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子 清华学子的成功路

坐在我面前的白宁,妙语连珠、意气风发。

这位看上去温文尔雅而又热情洋溢的青年,在十五年时间里,创造了一个平凡留学生海外成功创业经商、报效祖国的奇迹。

他从一个怀揣600美元只身来到加拿大留学生到拥有咨询、教育、旅游、新闻报业集团公司及餐饮连锁集团公司的成功企业家,其成就被收入世界权威名人录《WHO’S WHO》。

历数白宁业绩清单      现年39岁的白宁,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出国深造,考入加拿大西蒙佛莱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

1994年获得工商管理博士学位后,即注册成立了加拿大海外服务中心,从事赴加投资考察、经商、定居、学习等方面的咨询业务;并同时在中国成立了25个机构,服务网络覆盖大陆各大城市。

1997年3月,白宁成功收购了加拿大天鹅国际旅行社; 随着北美地区华人移民和留学生的日渐增多,白宁创办了本地第一份中文周报《神州时报》。

1998年,经过对温哥华教育市场的认真分析后,白宁成立了派特森学院,从1999年25名学生已扩展到目前的500名,学生可在加拿大同步完成美国大学的学分,获得MBA学位。

2001年,白宁创办了派特森教育集团,致力于中国与北美之间的教育合作交流。

2002年,白宁创立的安徽新华派特森学院是安徽省级政府批准的第一家中外合作的高等教育机构。

2003年加拿大NOVA SCOITA省教育部授权派特森教育集团在中国地区进行合作办学,同步完成中国和加拿大的高中课程,获取文凭并可直接入读加拿大院校继续深造。

2002年,白宁成为加拿大名品BLENZ COFFEE百怡咖啡中国地区的总代理,至今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开设7家咖啡店,“百怡”以其灵活的加盟方式和独具特色的连锁运营管理模式拓展中国咖啡市场。

2003年,白宁2003年5月成功引入了国际著名英语培训体系English Discoveries,这是一个被比尔・盖茨誉为“经典之作”的自然母语教学体系,相继在北京、广州成立的派特森国际英语培训中心,迅速地占领了当地的教育市场,为国内英语教育领域注入一股清新的空气。

放弃舒适的“枷锁”      1986年,白宁硕士毕业,被分配到建设银行总行。

根据规定,新员工都要下放到支行实习一年。

于是带着简单的行李,白宁离开了清华,奔赴房山支行。

“后来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是分到总行,没有下放,如果有很多工作压着我,我可能绝对不会想到出国。

”分析当年有出国的念头,白宁笑称主要是工作太清闲了。

“本来在我去房山支行以前,根本没有出国这个念头,只是到了房山之后,实习没有太多工作,时间非常充裕,对于我这样习惯了忙碌的人来讲,每天都是煎熬。

”不愿浪费时间,总想着能够多做一些事情,这是白宁的口头禅。

再次学习、考托福、拿奖学金、到国外看看,强烈的求知欲和想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冲击着那颗年轻的心,不甘寂寞的白宁就这样闯了出去。

“其实也挺懵懂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不知道可能会面临什么困难,但是多年的刻苦学习经历和自我磨练心得造就了内心的自信,我想到了困难,但同时想到了应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什么大不了的。

”   白宁补充道:“自己当时刚从学校里出来,只是一穷二白的学生,这份工作固然条件相对优越,但对于年轻人来讲,舒适往往带来懒惰,所以放弃这份工作失去的也许只是枷锁。

