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跨文化传播特性浅析

摘要:纪录片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影像化表达,《舌尖上的中国3》上映之后没有像前两季一样形成轰动效应反而走向风口浪尖,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3》这部纪录片为研究对象,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该片在表达方式、本土内容呈现的成功之处,同时也将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试图为该系列纪录片的更好发展提供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跨文化传播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纪录片的概念及本质特征。

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素材,以展现和记录生活为本质,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被称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其发展经历了从电影到电视,从无声到有声,从画面加解说到声画合一、多样表达的过程。纪录片就像是相册,承担着记录社会、文化传承、情感表达、国家交流合作等功能。

(二)跨文化传播的内涵。

跨文化传播学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或扩展领域,20世纪50年代诞生于美国,至70年代末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学科。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共享和互动的过程。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跨文化传播正在加强着人类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整个“生活世界”不同群体间的的传播,对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具有积极作用。

(三)《舌尖上的中国3》简介。

舌尖上的中国3》全片共八集,每一集有固定的主题,通过几个情节完整的故事连接而成。《器》讲述随着文明的发展,中国烹饪方式也在与时俱进的发生改变,不断突破一个又一个高峰。从陶器、青铜器,到铁器、瓷器,从厨具到餐具,中国人不断的向工具锻造中注入高超的智慧与审美。《香》讲述各地小吃,小吃凝聚当地最为经典的美食,成为别致的地方特色符号,体现着当地物质文化及民土风情。《宴》人们以宴会的形式,通过地方特色美食,打破民族隔阂,增进民族间友谊,促进社会和谐。《养》旨在突出食物的本质,即养正气,巧妙的将随手可见的食材与健康养生的奥秘拉近。《食》这一集将突出饮食里人的因素,着重展示人与食物的关系。食物构成了我们文化存续的基础,用心的人才能做出美食。《酥》讲述着不同点心的制作,人们对点心的热爱是因为还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生》以一年二十四节气就线索讲述不同节气的饮食与智慧。《合》讲述中国历史上的南北交流多民族融合始终是饮食文化的重要推动力。

二、《舌尖上的中国3》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一)《舌尖上的中国3》跨文化表达方式分析。

共同关注的美食主题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类生存的根基。饮食是全人类共同关注和关心的话题。不同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化中因其长期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生产力水平与技术的不同,所形成的饮食习惯和喜好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群体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象征。饮食文化也属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民族的饮食礼节、饮食禁忌、饮食制作方法,形成了各自不同饮食文化。从某个意义上讲,饮食已经超越了“饮食”本身,而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人们通过饮食及其活动表述自己的内心情感也寄托美好的愿望。

打动人心的真实故事纪录片最鲜明的特征即为真实,不允许对故事的虚构。《舌尖上的中国3》就是由多个美食与背后人物的故事串联而成。每一集由不同的小故事交织而成,共同反映一个主题。以第二集《香》为例,共有六个小故事组成:云南腾冲木翠做的稀豆粉;四川乐山的麻辣烫;杭州出租车司机爱吃的逍遥镇胡辣汤;天津红姐的祖传秘方煎饼果子;泉州惠安女的石花膏;西安回坊的水盆羊肉。六个故事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區、不同行业的普通人以小吃为生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位主人公,主要人物的性格也通过对美食背后故事的挖掘中被鲜明的呈现。麻辣烫的爱情、出租车司机的乡愁、水盆羊肉的亲情都用真实打动着人们。

贴近生活的平凡人物《舌尖上的中国3》以美食为记录对象,但实际上表现更多的在讲述个人、家庭与美食故事。远在他乡的出租车司机、迁徙他乡的客家人、放弃工程师转行的厨师等数十位劳动者及其家庭生活,是中国社会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百姓日常生活展现,平凡人物所留露的细腻的情感也更容易与国外观众形成共鸣。他们也有抉择的烦恼、对生活的抵抗、对对幸福的向往、对故土的思念,他们也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用最真实的状态讲述着他们的故事,鲜活而生动。

