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口述历史,开发地方文献

摘 要:现代口述历史,开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它依赖于现代传播技术,并直接受益于现代传播学的兴起。

其中录音,是现代口述历史的必要条件。

现代口述历史是“一种将记录历史、发掘历史和认识历史相结合的史学研究形式”[1],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口述历史作为地方史料,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口述历史工作,不仅可以收集地方史料,而且还可以创造性地再造地方史料

开展口述历史工作应讲究相应的方式方法:访谈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占有大量的文献资料,选择合适的题材,做好访谈提纲;访谈中注意策略,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访谈结束后要及时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加工。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口述历史地方文献;录音;地方史料   地方文献作为反映某一区域事物的文献资料,“是不同于其它文献的一种特色文献,它充分体现着地区的特色”[2]。

地方文献有狭?x和广义两种解释,其中狭义的地方文献是指“地方史料,即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献”;而广义的地方文献是指“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著述、地方史料”[3]。

我们在这里所讲的地方文献,是指广义上的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作为“有关地方的一切资料”,它综合反映了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物产资源、名胜古迹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地方文献是地域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很强的实用性,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口述历史作为地方史料,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口述历史工作,不仅可以收集地方史料,而且还可以创造性地再造地方史料

因此做好口述历史工作,将会大大拓展地方文献的发展空间,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1 对口述历史的几点认识   (一)概念   口述历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口述历史作为人类记载历史的一种方法,最早出现于人类远古时期历史文献大量出现之前。

国外有学者就认为我们人类最早的历史记录无一例外地都是口述历史,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就是口述体,中国古代的《尚书》和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也是口述体,中国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和《论语》等其实也是口述的。

总之,十九世纪以前,口述历史一直是很重要的史料来源,直到德国兰克学派兴起,档案资料被看作最可信的记录口述历史资料才遭到冷落。

到了二十世纪初年,兰克学派的治史主张受到了各国史学家的批评,口述历史资料又重新受到史学界的重视

1938年,美国历史学家亚伦?芮文斯出版了《通往历史之路》一书,首次发出了开展口述史学研究的呼吁。

但这时,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还未出现。

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开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现代口述历史,依赖于现代传播技术,并直接受益于现代传播学的兴起。

其中录音,就是现代口述历史的必要条件。

如果没有现代录音技术,特别是便携式录音机的出现,现代口述历史便无从谈起。

所谓现代口述历史,简单地说,就是指“通过有准备,以录音设备为工具的采访,记述人们口述所得的具有保存价值、迄今尚未得到的原始史料”[4]。

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并不像有些人所理解的一人说,一人记。

它是“一种将记录历史、发掘历史和认识历史相结合的史学研究形式”[5]。

即通过调查访问,用录音设备收集当事人或知情者的口头资料,然后与文字档案核实,整理成文字稿。

正像著名史学家戴逸所言:现代口述历史“是应用录音录像设备,把原始资料完整保存下来,再整理成稿”。

因此,开展口述历史工作,不仅可以收集地方史料,而且还可以创造性地再造地方史料,开发地方文献

(二)发展历程   世界上第一套录音设备出现以后,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工作其实就已经诞生了。

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最早的回忆记录可以追溯至十九世纪―― “哥伦比亚口述历史研究处”的一份抄本,其中就包括了有关1863年纽约市征兵流血暴动的第一手回忆资料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即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哥伦比亚口述历史研究处”。

这一研究处的建立,就标志着现代口述史学的产生。

随后,美国又相继建立了90个专门研究口述历史的机构。

到了1967年,美国又成立了全国性的口述历史机构――口述历史协会(OHA)。

该协会为口述历史进行学术上的进一步交流和推进提供了必要的平台。

到了1980年,该协会又制订了口述历史的学术规范和评价标准。

从此以后,口述历史就有了一套被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规则。

在此基础上,口述历史随后在加拿大、英国、法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当时中国的香港、台湾在口述历史方面也都有所进展。

中国大陆的史学界,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采用口述历史的方法来收集资料

当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协都有文史资料刊物,以及相关管理部门。

但由于种种原因,当时的口述历史工作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收集的资料非常有限;在方法上比较单一和简陋――以笔录或个人白写为主,少数有录音带的;资料的品质与保存不尽理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口述历史工作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其参与者不仅越来越多,而且身份复杂,其中不但有史学工作者,而且还有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方面的专家与学者。

