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doc】 亡羊补牢

小学语文第六册13课 寓言二则。

第一部分:设计意图:

学生活起来。

现代教育教学,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智力,陶冶情操主要都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在语文方面,课堂教学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学生素质的提高。我觉得:学生活不起来课都应该不算成功的课,因此,要从活字入手,让学生在欢愉的心境中主动学习。使学生爱上语文课。

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是满堂灌,随着以后素质教育号角的吹响,不少教师思想有了转变,课堂教教学普遍采用了启发式教学,但是有绝多大数的教师只是采用所谓的教师学生答的启发式教学,近几年尤其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现在我在这里暂不对教师学生答的启发式教学做太多的褒贬,我想:与其教师学生答,不如让学生教师答或学生学生答,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兴趣教学强调教师教学中组织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主动投入,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猎取新知,能表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发展,因此在课堂里尽量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表现,帮助他们去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组织学生课文中找问题是一个绝好的办法。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也好,找(提)问题总比回答问题要简单容易得多,一个差生在课文里找出一个问题考大家的时候,沉默许久没人答上,我会习惯地高兴地说:你真厉害,你的问题竟难倒了全班同学!现在连老师答不上来,我想还是让我们一道去找答案吧。包括那位差生在内,全班同学都在老师的煽动下,深入学习;当一个优生提出一个问题,让一个差生回答上来,那差生在表扬的掌声中又一次体会成功感。这样,不管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活起来,因为,他们想得到掌声,想得到成功的愉悦。

第二部分:教 案。

教学目标:1、认识本认识本课17个生字,学会15其中个字。能正确读写本课有关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不可急于求成;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不可急于求成;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

教学准备:1、收集古代的寓言故事;。

2、制作动画课件或搜集两则寓言的动画片。

教学课时:二课时。

揠苗助长。

(第一课时简介)。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7个生字,学会15其中个字。能正确读写本课有关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做。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过程简介:

一、揭示课题,启发导入。

(理解寓言和其他课文最大的不同之处)。

二、讲读《揠苗助长》。

1、学习生字,读题解题。

2、初读课文,自学所有生字词。

3、再读课文,理解文章层次。

4、深入阅读,了解寓言

5、观看相关课件或动画片。

6、学习这则寓言,你有什么想法?

三、指导书写生字。

四、小结。

五、作业。

六、课后延伸: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亡羊补牢

(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1、讲读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体会其中寓意:懂得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部分。

1、上一课讲了《揠苗助长》,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2、《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你懂得一个什么道理?

二、引入部分。

引入语:这节课我们学习另外一则寓言亡羊补牢》,(出示课题)老师跟你们一样在课前认真预习了这篇寓言,大概知道这寓言讲的是什么内容,但是老师遇到了一个总想不通的问题:这个养羊人(示意学生看P61插图),他究竟是一个聪明人,还是一个糊涂人?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认真学习《亡羊补牢》这篇寓言,帮老师解决这个别问题。

三、讲读悟理部分。

1、听课文录音,初步了解寓言故事内容(幻灯出示本课第一个问题:寓言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结果怎样?)目的:培养学生把一段话说清楚。

2、看学生表演的哑剧《亡羊补牢》。

(过渡:听了课文录音,又看了哑剧,可能还有同学们还有不懂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找找寓言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我们一道解决。)。

3、自学课文,通过出问题考大家的自学活动共同解难释疑。(分两部分:⑴丢第一只羊; ⑵丢第二只羊)。

第一部分:估计学生所提的总是如下:

字词方面:1.从前是什么意思或它的近义词是什么?(以前)。

2.羊圈(jun)另外一个读音组词。

3.窟;窿(尤其注意除部首外有几画)。

4.街坊是什么意思?(邻居)。

5.与叼最相似的字哪个?(叨)。

内容理解方面:1.羊为什么会被叼走?

2.街坊是怎样劝他的?

3.养羊人怎样回答的?

4.他的回答对吗?(注意:这个问题不必多讲,留下悬念后面解决)。

老师引导疏通板书:

亡 第一次 少了一只

羊 不修。

第二部分: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

字词方面:1.后悔是什么意思?

2.劝告意思或近义词?

3.从此是什么意思?你能想出一个和此最相似的形近字?

4.从此造句。

内容理解方面:1.羊为什么又少了一只

2.少了第二只羊后养羊人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3.到回第一部分的那个问题(第4小题)。

接:他对街坊的回答对吗?(展开讨论)。

老师引导疏通,让学生懂得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帮助学生悟出亡羊补牢的道理: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师生齐归纳,并板书)(见下页)。

板书:

亡 第一次 少了一只做 要。

不修错 及。

羊 第二次 又少了一只羊了 时。

后悔事 纠。

补, 正。

现在修还不晚 从此没丢过 !

牢。

4、快板(加深印象)。

亡羊补牢

一。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一大早,想着去放羊,

走到羊圈外,顿时傻了眼,

一二三四五六七,发现少了羊一只

(诶,哪去了)(动作:东看西瞧)。

料想狼从窟窿进,把羊偷偷叼了去。

街坊闻讯来,赶来奉劝他:

赶快点,修一修,那窟窿,堵了它,以后狼来不用怕。

二。

到了第二天早上,跑到羊圈又一看,

一二三四五六七,怎么又少羊一只

(诶,哪去了)(动作:东看西瞧)。

对了,对了,一定又是那个大窟窿,把羊叼走又一只

(唉,真后悔)。

早该听听街坊话,

早点修一修,不会再把羊儿丢。

三。

那个养羊人,现在才明白,

亡了羊,要补牢,

犯了错,要改过。

于是,赶紧动手堵窟窿,从此羊再没丢过!(重复一遍)。

5、到回老师上课前所提的问题:他是聪明人还是糊涂人?(学生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

(1)糊涂人因为他丢了一只羊又丢了一只,明知道被叼走第一只羊是因为那个破窟窿,他没有去修,真糊涂!

(2)聪明人虽然丢了两只羊,但毕竟他知错了,还能及时改正,羊再没丢过,他知道亡羊补牢的道理,他应该是聪明人!

教师引导:1 我谈谈我的看法:甭管他是糊涂人还是聪明人,总之,他的亡羊补牢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你们同意我的意见吗?(学生一定齐声回答:对,同意。)。

四、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请你举举例子。(正面:亡羊补牢 反面:亡羊不补)。

五、教师再次简短小结。

六、课外作业。

1.背诵《亡羊补牢》并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小练笔:请你用自己的简短的一段话写写《亡羊补牢》这个故事

3.准备开一个故事会,把你们收集的寓言故事讲给大家听。

七、板书设计:

亡 第一次 少了一只做 要。

不修错 及。

羊 第二次 又少了一只羊了 时。

后悔事 纠。

补, 正。

现在修还不晚 从此没丢过 !

牢。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