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壮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的建构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壮语是广西大多数壮族儿童的母语,民族文化是壮族教育的重要根基。长期以来,广西民族地区教育质量之所以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民族文化教育的关照。本文基于壮汉双语教育模式创新的实践,提出了建构壮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的设想,为学校教育中传承壮族文化提供学理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壮族民族文化课程壮汉双语教育模式。

【作者】韦兰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民族教育处处长、壮文推行办公室主任。南宁,530021。

【中图分类号】G7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5)02—0165—007。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THNIC CULTURAL COURESES。

IN ZHUANG REGION: Reflection on Innovation of the。

Zhuang—Chinese Bilingual Educational Model。

Wei Lanming。

Abstract: The Zhuang language is the mother tongue for most Zhuang children in Guangxi, and ethnic culture is a crucial foundation for Zhuang education The reason why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minority areas of Guangxi is poor for a long time is the absence of ethnic cultural education to a great extent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Zhuang—Chinese bilingual educational model, the paper proposes an assumption to construct ethnic cultural courses in Zhuang region so as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evidence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inheritance of Zhuang culture in school education。

Key Words: Zhuang nationality; ethnic cultural courses; Zhuang—Chinese bilingual educational model。

一、广西民族教育质量的现实困境。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以壮族为自治主体的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占30%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县有64个县(市、区),主要分布在桂中和桂西北。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县与全国全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教育指标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广西平均水平。2013年,64个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863%(广西90%,全国923%),分别低于全区37、全国6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9%(广西78%,全国86%),分别低于全区9、全国17个百分点。这些差距反映出广西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较低,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突出的质量问题,民族教育特殊性还需要加大力度研究,民族差异性和特殊需求也应得到科学合理的解决。

表1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在校生占学生比重(%)。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一、义务教育3691.小学349353357361366376 2.初中359356350347347352二、高中阶段教育34343321.普通高中3643703743683683712.中等职业学校318313294314328293三、高等教育3453093113243153021.普通高校3333113153173152952.研究生1461521421431431703.成人高等教育408319318347337336注:数据来源于广西教育事业统计资料。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广西少数民族19575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3794%。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水平角度看,少数民族在校学生学生比重应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比重大致相当,但是,从表1数据看,少数民族在校生占各层次学生的比重均低于全区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再次印证了少数民族教育水平较低的事实。表1数据还有一项规律性的变化:越往高一级层次学段,少数民族在校学生所占比例越低,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差距越大。如2013年:初中生低于小学生24个百分点、高中(含中职)生低于初中生2个百分点、普通高校大学生低高中生37个百分点、研究生低于普通高校大学生125个百分点;小学、初中、高中、普通高校、研究生的少数民族在校生比例低于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034、274、474、844、2094个百分点。显而易见,在小学阶段,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比较高,在校生占的比重与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例大致相当,一到初中阶段,少数民族在校生比重下降非常明显,说明少数民族学生辍学率高、流失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实行“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和发放生活补助)政策以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已不再是主要原因,而其他原因则是多方面的,有学校管理水平低、教育观念落后、师资薄弱等,但更深层次原因是少数民族学生具有民族性特点,有语言、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但这些特点和差异在学校教育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解决。“汉族学生的家庭环境与学校的环境有很大的相似性,而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相距甚远。因此,汉族学生能利用自己的经验与习惯学习新知识,用心理学术语说,就是能获得知识的正迁移;而少数民族学生则较少能利用自己的经验和习惯获得学校的知识,甚至他先前的知识和经验对在学校学习新知识有一种干扰作用,即为负迁移。”[1]5“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生活、民族文化相脱离”,“课程内容忽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特有文化背景及由此带来的差异,影响了学生发展。”[2]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缺乏对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文化背景的关照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业质量差的根本原因。民族地区中小学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重视国家课程和普适性知识的传授,忽视少数民族学生语言文化的适切性和民族文化、“地方性知识”的传承,由此造成了少数民族学生难以适应学校教学内容,学业质量相对较低的现实困境。

要增强广西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逐步提高其学业成绩,使少数民族学生能真正“学得好”“用得上”,从根本上说是要在学校课程中实施民族文化教育。如何将民族文化教育纳入广西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其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进而提高其学业质量,是少数民族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基于广西壮汉双语教育模式的创新实践,提出了建构壮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体系的设想。

