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大学生创业

忘记我是谁 下载论文网      “创业,首先要忘记自己是谁。

创业指导专家陈缨老师说。

大学生一直被认为是天之骄子,张扬的个性容易产生眼高手低,因此在创业初期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

大学生往往会是两个极端,一部分大学生信心十足,自认为技术第一,项目是最好的,但这种高高在上的心态常会经不起挫折,事实上一个好的创意并不是创业的全部。

而一部分人却有着“我是学生,是弱者”的念头,不管什么事情都需要人来帮助。

其实在选择创业的那一瞬间,你就已经和所有的创业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别人不会因为你是学生而特别对待。

刚从学校毕业后,要先立足,后立业。

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其次才能谈到创业,要在立足中学会做一个独立的人。

那么,什么样的大学生合适创业呢?传统认为的“好小孩”其实不适合创业

陈缨毫不客气地说。

这种学生比较听话,从小易受家庭、老师的传统教育,而少有独当一面的机会,因此当他面对市场的时候经常无法适应。

而过于木讷、性格内向、自我封闭的人,不善与人打交道,同样不合适创业

创业者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理财能力、   动手能力和执行能力。

多走次“航道”      目前流行一种形式叫做“做项目”,许多大学生以为这就是创业,其实不然。

项目对于外界的依托力量很低,而创业则需要方方面面的资源。

陈缨建议那些想创业的在校学生,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工作开始。

首先是在学习期间从事一些相关的行业,多接触社会,千万不要与社会脱节。

另外也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再选择进行创业,在这期间学习如何管理企业,同时寻找机会。

选择项目上,可以先找自己熟悉的事情来做。

现在许多大学生意气用事,看哪个行业热门,或者单凭自己的兴趣就去做了,往往失败。

选择行业上除有一定的专业性外,还要有相关的资源,如人脉关系、资金等。

别用父母的钱      资金是创业者初创时期面临的最大问题。

大学生刚从校门走出,资金也成为他们最头痛的“瓶颈”。

一些大学生为了创业,伸手向父母寻求“支援”,少则数万,多则几十万。

而不少家长为了孩子的将来也慷慨解囊。

对于这种情况,陈缨说,我一般不主张向父母借钱。

父母的钱是父母的,不是你自己的。

一些学生父母的钱视为“中央银行”,来得非常容易,因此并不十分重视和珍惜。

他们感到创业失败是无所谓事情,反正不行可以继续借,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创业者要学会贷款做生意,用别人的钱容易形成谨小慎微的态度,而且也容易形成一定的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

自己的钱,许多人都想拼光了也无所谓,因此得不到足够重视。

借贷不是坏事情,要给自己有所压力。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