”   赴加的行李很简单:600美元,爱读的书和新添置的几件耐磨衬衫。

自信的人往往在事前做好最坏的准备:因为当时的奖学金只是给第一年的,以后会不会有不确定。

为了读完博士,白宁做了去码头扛包的准备。

端盘子不是必经之道      初到海外的留学生一般会选择边学习边打工的生活,一方面是为了补贴生活费,同时可以在实践中学习语言和当地风俗,尽快融入当地生活。

白宁不,他雄心勃勃地给自己定下目标:边留学边创业,把每一分钟分成60秒来用,在最短时间内解决经济困难,并创立自己的事业。

做事业,需要资本和人力。

当时白宁唯一的资本是刚到手的1.5万加币奖学金,还得除开学费;人力,只有自己,年轻、身体好、充满热情都是优势,最主要的是白宁清华读研究生时已经初尝了“下海”的滋味,骑辆破单车到五道口批发洗衣粉、磁带、贺年卡等小玩意,午饭的时候在清华食堂立个木牌:小商品出售。

引来不少闲言碎语,七尺男儿,堂堂学生干部,居然摆地摊!但白宁心中自有一把算盘:不会永远摆地摊,仍旧乐呵呵地当他的小老板。

那一年,他挣了近1万元。

可是创业做什么呢?   白宁开始留意报纸广告,寻找创业的机会。

半年后,他被一则小广告打动:香港同学举办舞会,门票20加币

“然后我就买了一张门票,去看看这个活动社是什么样子,好家伙!足足有四五百人!我当时一算,光门票收入就有9000多加币

而且这里仅仅有香港同学,要是加上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裔同学……”在向酒店管理人员咨询了一下各方面的费用情况,如场地、音响后,他确信起码能赚到四五千加币创业的第一步就从这里迈出了。

虽然这次创业历尽艰辛,而且最后失败了,两个月白跑了,奖学金全没了,信箱里还塞着各种催缴的帐单。

没有时间悲伤,白宁理智地总结了失败的原因,立刻斗志昂扬地投入下一轮长跑。

这之后,白宁为当地律师事务所打工,参与接待中国政府商务代表团在加的参观学习……短短两年,他摆脱了生活的窘迫,并接触到不同阶层的人士,与温哥华政界、商界建立了广泛联系,真正创业的机会就要来临了。

“其实我不是没想过去端盘子,主要是觉得这样的积累太慢,所以我选择高起点,当然相应的是我要面临高风险。

”      创业的第一步一定要漂亮      “第一次创业的失败给了我教训:做生意,得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做,比如我对人热情真诚,又了解加拿大的环境和中国的情况,因此经常有人向我打听关于留学、投资经商、探亲办证等事情。

当这种求助越来越多时,我感到:这种需求必然潜藏着巨大的市场。

”   1994年10月,白宁在温哥华注册成立第一家公司――加拿大海外服务中心,专门从事赴加拿大投资、考察、定居和学习等方面的咨询工作。

此时白宁手上的启动资金不过两万加币,但办公室却选在非常昂贵的海洋大厦,月租金3000加币,加上其他开销,如果没有进帐,公司只能支撑3个月。

“我追求最好!就像当初非清华不读的执着。

再说,选择一个高起点创业成功就是迈出了第一步。

美梦成真,2万加币算什么?失败了大可再重来,但创业的第一步,一定要漂亮。

”      永远在路上      对于白宁来讲,无论是当年考取清华大学,抑或是今日的商业成就,这些普通人眼中的成功标志,都仅是成功人生的闪亮瞬间,真正的成功是由信念而支撑的“永远在路上”的状态。

为此,2004年,白宁确定了继续发展中加经贸,教育文化等业务,并进一步拓展国内发展的准确方向,他将百怡咖啡连锁、派特森自然母语英语学习体系以及白宁个人成功全国大型巡回演讲这三个领域确立为当前发展方向。

作为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发展的典型代表,白宁无疑是成功的。

今年4月,白宁的新书《你也能成功――清华学子白宁的现代传奇》问世,在该书的新闻发布会上,竟然引发了一场关于成功学的争论。

其氛围之激烈,被央视名嘴崔永元幽默地称,感觉有点像是在国际大专辩论会的现场。

在我看来,白宁成功的真谛就在于他积极的人生态度,敏锐的商业嗅觉以及永不言败的精神气质。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