拉近距离的朴素情感人们对于味道的留恋,有时仅仅是因为对独特的烹饪方法,或是对乡愁给予的记忆。食物的酸甜苦辣实质上也是将人类对于生活中五味杂陈的心情通过食物的味道展现出来。《舌尖上的中国》不单是饮食,更是中国人最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家乡的美味是在外游子的慰藉;妈妈做的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过节整个家族人围坐一桌,共享一盆菜的情景是团圆。《舌尖上的中国3》用丰富的镜头语言和声音传达感情,他们用心拍摄一顿美食,诠释一个故事,表达个人感情。这些源自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直指人的内心世界,不论国界与民族都能感同身受。

(二)《舌尖上的中国3》本土化的内容呈现。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观“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天人合一”就是天人协调的意思,一方面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舌尖上的中国3》中人们获取食材的过程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康陵村人们在每年立春时都要举办迎接春天的仪式“打春牛”,祈福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石花膏的完成需要3个小时的文火熬煮和12个小时的冷却凝固;哈尔滨的村民用传统方法腌制的火腿要30天才能面世。即使是在最简陋的家庭作坊中也坚守制作食物的传统,珍惜食物的原材料,是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精心制作每一个食材是对食物的尊重,也是对人类未来的尊重。山西洪洞火锅和广州客家人盆菜,扬州大菜和山东白菜的相似反映的是中国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传承的历史,饮食文化间的差异共存也是中国人和谐观念的体现。

中国人对生态平衡的保护意识王陆良的二十四节气农场,坚持按照二十四节气种植蔬菜,不同的时节都有鲜美的出产,每一种都蕴藏着自然规律的信息。坚持不施化肥不撒农药无为而治的种植方法,自然农法反应出中国人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尊重。大菜对扬州人来说从叶到根都是宝,可以煨汤可以做咸菜也可做梅干菜,扬州人充分享用大自然给予的馈赠。这点点滴滴都反映了当下中国绿色环保、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让观众在观美食背后捕捉到食物背后人和自然和谐的故事

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常熟古里镇在房屋上梁时要给天地准备贡品,在仪式的最后把贡品分享大家,六十六只兴隆馒头、八十八对定胜糕从空中抛下,成为相亲们争抢的好彩头;山东人对老人贺寿时的双层寿桃,定亲、满月时赠送的大馒头;山西洪洞招待失散六百年的亲人特质火锅;广州客家人团聚意味团圆的盆菜。这些饮食习俗的背后是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同时也映射出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翻译时多用直译,配合特殊场景和同期声,图文声并茂,以多维立体的方式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国外,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纪录片的传递功能,让走出去的不仅是食物本身,更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饮食中的中国社会变迁纪录片来源于生活以反映社会现实为己任,记录着人们当下的现实生活和变化。在人物与美食的交织中影射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和变化。首先,飞速进步的社会使中国人“吃”的含义发生变迁。食物,不仅仅只是用来身体层面的填饱肚子,甚至上升到精神层面,成为人们传承风俗、文化交融、情感传递的方式。中国人重视“吃”,但更重视的是通过饮食表达的的文化和情感。另一方面,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化生活中,人们反而倾向于将节奏慢下来,去体验悠闲传统和情趣。对于大部分中国传统的,以家庭作坊为主要经营方式的饮食行业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舌尖上的中国》在记录这些行业中的人物故事时,也反映了这种变化。第八集《合》中凌老师为东北的酸菜制作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和菌种以及专业的技术人员,机器的流水线代替了手工腌制,大批量、规模化的生产使酸菜产品远销各地。

三、《舌尖上的中国3》存在问题分析。

(一)国际营销与整体策划不足。

我国纪录片走向国际市场必须面对商业化的问题,如何在国际市场独树一帜,笔者认为通过纪录片的市场化运作和推广,进行系统化、规模化的创造和生产,使纪录片更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中国纪录片的国家传播差异化战略是重要方式。各个国家不同文化差异和不同记录方式不同营销生产方式构建了民族身份形象,而我们的纪录片没有形成明显特征的民族特色。《舌尖上的中国3》在跨文化传播中缺乏国际营销思维,如何将我国的美食美食背后的文化传播到国际市场是重难点,对跨文化传播中各类资源和各个环节的充分整合和适当营销策划是关键。

