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对数学课堂的积极影响

生本教育数学课堂的积极影响。

双基一直被视为中小学生学习的基础,而被列为双基的内容,往往也成为教师反复讲解、学生反复练习的内容。与此不同,生本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有意义的联系和事物实质的深刻认识、透彻理解,才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把教育的全部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是生本教育体系的教育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是它的教育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是它的教育行为观。  生本教育理念有利于克服传统数学教学教师学生灌输知识的弊端,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感受到学习的真正快乐。本文由收集整理  去年我校几位老师去广东学习郭思乐教授所倡导的生本教育理念,回来之后作了汇报和示范,听了几次后,对什么是生本,为什么现在的教学生本有了一些了解。我感觉到生本除了反映学生在学校独立自主的存在之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学生来进行教育,把教育的全部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以学生发展为教育之本,也就是说,生本教育的重点,不仅仅在于学生的外部地位,更在于学生的内部自然天性和潜能的发挥。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观念落后,习惯不好,对学习没有兴趣,大部分老师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压着学生学习学生学习是被动的、接受式的,发展空间更有限,智力难于得到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不到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样生本教育就显得更加势在必行。把必须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当然,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可能完全依赖学生自身去完成,需要教师起好主导的作用,有时就会发现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现。  比如,在讲授数学八年级下的梯形部分时,教师通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即如何把添加辅助线更加自然合情合理地提出来,而不是强加于学生。这一步我是这样设计的:课前先让学生准备好一个纸做的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一开始让学生比较发现这两种四边形的异同,以便为后期学习做铺垫,然后让学生梯形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学生很快做出了如图1的结果,再鼓励学生梯形做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学生一下想到比较熟悉的矩形,就做出了如图2的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去发现这样就把梯形分成了刚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和最熟悉的三角形,这样就为梯形辅助线的作法埋下了伏笔,在做练习时加以巩固,学生思维一下活跃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讨论起来,自然而然的开始作辅助线了,于是作辅助线教学也就变得自然,学生对其印象也非常深刻。课堂显得轻松愉快而有成效,生本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