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

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建设和可持续研究》是中国工程院向国务院提供的一个咨询项目,于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后启动。

中国工程院组织了有关学科的35位院士、近300位院外专家和西北6省、自治区的130多位有关领导、专家参加,组成了项目综合组和9个课题组。

一年多来,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组织大量人员进行了多层次的现场考察,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项目综合报告。

一、西北地区的现状和问题  (一)自然环境格局。

本项目研究范围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6省、自治区范围内的内陆河流域(包括新疆的国际河流)和黄河流域,报告中统称为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土地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根据自然环境的不同,可划分为三大片:贺兰山以西的内陆干旱区(简称内陆干旱区);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草原区(简称半干旱草原区);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黄河流域(简称黄河流域区)。

(二)的现状和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有巨大发展,从总体上说,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初步基础。

当前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二是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三)水资源概况。

1.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西北地区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635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总量的5.84。

2.人均水资源量。

2000年西北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781立方米,为全国当年人均水资源量的80.5。

其中:宁夏黄河流域217立方米,陕西渭河流域326立方米,青海湟水河流域618立方米,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761立方米,均大大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成为严重缺水的地区。

3.用水量和耗水量。

2000年全区总用水量817亿立方米,其中用水占89.3。

扣除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回归水量后,2000年全区净耗水总量547亿立方米,耗水率(耗水量与用水量之比)为62.8。

4.用水效率。

虽然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但却存在着人均用水量高、农田灌溉用水定额高、单位GDP用水量高的问题。

农田平均每亩实灌定额617立方米,比全国平均高40;万元GDP用水1736立方米,比全国平均高1.85倍。

5.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用水量水资源总量之比)。

目前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平均为20,西北地区为53.3。

其中甘肃的河西走廊各河、新疆的塔里木河和天山北坡各河都超过70,有的甚至超过100。

(四)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土地荒漠化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在长期演变中出现种种问题,如干旱缺水、河湖干涸、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等。

研究认为,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综合表现为土地荒漠化

1.土地荒漠化的界定。

《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公布的数据表明,199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7.4万平方公里,其中在本项目研究范围的约218.3万平方公里。

研究认为,为了有针对性地实际工作,应着重研究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有耕地、草地、林地退化的情况。

西北地区,应主要研究在干旱化的气候背景条件下,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两种原因引起而又有条件治理的荒漠化土地,据此粗略估计,本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在60万平方公里左右。

2.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引起的土地荒漠化

(1)在内陆干旱区,由于河流上中游用水过多,造成下游河湖干涸,荒漠扩大。

(2)在沙漠边缘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植被枯萎,造成土地沙化。

(3)在大中型灌区,由于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3.由于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引起的土地荒漠化

(1)草原牧区由于严重超载过牧,造成大面积退化甚至沙化。

(2)在农牧交错区,由于滥垦、滥牧、滥樵、滥采,造成大面积土地退化甚至沙化。

(3)在农区,由于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造成一些地方的土地退化甚至沙化。

(4)在有些山区,由于滥伐滥垦,造成林地的退化

(5)在黄土高原区,由于边治理、边破坏,土壤侵蚀总面积仍有所增加。

4.土地荒漠化沙尘暴加重的重要原因。

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从自然规律的角度看,沙尘暴是不可能被消灭的。

但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了一些地方的地表覆盖,助长或促进了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

沙尘暴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我国沙尘暴高发区的下垫面除历史形成的因素外,都属于土地荒漠化的范围。

因此,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的扩大是我国近年来沙尘暴强度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立足于全面保护沙尘暴源地的生态环境,大力防治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不能寄希望于一些局部性的应急措施。

(五)城镇工矿区的生态环境危机——水环境污染

据2002年资料,西北地区污染情况可分为严重污染、中度污染和尚未明显污染3种类型。

严重污染地区和中度污染地区相加,其已占总人口的79.1,其中渭河流域已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区域之一。

内陆河流域没有排污入海的出路,黄河流域的排污不但危害当地,而且威胁黄河中下游的水环境安全。

二、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  (一)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人类占用了过多的自然资源。

20世纪以来,人口从大约1400万增至接近1亿人。

在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下。

为了供养不断增长的人口,不得不依靠破坏性地掠夺自然资源(包括污染自然资源),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方针的现实可行性。

生态环境的人口容量是相对的。

在生产力提高、资源消耗逐步减少的条件下,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可以扩大环境的人口容量。

西北地区的问题在于,在人口增加和经济规模增长的过程中,生产力水平没有相应提高,生产方式仍限于传统、粗放的外延型,特别是没有抓住水资源这个制约因素,相应地提高用水效率。

只要认真解决这个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在西北地区是现实可行的。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方针的主要内容。

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要统筹全局,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

二要坚决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

三要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相应地合理配置水资源

同时,还需实施适当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

三、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  (一)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背景。

西北地区的干旱化趋势和环境的格局,是在2000多万年前,由于青藏高原的逐步隆起而形成的。

西北地区,人类大规模改造自然的活动开始于2000多年前。

经过秦汉、隋唐和清代3个鼎盛时期,西北地区经济和得到长足的发展。

但在“屯垦戍边”和“移民实边”的政策下,大力推进农耕文化,使贺兰山以东自然条件适宜于牧业的草原、草地,发展成为今天农区、牧区和农牧交错区的格局。

在气候自然波动的背景下,不合理的农垦破坏了草原、草地的植被。

黄土高原在变牧区为农区的过程中,天然植被也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更加严峻。

在贺兰山以西的内陆河流域,一些地区在河流中游修建平原水库,基本控制了河流的径流,虽然发展了灌溉,但平原水库建成之日,往往就是下游断流之时。

在牧区生产发展中,片面追求牧畜头数的增长,使草原超载退化

在传统的农牧交错区和牧区,进一步大规模地开荒种地,使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

(二)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和基本目标。

1.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生态环境建设的含义很广泛,可理解为一切旨在保护、恢复和。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