(二)本土化信息与世界接轨不够。

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形式在国际传播中展示华夏文明起到纽带作用。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博大精深的人文资源,雄厚的经济基础,这些都为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我国的饮食文化中讲究色香味俱全,在菜肴的搭配上要注意荤素得当颜色鲜明,对刀工与火候的要求也因不同菜品有不同要求,中國饮食文化,由于特定的经济结构道德观念与审美风尚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单就社会美食类题材的纪录片纪录片中的人文信息及美食信息和国际化的融合不够,过于本土化的信息可能因为文化贴现致使国外观众不能体会到我国纪录片中展示的中国文化

(三)团队专业度有待提高。

相比前两季《舌尖上的中国3》确实有所创新,《舌尖上的中国3》在播出后并没有像前两季一样形成舌尖效应,相反第三季却走上了风口浪尖,有人认为过分强调食物背后的故事,有人归结为刻意制作纯朴民风,有人认为出现过多常识性错误。根据部分网友的收集就能找到不少:钵钵鸡和麻辣烫被混淆;片中所说起源于乐山的凉糕实际上出现在宜宾双河葡萄井;西安回民街形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而非唐朝时期;山盆羊肉是渭南名吃又被归为回坊的等。这些常识性的错误是让《舌尖上的中国3》引人吐槽的主要原因。制作方面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拍摄设备来呈现美食的画面,但是常识部分的专业性仍需提高。

四、《舌尖上的中国3》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建议。

(一)经营策略:品牌化与市场化。

在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给我国跨文化记录片的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跨文化纪录片需要把握当下走市场化和品牌化的发展道路。众所周知日本纪录片风格是沉稳大气、法国纪录片追求人性与自然间的浪漫诗意,以追问人性和人权为特点、美国纪录片重视纪实娱乐与社会参与,而我国纪录片没有自己鲜明的标签。《舌尖上的中国》要形成品牌,我们需要向国外的优秀作品学习,借鉴生产与经营经验,丰富传播途径,要在制作上精益苛刻,加强衍生产品、配套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以期达到《舌尖上的中国》效应。

(二)内容策略:国际化与本土化。

实现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要用国际的表达方式,呈现本土化的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的内容,才能既能让观众理解和接受,又具有吸引力。食物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美食题材作为纪录片创作的内容,是全球人类共同关注的主题,在跨文化传播中如何将本土的美食利用国际的表达方式与观众达到共鸣是《舌尖上的中国3》努力方向。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和传者传达的内容具有近似的理解,达成“共性”是文化传播得以实现的必备元素。具有商品属性的纪录片在形式方面必须是新颖独特;在表述方式层面,需要用国际眼光阐述民族内容,在翻译和拍摄角度上注意用国际化方式讲述东方故事,避免因文化贴现造成中国文化的曲解。

(三)叙事策略:专业性与受众观。

舌尖上的中国3》总导演称第三季不仅诠释中国美食和人,也尝试去理解其所根植的文化沃土与时代的流转。跨文化纪录片叙事,最根本的是要树立受众的观念,以专业的方式抓住观众的心,吸引观众的观影欲望和兴趣为前提。同时通过故事化、细节化的表现是记录的内容更生动、更有趣,通过交叉叙事、转换叙述主客体、设置铺垫、悬念等具体方式,控制影片的节奏,保证在故事和主题完整呈现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还要在保证信息量丰富的前提下,确保观众不会产生审美和视觉的疲劳。如今受众越来越挑剔,多与网友互动、多与专业人士交流、用专业性去完善画面与美食,是更好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编.舌尖上的中国[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2]徐明华.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文献综述[J].新闻爱好者,2012(09上).

[3]张丽文.促进国产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06).

[4]肖希茜.中国纪录片对外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J].新闻世界,2012(12).

[5]翟星.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研究——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2013.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