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贫富差距要靠机会均等

遏制贫富差距过大的趋势,绕不开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三方关系

毕业论文网      贫富差距扩大的局面有其根本原因。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实际上就是政府推动的改革不彻底,没有通过良好的制度安排形成一种公平的发展机会,导致了严重的机会不平等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就是公共服务的提供,即公共消费的不平等

单从农民工平均受教育的年限和城市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就能看出来,农村里至今仍有不少文盲。

第一代农民工没有受到良好教育可以理解,第二代第三代农民工还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就没法理解了。

享用的公共消费不平等,造成了社会群体性的能力鸿沟,致富的机会也就严重不平等

这个起点上的过程一旦开始,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就会陷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自循环,并在代际之间传递。

还有一个因素,是我国特有的,即公共产权制度残缺,公共产权收益大量流失。

我国是一个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却对公共产权收益不太重视,而更看重税收。

公共产权收益应为国家所有,通过国家财政转化为全体国民享用。

但现实是大量的公共产权收益进了部分人的腰包。

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为了招商引资,大都把公共资源的收益暗补给了国内外投资者。

税收制度不合理,会造成看得见的不公平竞争,而公共产权制度的缺失,却会隐性地造成贫富差距的扩大。

公共产权收益的流失,其实失掉的不只是收益,连同一块流失的是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

要遏制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还绕不开三者之间的关系国家企业居民

我国当前遇到的重大问题,已经不是政府与市场关系所能包涵的。

居民(或个人或劳动者)简单地纳入市场之中,当作一般商品,用供求关系来分析,有点过于简化了。

劳动力是商品,但劳动者不是商品。

但在当前流行的观念中,恰恰把劳动者也当成了商品,在一些企业,甚至包括政府,没有把劳动者当“人”看,被视为市场自发调节的对象。

首先是国家企业关系

政府手中有权力,企业手中有资本,二者一旦结盟,相互利用,那么,其后果是毁灭性的。

企业对消费者造成了伤害,政府考虑的是怎么维护企业,而不是维护消费者权利。

生产者主权至上,而消费者主权被忽略,以至于我们整个的制度体系的构建,都是在向生产者倾斜。

这种政府企业过分紧密地拴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隐藏着巨大公共风险的问题。

其次是国家居民关系,这其中包括着经济、政治和社会多重关系,但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国家居民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就现阶段而言,对各级政府来说,加快发展是最终重要的;而对居民来说,消费状态的改善是最重要的,二者的目标及其排序上并非总是一致。

再次是企业居民关系

从所追求的目标来看,二者是利润和工资的关系

这两者关系的是靠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来调节,还是同时让二者作为两个组织(企业与工会)对话来协商,或者把劳动者纳入企业之中,视为企业的参与者。

不同的认识,就会产生不同的处理方式。

在这个问题上,政府应处于什么立场?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利益决定其立场。

对地方政府来讲,他要政绩,他的政绩老百姓帮不了,但企业能提供,企业能创造GDP,企业能带来税收,政府的立场会不由自主地站到企业一边。

在上述三者关系中,政府怎么发挥作用是关键性的。

政府是立足于更多地参与国民收入、社会财富的分配,即从结果上来缩小贫富差距,还是立足于创造更好的体制政策环境,实现全社会的机会均等,即从起点上来缩小贫富差距?选择前一种方式,见效快,但持续时间短、治标;选择后一种方式,见效慢,但可持续、治本。

作者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