另外,一些高校和专业研究部门先后成立了口述历史的专门研究机构,有关口述历史的著作也相继出版。

譬如,中国社科院在2003年就推出了《口述历史》丛刊。

2004年下半年,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成立。

该研究会的成立为中国口述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初步交流和推进的平台。

随着研究学者对原始资料收集和分析的注重,口述历史作为第一手资料,其应用变得更为普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录音、录像器材的价格开始大幅下降,同时计算机技术和录音笔、数码科技也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这一切,都为口述历史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可能。

如今,口述历史工作迎来了其自身发展的重要契机,开始蓬勃发展了起来。

(三)重要性及意义   首先,为那些原本在历史上没有“声音”的普通民众,以及在传统史学中没有位置的事件留下了记录

人类的生活与活动多姿多彩、丰富复杂,任何文献和档案都不可能记录下其全部内容,而只能记录下其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另外,人类生活中所见、所历、所闻的种种活动与认知,也不一定都能载入史册。

口述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其记录与承载的缺陷。

其次过去的档案与文献,大都侧重于记录统治阶层的生活与活动,记录所谓的社会精英的生活与活动,特别是政治方面的生活与活动,而对普通民众的生活与活动,对经济、社会,尤其是女性的生活与活动的记录却极为鲜见。

即使偶尔有记录,也多为简单的、枯燥的数据统计,而缺乏生动详细的个案记录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认为这种情况是可悲的,因为历史是“多元的,是复数的,是有多种角度的,有多种叙述方式和生命体验,因而最终也应该有各种不同的呈现样式”。

钱文忠还说:“中国的历史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边,有很多重大的事件没有得到记录,有很多人没有发声的机会,也就意味着我们有一段历史,不是空白的,而是被填满的,被一种统一的历史填满。

这比空白更可怕。

与此同时又很多历史我们被迫遗忘了,有意无意地遗忘了,或主动或被动地没有被记录下来。

”   所幸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了上面的弊端,积极展开口述历史工作

如今随着口述历史工作的开展,普通民众史、社会生活史、妇女史、少数民族史、城市史、社区史、灾难史等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同时也为口述历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现代口述历史可以为那些原本在历史上没有“声音”的普通民众,以及在传统史学中没有位置的事件留下了记录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口述历史突破了传统史学主要向统治阶级、精英人物开放的局限,向普通民众敞开了大门,从而使史学有一种向下的趋势。

其次,提供史料

口述历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提供资料

并且口述历史口述人一般都是一段历史活的见证,或者一定文化活动的代表。

口述历史正是由于口述人亲历、亲见、亲闻,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因此其提供的资料更加具体、真实、细腻、生动,也更具有现实性、鲜活性和权威性。

口述历史,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可以弥补现有史料的不足;而对于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来说,很多情况下口述历史甚至还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譬如一些民间艺术家、民间艺人的记忆可以向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提供与该艺术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信息及民俗知识。

另外,口述历史作为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这些人一旦去世,这些史料将会一去不复返。

所以,我们应当及时地、抢救性地开展口述历史工作,为时代,也为子孙后代留下有关历史的踪迹。

譬如崔永元在《电影传奇》中就采用了许多见证人的独白与回忆,但节目播出时许多被访老人已经故去,因此口述历史还有“抢救资料的性质”[6]。

但抢救史料并不是口述历史的最终目的,抢救史料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发掘更多的历史真相。

再次,理解过去和历史真相,提升人的素养。

口述历史,给了年轻人一个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的机会。

正如保罗?汤普森教授所说:“对于年轻人,对小孩子而言,很?y想象我们是如何度过一段时间的。

尤其是在中国,对1949年以前的历史或者是‘***’的历史,我们能够通过上一辈的叙述,能够对这段历史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是非常重要的。

”假如没有口述历史,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的普通百姓就难以提供他们亲见亲闻的、又被传统史学所忽略的重要历史情节。

如此,一些历史情节就只能通过推理和假设来完成了。

因此,口述历史是人们廓清一些历史谜团的一条重要途径。

钱文忠教授也说:“任何人都希望寻找真实,真实不一定寻找得到,但是却可以无穷地去接近真实。

在无穷接近真实的过程当中,我们就会明白,其实口述史学关乎一个人,关乎一个家族,关乎一个民族,关乎一个国家,关乎一种文化,甚至于关乎整个人类。

人类就是在不断接近真实的过程当中再提升自己,这个提升也许像人提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离开大地一样。

看似不可能,看似荒诞,但是无论如何拎着头发以后,它就会让我们头皮发麻,也会让我们头脑清醒,而头脑清醒就是口述史学最大的功德。

”   2 关于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几点思考   “口述历史”不仅应用于历史研究,亦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学、文学、新闻学等人文社科领域,同时还因其独特的“亲历”优势,在纪录片、纪实作品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口述历史,如今已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

