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阿里 女儿 突尼斯 [本.阿里,突尼斯政治强人黯然离去]

本・阿里大概做梦也想不到,他对突尼斯近四分之一世纪的统治,会以如此猝然的方式结束。

1月14日,在宣布解散政府、提前大选仍未能平息民众抗议之后,这位强人总统连夜飞往沙特阿拉伯,匆忙逃离这个他自以为实行了德政的国家。

那么,这个北非繁荣的国家,为什么会这样赶跑一个曾给它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的总统呢?      军人出身创造经济奇迹      突尼斯地处地中海南岸,是北非最大的橄榄油生产国。

前世的迦太基、罗马文明遗迹尚存,今天的阿拉伯风情气息鲜活。

尽管95%的居民为阿拉伯人,但这个长期被法国殖民的国家相对开放。

1881年突尼斯法国占领,正式沦为法国的保护国。

二战中突尼斯被纳粹德国占领,是非洲的一个重要战场。

1943年,德军被赶出突尼斯法国却毁约恢复殖民统治。

直至1956年,突尼斯才正式独立。

本・阿里1936年出生于突尼斯第三大城市苏塞市郊的一户平民家庭。

上中学时,他曾参加反殖民运动,并因此被学校开除、入狱。

念完中学后,他开始了军旅生涯:先后进入法国圣・西尔军校、夏龙—马恩河炮兵学院、美国情报与安全高等学院、美国野战与防空炮兵学校等院校进修。

1964年,他成为突参谋部的一名参谋。

服役期间,本・阿里设立了军事安全局并担任局长,1977年被任命为国家安全局总局局长。

1980年起,他还当过4年驻波兰大使,后担任内政部负责国家安全的国务秘书,进入内阁。

由于处理对当时政权的威胁有功,1986年4月他晋升内政部长,直至1987年被任命为总理。

1980年代的经济困难,让本・阿里看到了夺权良机:1986年,外汇储备只敷20天进口之用;1987年通胀达10%,外债占GDP46%,经济面临崩溃,且伊斯兰极端分子势力猖狂。

总理兼内政部长本・阿里认定,年迈多病的总统布尔吉巴已不能履行职权,遂发动了一场不流血政变将其推翻,自己取而代之,他当时打的口号也是变革,并承诺要给百姓带来“真正的民主和不断进步的政治生活”。

上台之后,本・阿里开展了复兴经济的调整计划,改革金融和税收制度,吸引外资,整顿国营企业,实行经济自由化,同时大力投资教育。

由于实行积极的对外开放,向跨国公司提供优惠政策,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加,至2007年底,突尼斯累计吸引外资274.05亿第纳尔。

1990年该国加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成员国之一。

2008年,突尼斯成为第一个与欧盟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北非国家。

1987到2007年,突尼斯GDP翻了6番,年均增长率达到4.5%。

这个人口仅1000万出头的小国,国民基本摆脱了贫困和文盲,中产阶级已占全国人口的85%,这在阿尔及利亚等邻国几乎不可想象。

本・阿里政府还努力推进妇女权益,改革教育和医疗,6至16岁少年儿童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外,全国推行免费医疗,社会保障覆盖率达93.3%。

稳定的政府和教育,说法语的人口,与欧洲的接近,以及低成本、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使突尼斯被欧美视为一个完美基地。

法国汽车制造商标致将客户服务中心从里昂搬到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内,有规划良好的欧式新区和办公区域,辉瑞、爱立信、西门子等跨国公司的招牌随处可见;在匹萨店、卡布奇诺吧和保龄球馆林立的大街上,竖着带游泳池和桑拿间的高档别墅广告,购物中心里挤满了购买欧洲进口食品和家具的突尼斯人。

本・阿里还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兼具沙漠、阳光和海滩,历史和人文资源丰富的突尼斯,也是欧洲的流行度假胜地,该国每年吸引的外国游客超过600万。

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突尼斯也是北非最开放的。

2007年该国第一热播电视节目,是模仿法国的选秀节目《明星学院・马格里布版》,参与的女子身穿紧身衣起舞。

2007年,世界银行和世界经济论坛将突尼斯评为非洲最有发展前景的国家,在阿拉伯世界中仅次于储油丰富的科威特和卡塔尔。

2009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又把该国评为“非洲最安全和稳定的国家”。

本・阿里似乎也很开明。

2000年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提高自己的水准适应经济全球化。

”他自称每晚花3个小时在网上,从欧美大学图书馆下载文档,发给部长们共享。

“如果我需要高级政府人员,会从我的数据库里寻找最合适的人选。

”   由于以上骄人成就,1994至2009年间,本・阿里每5年就连任一次总统

但是关于政治改革,虽然上台初期本・阿里曾推动了一段时间,但这在其巩固了权力后就戛然而止。

腐败是倒台的根源      本・阿里执政之初,承诺“将会发展真正的民主政治生活”,实际上却没有兑现。

1989年,他又宣称要进行选举法改革,但改革措施都是为了限制反对势力,防止它们结盟壮大。

1990年代,数千名伊斯兰主义者和其他反对派被投入监狱。

为实现终身执政,本・阿里两度发起“民主投票”,修改宪法关于总统任期上限的规定。

由于长达23年的政权垄断,缺乏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突尼斯沦为滋长腐败的沃土。

