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货一族:游离子城镇边缘的“游牧民族”

有这样一种生意人,他们不固守店面,而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就像古代的游牧民族,不断地在循环往复的迁徙中,繁衍生息…… 下载论文网   出生在上个世纪40年代的蒋远明,在2000年以前跟普通的农民没有什么区别。

高小毕业后回家务农。

后来应征入伍;退伍后到重庆合川的华蓥煤矿当工人。

煤矿倒闭,继续回家当农民。

一边务农,一边当石匠,这样干了差不多30年。

不服老,半百之年闯江湖      蒋远明的女婿做了些零碎的小生意,足迹遍步四川和重庆,他从批发市场进些非常便宜的日常用品回来,加点利润就出售给当地的居民。

有的商品能赚一毛钱,而有的只赚几分钱。

生意虽小,但却一直很顺利,日积月累也攒了不少钱。

蒋远明便有了想法……   2000年,蒋远明都已经53岁了,他对老伴说,趁现在还能动弹,赚些钱来防老……女婿说,爸,我支持你,就做2毛钱小生意吧。

蒋远明老伴来到了成都。

他们身上只有几百块钱,花5块钱租了个三轮车,在成都的荷花池批发市场淘货。

因为是准备做小生意,所以选择的商品就要是既实用又便宜:针线、圆珠笔、发夹、小字本、小刀、转笔刀、皮圈……这些批发价格在1毛左右的小东西都成了蒋远明的“宝贝”。

他和老伴带着这些东西来到了紧邻成都的新都县,找到―个偏僻的空门面,花60块钱租下来,然后开始出去摆地摊。

他将小商品分类装在塑料盆里,以方便顾客选购。

他选的地方在农贸市场、小区等人流量大的地点。

有名的宝光寺,周末游玩的人比较多,那里便成了蒋远明周末的固定地点。

刚开始做的时候,蒋远明心里也没底。

2毛钱的东西,要多少人来买,才够一天的饭钱呀?但是几天下来,情况比他想象的要好,他也逐渐揣摩到了顾客的心理:2毛钱一件,便宜,懒得讲价,只要实用,多买几个又何妨。

就因为这样的心理,只买一样东西的顾客很少,一般少则5件(刚好1块钱),多则6、7元,有时候,找补2毛钱顾客也就不要了。

在新都的流动地摊做了一年,自然也吃了不少苦头,但是一年下来还是有了几千元的利润

从2角到5角再到1元      2001年,蒋远明的侄子在新津县开了家一元店(每件商品1元)。

蒋远明前去考察,觉得不错,于是和老伴到温江县开了家“5角”店,500元的门市租金,产品种类和2角的没有大的区别,只是个头变大了,质量更好了。

顾客觉得花5角钱,买到了其他地方要1元钱才能买到的东西。

一个月后,蒋远明老伴转战重庆,在老家附近的县、区开店。

在北碚时,一个大爷一次购买了200只寿碗。

原来,他的父亲百岁大寿,镇里面都送了1000元祝寿金,他要为父亲摆寿宴。

5角店在当天就销售4000多元。

2003年,蒋远明的1元店开业。

他又增加了塑料制品、餐具等,品种更加丰富,可选性和实用性大大增加。

廉价店好比展销会,附近的居民闻风而来,随风而去。

蒋远明的店也就不停地流动。

而老家那栋180多个平方的二层小楼,却闲置两年多了。

15元店惊心动魄      2007年1月lO日,蒋远明来到重庆主城的龙溪镇,看中了金龙路的一个空门面。

蒋远明发现沿街200米,有一家1元店,他决定避开竞争,开15元店,改走高端(15元在跑货这一行算是高端)路线。

蒋远明在产品选择上下足了功夫。

他和女婿从菜园坝小商品市场上万种商品中挑选了近20种:有不锈钢系列的锅、盆、旅游保温杯、衣架,有菜刀、菜板,还有电吹风、插线板、石英钟以及一些床上用品等等。

其中不锈钢系列的利润只有1块多钱,而吹风的利润有5块。

筹备了3天后,1月13号,蒋远明15元店开业。

他在店门口贴出了“样样15元”的海报。

样样15元、每样15元、15元一个、15元一样……音箱里也不断地、反复地、罗嗦地说着相同的话。

不锈钢系列果然很抢手,其中保温旅游杯出货很多,其他商品也卖出不少。

到了中午,一些商品脱销,存货也不多了(首次进了1万元的货),蒋远明下午紧急到菜园坝补货。

到了晚上一结算,7000多元的流水。

第2天中午,一个中年人开车来到了蒋远明的店门口,下车后打开了车子的后备箱。

旅游杯整件的拿,衣架、锅、盆不停往车上搬,共要了142件商品,2130元。

也不讲价,付了钱,开车就走。

14号的营业额差300元到1万。

此后每天的出货量逐渐下降,蒋远明解释说,这是因为附近的居民有需要的都已经购买了,再来的大多是流动路过的人购买。

蒋远明老伴又要准备清货起程了,他说,做跑货,“高端”市场也有利可图……      采访后记:      记者于2007年1月31日采访了蒋远明,这天他的15元店开业已经18天了。

他说做跑货,如果开业前4、5天把门面租金赚不起来的话,那就有可能亏;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不能太长,一个月最合适;做这行,淘货最重要,选择适合摆摊或者开店的商品,是成功的关键。

其实在各个城市都有小商品批发市场,很多商店的商品都是在批发市场进货,比如重庆的朝天门、成都的荷花池、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以及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义乌,那里的东西应有尽有;一元五件,和五元一件没有本质的区别,就是卖的一口价。

蒋远明说他开的店从来不“挂羊头卖狗肉”,一元店的招牌,决不卖5元、10元的商品;店面的选择也很有学问,那些待转中的门面是比较适合的,不需要太多的投入,实在找不到合适的门面,选择地摊也未尝不可……最后蒋远明用2句话,概括了他多年来做跑货的体会:十分利润饿死人,三分利润吃饱饭。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