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的定量评价

一、引言。

本文考察的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是引入科学发展观这一约束条件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引入科学发展观这一约束条件,就是在考察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的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时,联系经济发展方式合理转变科学发展观的影响,在计量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的经济发展方式合理转变时,将经济发展方式合理转变科学发展观的影响内化到经济发展方式合理转变中。如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学发展观带来积极的、有利的、正的影响,就将这种正的影响量化并计入经济发展方式合理转变之中,使计量出来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合理性值得到提高;如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学发展观带来消极的、不利的、负的影响,就使计量出来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合理性值减少。

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总是针对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而言的。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造就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也就有着不同的衡量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的标准。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适应性,即经济发展方式与社会生产的目的、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社会经济制度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的程度。第二,协调性,即经济发展方式与社会、环境等之间协调的程度。第三,效益性,即经济发展方式应该使经济整体的运行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性,而且这里的收益不仅指经济效益而且还有社会效益。

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要求的适应性,某种经济发展方式越适应特定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要求,该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就越强,越能促进经济活动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所论述的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是指符合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所以经济发展方式

合理性转变,不仅仅指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而且还应该包括以下几项基本转变:向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向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并举转变;向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转变;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的转变;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和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

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的准确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不同的重大关系,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

二、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的规律与必要性。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经济社会发展是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但是这样的发展是有条件的,只有达到一定的物质技术等条件,低层次才会向高层次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是如此,是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次经过资源粗放型发展方式资源集约型发展方式、结构优化型发展方式、制度改进型发展方式、科技创新型发展方式

经济社会比较落后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资源粗放型发展方式,这个时期是高投入低产出来提高经济总量的发展,这个时期经济发展等于经济增长。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总量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带来的是资源枯竭等现象,经济社会就要求经济运行质量提高,节约资源发展方式转变资源集约型发展方式,此阶段发展水平有所提升,资源利用率提升,但此阶段经济发展仍然等于经济增长。等到资源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比较成熟,就转化为层次更高的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这个阶段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分离,此阶段以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都分离,经济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还涵盖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些因素。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到成熟阶段就自然而然转化为科技创新型经济发展方式,这个阶段和知识经济结合在一起,大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成熟,就到了最高阶段的制度改进型经济发展方式,这个阶段就要求改进政府职能,完善监督体系,从制度上为经济发展提供便利。其实在每个阶段由于经济社会的一些问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方式为主的多因素合力型发展方式,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的,使得经济发展方式越来合理化。

1.我国自身的经济社会状况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大规模上升,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也是粗放型为主的发展方式,存在着能源消耗过高、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严重、经济社会环境发展不协调、难循环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不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我国仍然面临着人均收入水平低、工业化和城镇化滞后、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多种问题。因此我国必须通过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科技先进以及效率又高的又好又快的更高级形式的经济发展方式。   2.外部环境要求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外部经济环境存在着一些不稳定的因素,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存,而且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将长期持续存在,我国经济体制、政府职能、宏观调节手段和风险防范机制还不健全,我国作为贸易大国的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环境和资源的使用成本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来说过低,难以形成节约资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势必遇到绿色标准、劳工标准、技术标准等贸易壁垒,我国经济发展也会受到世界性经济周期波动、各种危机等的影响,例如欧债危机、美国的债务危机。因此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粗放型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为更高级的发展方式,也就是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