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转移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

论文关键词:知识转移自主创新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论文摘要:知识转移作为配置知识的基本手段,实现了知识供需双方的交流、互动和知识的转化。扩展了企业知识存量,是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源泉。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要加强自身科技创新的研究,也要依赖于广泛、深入的知识转移。所以,一方面要促进企业知识吸收、转化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保持创新思想的多样性。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突破核心技术刚性,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编辑。     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基础是创新主体必须具备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联合国著名的千年计划“科学、技术和创新”项目组于2005年发表了《创新——知识促进发展》的报告,强调了知识创新对于每个国家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自身特点以及模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技术创新对现有技术发展水平的依赖性越来越高,技术创新发展随时间的变化不再是随机的,而是累积性的,依赖于已有的知识存量。从这个意义上讲,主动、自觉、大规模地转移先进的知识,已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知识转移是指知识跨越组织或个体边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识共享知识理论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由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知识所构成的复杂系统,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知识转移,发展各种各样的知识来获得竞争优势。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一、知识转移形式、渠道和重要性      (一)知识转移形式   根据知识 管理 理论 ,一般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两类。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 语言 、文字等形式记载在物质介质上并能以某种方式 传播 的知识,具有确知性、客观性、有形性和可表达性等特征。显性知识易于文本化,可以通过多种传输中介(媒介)如课堂教学、远程 教育 、书刊杂志、 电视 、电脑等进行传递转移,且转移 成本 较低。所以,显性知识转移障碍小且转化率高。隐性知识是指难以用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清晰表达的、不可能传播或难以传播的知识,存在于知识主体的潜在素质中,是知识主体长期积累的结果,具有高度个性化、非文档化、难以共享等特征。它通常以经验、感悟、技术诀窍、团队默契、组织 文化 、惯例等形式存在。隐性知识传递转移显性知识困难得多,其传递转移需要采取合适的形式,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完成。其转移形式也比较独特,需要通过观察、交流、示范、思考、尝试、领悟等多次循环往复才能获得。 毕业论文   斯德哥尔摩 经济 学 院的Gunnar Hedlund把知识转移解释为知识传递和转换的一整套过程。华盛顿大学的Carayannis则称知识转移为互动性和连接性途径。(1)传递(或连接)主要指相同知识类型之间的转移。个人间分享隐性知识过程,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而显性知识之间的传递是一种知识扩散的过程,主要通过分布式文档管理、内容管理、数据库等工具,将零碎的显性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并用专业语言表述出来。通过传递整合,个人知识就上升为组织知识,因而能更方便地为更多人共享。(2)转换(或互动)则是一种 社会 技术现象。它主要强调人和人之间各种隐性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隐性知识显性化表述,主要依赖于类比、隐喻和假设、倾听和深度会谈等方式;而显性组织知识转化为组织中其他成员的隐性知识,可以通过团体工作、干中学和工作中培训,将其用到工作中去,并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      (二)知识转移的渠道   知识转移在个人、团队、组织等之间的不同层次相互展开,构成了创新网络系统。知识转移渠道主要包括:企业间合作、产学研合作研发、技术帮助、教育与培训、人员流动、国际知识流动等。在上述知识转移渠道中,前五种构成了自主创新系统的内部知识传递。(1)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既是知识转移的接受者,也是知识转移的传播者。在 市场 机制的激励下,通过 人力 资源 和技术储备的相互补充。可形成丰富的技术资源、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2)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作为企业创新的主要知识来源,其知识储备向企业流动,并形成良好的反馈回路。这种转移主要体现在企业作为技术需求方,而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作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包括联合研究、共享专利、合作出版以及其他非正式合作。(3)教育和培训是知识生产、应用和传播的重要环节。从根本上说,创新依赖于人的素质及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教育和培训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知识转移必须通过教育和培训才能得到螺旋式的升级和创新运用。(4)人员流动使人员及其所携带的知识(通常是隐性知识)得以转移扩散。这种方式在创新系统中是十分关键的。而国际知识流动实现了自主创新系统的外部知识交流。国际知识转移一般通过高新技术产品交易、技术许可转让、外国直接 投资 三种方式来实现。 跨国公司 成为推动先进技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主力。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良好机会。 论文代写      (三)知识转移的重要性   维娜·艾莉曾经说:“如同光的波粒二相性一样,知识是‘实体’和‘过程’的统一体”。也就是说,知识既是静态的实体,又是动态的过程。把知识视为过程,更多关注的是知识如何在传递和使用时,使其价值显示出来。知识的可传递性和可激活性是知识应用的一个关键条件,同时也是进行知识开发的基础。知识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由于知识分工、知识分布的非均衡性,产生了知识的需求与供给。知识转移作为配置知识的基本手段。实现了知识供需双方的交流、互动和知识的转化,使组织知识存量得以扩展。李正风和曾国屏认为,“各种创新行为总可以抽象 地理 解为增进或利用已有知识存量的活动,因此,不同创新行为以及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总是伴随着知识的流动和扩散。随着社会的不断知识化,知识流动逐渐成为创新主体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换句话说,知识只有通过转移才能促进和推动自主创新。从而实现并放大其价值。      二、从知识创新的传导机制      组织知识创造理论指出,创新知识是通过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创造出来的。日本学者Nonaka等(1995)根据这种知识划分,提出了关于“知识创造”的完整模型(SECI模型)。该模型分为四种知识传输形式,即由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形态的转移(结合Combination)、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形态的转移(社会化Socialization)、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形态的转移(内化Internalization)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形态的转移(外化Externalization)。这些转移过程都伴随着相应的转移特点。即知识产生的特点。对知识的产生过程来说,知识转移知识的创造其实就是一回事,知识的创造正是在其转移过程中实现的。 毕业论文   一般地说,知识的产生总是从混沌状态开始,并以个人隐性知识形式来体验和发展。个人的隐性知识体系由知识体系、记忆体系、感受体系、思维体系等共同构成,其形态往往是零散的和无序化的。这是一个庞大的混沌系统,隐藏着无数创新突破的可能。这种特定的知识体验和发展需要社会化的过程,即需要知识主体之间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相互交流隐性知识共享经历,在个体之间形成经验传授和扩散,促使经验和技能本身得到发展,否则,可能会终止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的能力和社会化的 环境 非常重要。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转移,是一个外部化的过程。个体将自己的经验、直觉和想象进行了归纳综合。转化为可以用语言描述和表达的内容,与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形成知识共享。对于群体来说,这是一个将感性知识提升为理性知识过程。由于外部化的明示特点,虽然掌握知识的个体的作用值得重视,但群体性的活动和能力显得更为重要。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形态转移过程是一个群体活动的阶段。因为,这时的知识转移和创造只是把已经相当清晰的知识重新组合。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文档、会议和交流等形式知识将在组织成员之间进行交换和创造。知识转移的实质就是将群体的显性知识编辑为组织显性知识,并在组织范围内进行广泛传递和应用。显性知识再次向隐性知识形态的转移,则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通常也是通过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基于已知科学对未知现象的思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员工将组织的一些规章制度、方法等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诀窍”,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使整体的生产效率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在这个阶段,知识实现了在组织内部的共享,并拓宽和改变了个体的思维方式,使知识逐渐变为可根植于实践行动、流程和战略创新之中的隐性知识。一旦知识内化为思维方式或创新源地时,它就变成了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