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讲义—第7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无答案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7章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学员编号:

年。

级:

课 时 数: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学科教师:

授课目标 T四则运算意义 C四则运算顺序 T四则运算应用 授课难点 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规律。

——整数的四则运算

定义: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运算叫做减法。减法中,已知的两个加数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

乘法的意义:一个数乘以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或是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中,已知的两个因数的积叫做被除数,其中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另一个因数叫商。

四则运算分为二级,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2.方法点拨:

运算顺序:在一个没有括号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在有括号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例题1。

下列算式中,得数等于312的算式是      (。

)。

A.18+(36—24)÷6—4。

B.(18×36—24)÷(6—4) C.18×(36—24÷6—4)。

D.18×[36—24÷(6—4)] 例题2。

70减去28与4的商,再加上60,和是多少?正确算式是_____ A.(70—28÷4)+60   B.(70—28)÷4+60   C.70—28÷4+60   D.70—28÷(4+60) 例题3。

(4800×6+36)÷12。

12.4—2.4×3.75÷2.5。

205×68—8960。

(2808÷26—10.8)×2.5。

162×26—256。

203×(86—16)。

308—360÷60。

455+45÷5。

列式计算 1)。

2)。

3)。

小结:在一个没有括号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在有括号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教学目标:

在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提升孩子对解答奥数的能力 利用简便运算来发挥孩子的计算技巧思维。

如图是计算机的某个计算程序,当输入数据后,计算机会按照既定程序,从左到右进行运算.如果输入数是5,那么输出的数是多少

答案:解:[(5+9)×2—6]÷2, =[14×2—6]÷2, =22÷2, =11;。

[(11+9)×2—6]÷2, =[40—6]÷2, =34÷2, =17; …, 通过计算,每一次结果都比前一次多6, 2005÷6=334…1, 334×6+5=2004+5=2009. 因此,输出的数是2009.。

解析:按输入顺序从左到右进行运算先算[(5+9)×2—6]÷2=11,再循环计算,每一次结果都比前一次多6,因为2005÷6=334…1,因此输入数为334×6+5=2004+5=2009. 例 计算1÷(2÷3)÷(3÷4)÷(4÷5)的计算结果。

计算:11×10×9×8×7×6×2×1÷(22×24×25×27)。

课堂达标 1.50减去25的差乘20加上13,和是多少?(。

)。

2.100减去6与8的积,所得的差除以13,商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

3.下面运算顺序一样的一组是(。

)。

4.

44个25相加的和除以25的11倍,商是多少列式应是(。

) 5.用3与9的积去除27与6的积,求商,正确算式是(。

)。

6.下面第一步计算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 1.(。

)、(。

)、(。

)、(。

)统称为四则运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

) ,再算(。

)。

3.甲数比乙数的2倍多15,乙数是30,甲乙两数的和是(。

) 4.56÷7×5与67+7×5的运算顺序相同。

(。

) 判断对错 5.35与50的和除以10与5的差,商是多少?这道题列式为:35+50÷10—5。

(。

)判断对错 三计算

四、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列式计算

学生总结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课后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64×102= 2.

40×63—3应先算(。

) 3.与算式44×25结果不相等的是(。

)。

4。

122 ×99的简便算法是(。

)。

5.甲数是100,比乙数的3倍多16,乙数是(。

)。

6.从459里减去15的4倍,差是多少?正确的是(。

)。

7.360减去14与6的积的2倍,列式为(。

)。

8.

二填空题 1.在没有括号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

)法,再算(。

)法 2.根据下面的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1)221×3=663。

208÷16=13。

663+13=676。

综合算式为(。

) 2)217+123=663。

340÷17=20。

500—20=480。

综合算式为(。

) 3. 30与23的和乘46,积是多少列式为(。

) 4.在列式计算里,如果要改变“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就要使用(。

) 5,如果要把算式864—12×6÷9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那么算式应改为(。

) 6.把47扩大10倍得(。

),所得的数比原数增加(。

)个47 7.180÷2×3先算2×3=6,再算180÷6=30。

(。

)判断对错 8。

计算

四、列式计算

五,拓展题。

3)762—357+438—243。

4)6048÷12—28×15。

5)1300÷26+24。

六应用题 1. 玩具厂计划生产1200只小猴,15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

2玩具厂计划生产1200只小猴,已知生产了400只,剩下的要10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

3.玩具厂计划生产1200只小猴。已知生产了5天,每天生产80只。剩下的10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画出线段图解答,指名讲解题思路。

4. 甲乙两地相距480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2千米,行驶312千米后遇到从乙地开来的一辆汽车。如果乙地开来的汽车每小时行42千米,算一算这辆车是不是同时开出的?

思考题:一个学生的家距离学校有3千米。他每天早晨骑车上学,每小时行15千米,这样恰好准时到校。一天早晨,因为逆风,开始的1千米,他只能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骑行。剩下的路程他应以每小时多少千米的速度骑行,才能准时到校?

本章课后试题,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的加入了一些能力提高题。这就要求学生去进行深入的探究,在探究中将本章所学的知识贯穿其中。后面带星号的题目做起来可能有一定难度,但不要被题目吓到,一定要多动手、多动脑,去大胆的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一定会收获很多。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