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名婆 松江名灶

松江出名人,无疑是女性中的姣姣者黄道婆了      松江有名山,那就是佘山;松江出名塔,那可推方塔;松江出名人,无疑是女性中的姣姣者黄道婆了。

如今位于上海植物园内的黄道婆祠堂,原为松江府上海县喜泰路黄母庙村,黄道婆去世后,乡人便在此地为她营葬并立祠。

这里原先有一所三间两进的黄母祠,毁于文革期间。

它的第二进屋子当中,供着一尊手里拿着棉花、头上扎着布巾的农村妇女塑像

塑像的服饰还是南宋末年的式样,塑像的面容与今天可以见到的黄道婆画像相似,均是广额长脸,额上沟壑纵横,目光中投射出慈祥坚毅的神情。

黄道婆并非一开始便是这番饱经沧桑的模样,她也曾经有过灿烂的韶华和如玉的容颜,十里乡间都传颂着她的聪慧和懂事。

然而,命运弄人。

凡鸟偏从末世来。

黄道婆出生之时,正是宋朝末年战端频起之际,加之政府的苛捐杂税,南方百业凋敝,民不聊生。

而她的命运也在这一年急转直下,滑入了渺茫的黑色甬道。

小小的女孩子,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便成为了童养媳。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每日都是夙兴夜寐,还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

终于,不堪重负的她在一个凄冷的雨夜跳上了一条不知通往何方的商船,在海上漂泊了好多天,来到了烟涛微茫的天涯海角。

古时的海南被人视做“烟瘴之地”,说是“殊方异域,隔绝障海,水土气毒,自古有之……”。

海岛的生活原始而艰苦,然而有海涛阵阵,细沙漫漫,椰林芭蕉,不同于江南的纡徐和婉,热烈的南国风情令人催生出一种向上的勇气。

远离家乡的一万多个辗转难眠的夜晚和茫茫海边的愁肠百转,黄道婆用自己的所作所为告诉了世人什么叫坚强。

海南的许多年里,黄道婆一直以道观为家,这也是她称谓的由来。

年轻的彝族姑娘很喜欢这位来自异乡的同龄人。

她们用美丽的大眼睛打量着这位娇小的江南女子,打心眼里接纳了她。

彝族的姑娘擅长织布,每一位女孩子都给自己织出了艳丽无比的嫁裳和龙被。

由于她们毫无保留地倾囊而授,黄道婆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快便学会这种技艺

彝族的姐妹在黄道婆最潦倒的时候接纳了她,她也时刻惦记着回报这样的恩情,不仅将家乡的织造技艺彝族织造技艺相融合,又不断改革赶、弹、纺、织的工具,与彝族的同胞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谊。

有一出名为《黄道婆》的舞剧用唯美的诗样的舞蹈语言描述了黄道婆彝族青年阿雷和彝族神织手符巧之间的爱情传奇。

虽然只是戏剧的夸张,然而,我却深信在这片美丽的海岸上一定发生过许多荡气回肠的故事。

三十年后,黄道婆毅然转身告别了海南,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只余下渐行渐远的孱弱背影。

然而故乡熟悉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婆婆和丈夫早已不见踪影,宋朝也已被元朝取代。

尽管如此,黄道婆还是在污泥泾重新住了下来,将自己毕生学到的“错纱、配色、综线、�花”等织造技术教授给当地的妇女,还教会她们使用先进的去籽搅车、弹棉椎弓、三锭脚踏纺纱车等。

而她自己所织的被褥巾带,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

以至于松江府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松江出产的织物有了“衣被天下”的美称。

黄道婆的温柔、敦厚、隐忍堪称中国古代女性的典范。

但事实上她的行为却与传统大相径庭。

她的聪慧、创新、以及对于自由的大胆追求无不折射出了时代进步的精神。

她用低沉坚定的声音催促我们重拾起中华民族蒙昧时代披荆斩棘、百折不回的精神。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