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桩法】 太极桩治病的核心

人身是一个太极,也是一个宇宙的整体。

老子《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张三丰祖师根据老子的本体说法为创拳的基础,并运用道法自然,顺乎自然规律的哲学思想,在太极拳之中始终贯穿道法自然的法则。

太极桩就是根据太极拳运动遵循自然界的规律采宇宙之灵气,聚万物之精华,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身心兼修。

明代养生专著《寿世保元》说:“善养生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养内者以活脏腑,调顺血脉。

使人一身流行冲和,百病不作。

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

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浊脏腑,精神虚矣,安能太和。

”人生之存在于精充气足神全。

人要祛病在于养内修身扶正祛邪。

太极桩法的修炼是培养精气神的法宝。

它能使人疏通经络,调合气血,祛邪扶正,补充内气,护养真气,平衡阴阳,培强自身的生命力,延缓衰老。

太极桩法就是通过长期的锻炼,使人和合于天地阴阳之中,运用吐纳之法,呼吸天地精气,独立守神,使神气形浑然一体。

循序渐进,天长地久,就会自然形成意念力,从而改造身心,合乎阴阳顺乎五行,生机出现神奇的变化,去旧生新,通疏经络,周天运行达到体魄强健养生之目的。

但桩功形成之后,可以通过肢体的伸展转形,动意动神动气,内劲自然增长。

然后再运用太极云手九宫七星步法,在活步之中变化发挥散手,可达意到力到,产生自然敏感反应,在搭手中巧妙地借敌之力进行攻击与防守。

太极桩法的要领   两脚分开比肩略宽,马步屈膝站立;两手左右分开,两臂高度略低于两肩,手指松沉向两侧平指;意守丹田;头正虚灵顶颈,下颏微收,舌舐上腭,目平视或垂帘。

具体应做到以下五点:   1、似坐非坐;2、似抱非抱;3、似靠非靠;4、似笑非笑;5、似尿非尿。

以上五点的动作非圆即弧,要松、柔、活、静、自然

其意在于追求自然,返朴归真,体现道家的天人合一之旨。

修炼之中主要的是保持身松、骨松、意念松、视野松。

配合上列松法要做到三调

一、调息:息调心自安,意念要吐纳,把呼吸调整到深匀细长的程度,息息归根。

根就是肚脐周围,要吸不过喉,呼不过腹,这才有益心肺,有益法功。

二、调心:精神要高度入静放松,以静神明,则凝神于丹田。

气敛形定,排除一切杂念,才能进入恬淡虚无的精神境界。

三、调形:形是修炼的根本或基础。

形正则气顺,气顺则神宁,身体才能松弛。

精神舒畅,形走则真气萌动,促进经络的畅通。

此功法随和天象,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这一年中的阴阳二至对照人身缩短于一日,每天早晚也有二至阴阳消长,真气盛衰之时,所以练功时要分为四段。

早晨旭日东升时阳光温暖,人体形神意气旺盛,为生气。

此时为少阳,炼肝。

中午烈日当头,气温升高,此时万物生长旺盛,也是人体真气消退之时,为老阳,炼心。

下午为人体真气消退之时,此时为少阳,炼肺,以收气为主。

深夜气候变寒,为子时,人体肌肤紧缩,此时为老阴,炼肾,以藏气为主。

练习桩功时面对太阳或月光。

阳光补阳,月光滋阴。

也可面对树木花草,可使人心情与呼吸舒畅,起到强壮生化的功效。

歌云:   道自虚无法自真,太极一气神体轻。

养生者静谨守,精气神合修身心

日月坠追晓星临,天地合育生灵根。

静养灵根气养神,练功修道见天真。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