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制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劣分析及制度选择

我国的私营 企业 多为中小企业且普遍采用家族管理模式,即所谓的家族企业

《小企业管理》一书中这样定义家族企业:在企业的生命期和职责中,同一家族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拥有所有权或其他参与管理的职能。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家族企业都是广泛存在的企业类型。

就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也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

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的全球500强企业中约有1/3是家族企业,意大利最大的100家公司中有43家家族企业,法国则有26家,德国为7家。

工业 化国家的家族企业雇用了50%-60%的劳动力。

一、家族企业的长处    面对 经济 衰退和打击恐怖主义的战争,工业化国家中规模最大的公司匆忙调整经营活动,而家族企业似乎能经受住考验。

美国伊利诺伊州凯洛格管 理学 院 研究 生院研究家族企业的专家约翰·沃德说:“家族企业天生就能在危机中顽强地生存,因为它们的本性使之可以适应外部环境。

”具体而言,家族企业的长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族企业有着作出最优决策产权制度  要使决策者减少决策失误和作出最优决策,一个重要的保证来自产权制度决策者的约束,这就是决策者必须对决策的后果负责任。

家族企业产权制度的特征是家族成员拥有企业财产的所有权企业的所有者就是决策者,这迫使家族企业决策者谨慎决策,不存在经理制公司常见的偷懒、疏忽和作弊等行为,因此,这种有着切身利益关系的产权制度家族企业作出最优决策的重要保证。

不仅如此,家族企业产权制度还可能对企业决策带来其他好处:一是有利于决策者更重视公司的长远利益而不被眼前利益所左右;二是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能够当机立断,迅速作出反应;三是减少决策中不同利益者的矛盾和摩擦。

毕业论文   2.家族企业产权制度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  当家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都集中于创业者一人时,就不存在代理成本的 问题 :当企业家族成员拥有更多股份而把经营管理的一般职能交给非所有者或者非家族成员时,代理成本也是很低的。

因为这些经营管理者不拥有重要的决策权,同时家族的控股者可以直接通过董事会决定这些经营管理者的去留。

3.家族企业的血缘关系造就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奋斗精神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家族企业的特征是其主要成员有着血缘关系,企业的存在与 发展 与他们的家庭利益紧密相连,他们视企业为自己的生命,为了家族共同的利益而不惜自我牺牲,这种精神或者说这种企业文化所产生的生命力是一般的非家族企业难以具备的。

同一家族成员组成的企业,彼此间有高度的认同感和一体感,继而产生一种神圣的道德责任,愿意诚心诚意地服从企业领导,在企业内部产生了向心力。

企业员工相对稳定,企业很少有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会遭受损失的顾虑,容易建立比较正常的劳资关系与和谐的内部人际关系,减少了人事上的纠纷,有效地防止了企业机密和技术情报的外泄。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距离比较近,企业内部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比较容易达成一致。

因此,以家庭管理为特点的中小企业在初创或处于危难之时,家族成员之间具有无可比拟的凝聚力和信任度,从而使企业具有快速应变能力。

二、家族企业的缺陷    事物总有两面性,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优点,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羁绊。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权制度的缺陷  (1)内部产权边界混沌不清。

家族企业很少对家族成员之间的产权进行界定,内部产权边界模糊,这就为日后家族成员之间的产权纠纷埋下了隐患,增大了企业做大做强的困难。

(2)流量产权虚设。

在由两个以上出资人所组成的家族企业中,其原有资本是清晰的,但由于这些出资人同时也是经营者,其职位、能力、贡献均有所不同,而在企业增量收入的分割上只考虑原有资本金的比例,很少考虑人力资本的作用,不利于企业成长壮大。

(3)产权的封闭性。

家族企业内部,忠诚意识和集团意识占据主流,企业的群体价值趋于增大,企业成员能自觉地维护企业的和谐,因而其整体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集团,呈现明显的封闭性特征。

反映在企业的活动中,易使企业对外部群体采取敌视或排斥的态度,而这种对外部边界的“不合作”态度是不利于企业自身成长的。

2.所有权和经营权严重重叠从而形成集权化的决策体系  在企业组织简单时,集权化的领导能对外部环境变化灵敏地作出反应,使企业迅速决策并加以贯彻落实。

但随着企业管理链条的拉长,业主的知识折旧速度加快,单纯依靠感性经验作出决策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作出错误决策的风险很大。

更严重的是,由于业主的绝对权威和一元化股权结构使企业缺乏有效的内外监督、反馈和制约机制,难以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导致企业主的权力不受限制,由此造成的决策失误是一种制度安排上的错误。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