二、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的特点和问题。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最具特质的一种教育形式。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除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目的语(通用语言)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外,还特别具有民族文化教育的特色功能——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双语教学模式少数民族学校实施双语教育教学形式,其模式的构建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族文化教育的呈现方式和现实效果。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广西壮族地区的部分中小学系统地开展壮汉双语教育,1990年以后创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壮汉双语教育同步教学模式”,在民族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壮汉双语教育同步教学”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

(一)壮汉双语教育同步教学模式”的特点。

民族教育研究198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始在武鸣、德保两县开展壮文进小学试点。1984年扩大到45个壮族聚居县(市)中小学。从1981年到1989年,广西壮文教学工作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管,采用的是以壮语文为主的双语教学模式。其要点是低年级学习壮文,开壮文课程,三、四年级开始学习汉语文,开国家课程。由于国家课程开设较晚,教学难以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致使小学高年级壮文学生的汉语课程学习成绩上不去,家长、学校反对意见较大。在这种背景下,1990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下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自治区壮文指导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纪要的通知》提出:“当前壮文工作,仍处于试点阶段。要以壮文进小学为重点,逐步实现壮文进小学‘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的办学方针。壮文初中只开设必修课,壮文高中暂不推行。”并决定从1990年起,壮文进校工作从区语委转交区教委管理。

从1991年起,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在武鸣、德保、横县等24个县(市、区)的126所壮汉双语实验小学(含教学点)推广应用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实验。其特点是:

1遵循教育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其中“以壮为主”是前提、基础;“壮汉结合,以壮促汉”是方法、手段;“壮汉兼通”是目标。“以壮为主”主要体现在学期预备班以壮语、壮文为主,一般不使用汉语教学;在小学阶段坚持“先壮后汉,以壮促汉”的教学原则,在课程安排顺序上先上壮文课,后上汉文课。由此可见,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教学思路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和借助母语学习第二语言的语言学习规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2双语同步”特点鲜明。包括:(1)教材同步。一种教材壮汉两种文字版本,课程教学内容同步。(2)教师同步。由一位教师同时上壮汉双语课。(3)课时安排同步。第一节课用壮语教学,第二节课用汉语教学。(4)学生同步学习壮汉双语文。

3壮汉双语课程有机结合。将小学汉语文教材翻译成壮文教材,使用壮文教学国家课程内容,使国家课程(汉文课)和地方课程壮文课)有机结合。

4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方面有一定优势。同步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母语优势对壮族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可以有效开发其智力、培养潜能;“壮汉结合,以壮促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利于借助壮语文教学功能帮助壮族学生从壮语文向国家通用语文过渡,从而提高其以汉语文为工具的各科学习成绩。

(二)壮汉双语教育同步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多年的实践表明,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在实施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民族语文教育民族文化教育脱节。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民族语言文字与本民族文化密不可分。因此,语言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教育。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看,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存在壮语文教育壮族文化教育脱节的问题。壮汉双语同步教学使用的教材是同一课程内容的壮汉两种版本教材,教学内容完全是一样的。因此,壮汉同步教学实质上是以壮语讲授汉语和汉文化,或者说是以壮文为工具传播中华民族主流文化,使学生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了解。

2对壮汉双语师资要求高。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要求双语教师必须精通壮汉两种语言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师资条件要求较高。目前,广西壮汉双语教师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双语师资培养和培训难度大等问题。

3壮汉双语教学缺乏有效衔接。壮汉双语教学只在部分壮族小学及学前班开展,少数农村初中开设有壮文必修课,高中不开设壮文课。壮汉双语教学在学前班、小学、初中、高中缺乏有效衔接和可持续性。

在以上三个问题中,第一点是最突出的。

三、壮汉双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机遇。

学校是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学活动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民族文化传承只有进入学校正规的教学课程中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传承、保护和教育工作,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法规,为壮汉双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

(一)国家宏观的教育政策背景。

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拉开了我国中小学实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帷幕,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实行课程的分级管理,确立了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提出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并明确指出“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进入学校课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