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职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要提高办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必须建设一支满足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具有高职特点的师资队伍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建设过程中,秉承重视队伍建设的传统,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正是得益于初步形成的一支具有高职特色的师资队伍,使学院连续3年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稳定在80%以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两项;国家重点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两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9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北京高校教学名师5名;全国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2010年5月,学院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财政部组织的示范院校建设项目验收。

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强化教师的师德培养      院党委始终将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事关学院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坚持“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充分发挥了党委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成立由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其他党委委员任成员的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责任制,形成了党委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教师队伍培养建设情况纳入系(部)考核评价体系中,充分调动系(部)一把手的积极性,推动建设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

树德立人、教师为先,制定师德培养计划,在培养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突出对教师开展崇尚技能、深入一线、爱岗敬业、严谨认真的品德教育。

教师必须经历企业实践、入职宣誓、集中培训等环节,以明确高职院校教师的责任内涵;通过鼓励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交朋友,聘请一线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师进行讲座,使教师增强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责任感和自身成就感,树立正确的人才质量观。

明确建设目标,做好师资建设规划      根据学院事业发展需要,明确提出:建设一支“既能上讲台又能下车间、既有专家学者又有能工巧匠、既能教书又能育人”的师资队伍建设基本思路,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勇于创新、潜心育人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一个有力抓手,深入实施“人才强教”和“素质提高”两大工程,着力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坚持“培养引进” 并重、“引才引智”并举的原则;制定《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明确学院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层次建设、团队培育和专兼结构等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建立责任落实机制;通过重点任务分解,明确年度工作具体任务以及牵头和配合部门,各系(部)根据学院总体规划结合本系(部)实际需求,编制并执行分系部的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以上做法使规划落实有目标、有责任、有时限,提高了落实规划的效率,真正将师资队伍5个专项建设计划和管理、服务两个师资队伍建设计划落到了实处。

创新培养机制,培育一流高职师资队伍      1.校企深度融合,提升服务能力,建设专业教学团队   学院根据“校企互动、产教对接、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立足于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和行业需求,为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通过“学院+科技园区”“专业+大型企业”等多种产学合作形式,将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与实践现场深度融合起来,以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吸引和聚集了一批行业企业高端人才和能工巧匠来校工作,建立了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

为了强化专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学院通过建立教师企业实践锻炼计划,将其纳入教师岗位职责,明确规定所有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教师一个聘期内,必须有累计两个月以上的实践锻炼经历。

建立企业实践锻炼“双薪制”的激励政策,提高教师参加实践锻炼的积极性。

在3年多的社会服务中,校企合作开发新产品23种,取得技术专利9项;开展各类专业岗位培训项目18项,累计培训达23,675人次;作为北京军区首个“强军育才”接力工程的培养单位,着眼官兵“回到部队用得上,退役以后有特长”的现实需要,已完成第一期500人的培训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2.政策保障优先、教学名师导向、引领示范专业   教学名师师资队伍建设的导向,也是专业建设的关键。

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学院教学名师培养作为师资培养的重点,依托国家级示范专业教学名师建设计划,对于教学名师实行了优先进行资源配置、优先安排专业学术交流、优先安排考察学习、优先安排企业锻炼的“四优先”政策,激励全体教师名师方向发展。

3.夯实发展基础,发挥骨干教师中坚作用,打造精品课程   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中坚力量,学院通过实施新教师“双导师”培养制,开展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实施骨干教师动态选拔与培养机制,将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与学院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国外研修、国内学历学位提升,建立市级、校级骨干教师经费资助政策等多项措施,为骨干教师发展提升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全面提升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能力,为打造精品课程夯实了基础。

4.实施教师综合能力测评,提升教师职业能力   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课程开发与建设,提升教师职业教学能力,学院开展了高职教师综合能力培养与评价工作,采取专家讲座、国外学习、国内集中培训等方式,强化职教理念和理论、方法学习。

3年来,学院人均参加两周以上的职教培训超过3次。

在培训的基础上,学院按照政策导向、人人参与、逐步推进、全员通过的原则,从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学能力、专业基本技能3个方面对教师进行测评,学院教师职业教学能力显著提高。

随着教师职业教学能力的提升,学院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了106门工学结合及项目化课程。

坚持以人为本,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      1.搭建服务教师的“三个平台”   一是搭建服务教师职业发展的平台。

学院一贯重视教师作用发挥的平台和载体建设,按照“重点专业引领、主体专业支撑、特色专业带动、短线专业补充”的布局,在做精重点专业、做强主体专业的过程中,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充分发挥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和骨干教师的中坚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优势互补、各有所长、整体提高的事业平台。

专业建设与改革有利于教师找到自身定位,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

二是搭建教师技术推广与服务平台。

学院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行业企业和项目成果转化作为重要工作,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特别是石景山区建设CRD(是以休息娱乐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集聚中心)休闲娱乐区的要求,通过共建专业、订单培养,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工作,发挥教师服务区域经济作用,在服务中促进校企融合,提升教师双师素质,打造双师团队。

三是搭建教师建言献策平台。

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充分发挥高端人才的整体优势和智囊作用,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问、书记院长信箱等多种形式收集关于学院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学院对于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整理讨论,形成决定,并通过一定形式进行反馈,广泛调动了人才共谋学院发展的积极性。

2.营造激励教师的“三个氛围”   一是营造服务教师的氛围。

为保证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激励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科研工作,学院在每年预算中,足额安排科研及奖励经费。

二是营造宣传教师的氛围。

充分发挥校园网和校报两大宣传阵地作用,开辟了“十佳教师”“师德标兵”“身边的榜样”等多个专栏,展示教学、管理、服务等岗位优秀教师的心得体会和优秀经验,宣传广大教师的先进事迹,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是营造奖励教师的氛围。

学院坚持以“效益体现价值、财富回报才智”的人才激励原则,不断创新教师激励机制,学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对重点人才实行不同的津贴制度,向教学一线岗位倾斜,加大对骨干教师的激励和奖励力度,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