为使口述历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以广泛占有历史文献资料为前提   口述历史历史文献资料,二者并不矛盾,其中历史文献资料口述历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口述历史工作中,无论是口述课题的确定,还是访谈问题的提出、访谈对象的选择,以及口述过程的规划、口述材料的分析鉴别与取舍等,都以掌握广博的历史文献资料为前提。

访谈前,访谈者对历史文献资料掌握得越完备,在访谈过程中就越主动,也越容易和受访者进行沟通,对受访者口述内容也就越容易理解,同时对口述内容的把握也就更准确、更接近真实。

当然口述历史,也可以弥补历史文献资料的不足,丰富历史文献资料

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都是开发地方文献,服务地域性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不可缺少的环节。

2、选题要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   访谈前,访谈者要精心地进行准备。

其中访谈前一个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设计选题。

选题的好坏对口述历史工作能否取得成功,往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以及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题材等,虽然都可作为口述历史的题材,但口述历史尤其应该选择那些重要的、有学术意义,但又缺少文字资料记录的题材来进行调查,这也正是口述历史原本意义上的任务。

3、访谈方式的灵活多变   在口述历史工作中,访谈者和受访者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交流的,二者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活体。

受访者的生活经历、文化层次和个性特点以及访谈者的知识结构、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等,都影响着访谈方式的选择。

因此,在口述历史工作中,访谈方式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应做到灵活多变,切记不可千篇一律。

4、“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   口述历史严重依赖受访者的话语,以受访者的讲述为主。

所以访谈者不但要尊重受访者,还要保护受访者的隐私和其它利益不受侵害,与受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有足够的耐心倾听受访者的谈话。

访谈过程中,访谈者“必须压抑着想说话的冲动,做个安静的倾听者”[[7],尽量不要打断受访者,让受访者尽情述说,尽可能保持受访者大段完整的语言表达。

5、整理口述资料态度要客观   首先,口述历史所获得的资料来自于受访者的记忆,由于其认识水平和记忆的偏差,其口述内容可能与事实有出入,但研究者在整理这些口述资料时,切勿主观删改,务必要保持资料的原貌,同时对口述内容与事实有出入的部分加以注释论证。

其次,如果出现口述资料文献资料有差别,同时又一时难辨真伪时,应使这两种观点在资料中并存,以待进一步考证。

另外,对于口述资料中那些带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口语,研究者在整理时亦不可任意删除或者变换词汇。

总之,在口述历史工作中,研究者在整理那些口述资料时,切忌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决定原始口述资料的更改或取舍,而应保持口述资料的原貌与完整性,以档案管理的方式长期保存,为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可被继续解读的空间。

对此,美国口述历史学家唐纳德.里奇说:“访谈的录音(影)带经过制作抄本、摘要、列出索引这些程序后,储存在图书馆或档案馆。

这些访谈记录可用于研究、摘节出版、广播或录影纪录片、博物馆展览、戏剧表演以及其他公开展示。

”[7]   6、对口述资料进行核实,去伪存真   口述历史工作意义重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在记录历史,甚至可以说是在重新书写历史,颠覆人们固有的认识,还原历史真相。

忠实记录应是口述历史的最高标准,所以研究者在整理口述资料时应对其进行核实,做到去伪存真。

譬如,唐德刚先生在为李宗仁做口述传记――《李宗仁回忆录》时,就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证明了李宗仁所说的某个细节与事实有出入。

以至于李宗仁看到其证明资料后,都不得不承认自己记忆的偏差。

在许多国家,口述历史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领域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在中国,就目前来说主要还是历史学家在关注这一工作

口述历史在中国还处在一个不成熟的阶段,其任重而道远。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口述历史工作,对这项工作上瘾。

注释   [1]祁玉红.从张学良口述史论其抗日爱国思想演变――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的历史考察[J],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3).420—425.   [2]来新夏.图书馆与地方文献[J],湖南:图书馆,2002(6).29—31.   [3]邹华享.地方文献工作若干问题的再认识[J],广东:图书馆论坛,2004(6).150—154.   [4]杨祥银.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5—6.   [5]邓锐?g.答客问治明清两代西藏史经验[J],北京:中国藏学,2012(3).186—193.   [6]郭沂纹.口述历史[N],北京:中华读书报,2005年6月1日.   [7]唐纳德?里奇.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实务指南(第二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6年,2—3.   作者简介   王晓东(1981—),男,本科,山东菏泽人,铜仁学院图书馆,馆员。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