临具体的学习内容时,他们应该同时学习掌握这些内容的方法。

第四,指导学生监控认知策略的使用。

策略运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时地检测策略适用的程度,分析当前的学习任务是否满足策略适当的条件,利用策略取得了哪些进展等。

因此在认知策略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认知策略适当的条件,教会他们利用该策略使学生取得哪些进展,逐步把这种外部指导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监控和调节过程。

第五,学生英语合作学习时经常能够获得有效的认知策略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与同伴一起练习认知策略的运用。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示范、模仿认知策略的运用,比较各自所运用的策略的优劣,可以获得教师没有讲解过的认知策略

英语课堂教学中,如谐音记忆法等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学会。

但是很少有学习任务只需要一个认知或元认知策略就可以完成。

重要的学习任务,尤其是那些决定学生学业成败的任务,往往需要综合运用一系列认知或元认知策略

这些策略的结合,就被称为策略系统。

因此,从借助认知策略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这一角度讲,策略教学不可能立竿见影,它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汪兆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与建议[J].英语教师,2008,(9).   [2] 郑洪成.浅谈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08,(31).   [3] 王莎莉.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习月刊,2007,(24).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