在维基泄密披露的美国外交电文中,本・阿里家族被称成“家族”,称他们是黑手党式的精英,将手伸向突尼斯经济每个行业的“每一盒饼干中”。

2009年6月的一份美国大使馆电文,描述了美国大使参与的本・阿里女婿马特里豪宅中一场晚宴:宅院中有“一个巨型游泳池,还有一个大约50米高的露台”、“古罗马工艺品随处可见,据东道主说这些全是真品,包括一个‘朝游泳池喷水的狮子头’”。

大使夫妇享用的这顿晚宴十分奢华,包括12道菜,和从法国圣特罗佩空运来的冻酸奶。

驸马豪宅中还养了一头宠物老虎,每天要吃四只鸡和上等牛肉。

本・阿里家族腐败丑闻,更多与他的第二任妻子莱拉・特拉贝尔西有关。

莱拉出身贫寒,几乎没受过正统教育,成为第一夫人之前是个理发师。

1992年嫁给总统后,她把自己塑造成阿拉伯世界最进步的女性政治人物,提倡女权、主持慈善基金,背后却巧取豪夺。

她被称作“阿拉伯世界的伊梅尔达・马科斯”。

莱拉有10个兄弟和姐妹,10多个侄子和外甥。

连本・阿里的兄弟姐妹如果不顺从莱拉,也会受到排挤。

在1990年代的私有化改革中,莱拉家族象征性地买下许多企业,再高价转手卖给工商界人士。

对吸引来的每一家外资企业,莱拉家族都要收取可观佣金,或者攫取一定股份。

这一家族还控制海关,谁要想进货都得贿赂他们。

莱拉家族遍布各大垄断行业,包括银行、民航、交通、媒体及零售业。

她哥哥拥有一家航空公司、几家饭店、两家广播电台和一家汽车组装厂。

为了掌控全国的经济命脉,莱拉还以联姻为手段,让甥侄们都同大老板的女儿联姻。

莱拉还勾结警察,谁胆敢和他们家族开的公司竞争,就让警察出面摆平。

莱拉的侄子伊梅德・特拉贝尔西是个房地产和流通业大亨,也是法国著名家居连锁店Conforama的重要合作伙伴,但他在邻居中臭名昭著。

“他不是个好邻居。

他养了一条很凶的狗,在高级别墅前溜达、吓走儿童和路人。

”“他开着奔驰在宁静的地段狂飙。

”“他会要求清真寺宣礼员在祷告时闭嘴,只因为他们搅扰了他早上的清梦……”邻居们评价说。

这位“国戚”不满足于购买奢侈品,对看中的东西他一定要弄到手。

2006年,他看上了一个法国商人价值300万美元的游艇,便与莱拉的另一侄儿从科西嘉一个码头把它偷到突尼斯

后来因为闹出外交事件,才不得不将游艇交还原主,但两人从未受惩罚,尽管国际刑警组织曾颁发通缉令。

关于莱拉的畅销书《迦太基女王》作者凯瑟琳・格雷西埃指出:“莱拉家族的所作所为,在政权倒台事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人们受够了他们,只是在等时机。

”但这并不仅仅是莱拉的问题,“本・阿里也纵容他们这么做”。

2008年的另一份电文称:“关于总统腐败的传言,连同不断加剧的通货膨胀,以及持续不断的失业,点燃了针对突政府的怒火,导致近来突西南部的抗议。

传言高层犯下了最严重的罪行,而且很可能继续执政,现有体系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   在本・阿里逃跑的同一天,伊梅德挨了刀子,并在医院死去。

“这是第一起对独裁者家族的报复事件。

法国电视一台评论道。

本・阿里出逃后不久,黎巴嫩电台以引用一首著名的突尼斯诗歌,作为对该消息报道的结束语:“人们需要生活,枷锁必须打破。

”      历程评述:   经济增长、社会繁荣不能代替一切,要听百姓的呼声,解决百姓的困难,处理好各类矛盾,当政者应该牢记孔子对鲁哀公说过的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普通百姓确实是最能忍受的一个群体,但兔子急了也会咬人的,结怨多了也会引起众怒的,到时候后悔一切都晚了。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