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邮政监管渎职案

警钟长鸣 毕业论文网   致一人死亡、九人中毒的“夺命快递”事件背后,隐藏着一起渎职窝案,被潍坊检察院指定青州市检察院立案侦查。

随后,四名被告人均被法院判决认定犯玩忽职守罪。

据悉,此案为全国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以来在邮政监管领域查办的首例渎职案件。

在“风筝都”山东潍坊胜利东街,该市邮政管理局庭院错落有致、环境整洁。

2015年初冬时节,组织进行案后回访的青州市检察院的检察官们重返此地,目睹这儿的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为备战快递行业的饕餮盛宴――“双十一”购物节,正进行一次全市快递业安全生产大检查。

可有谁能够想到,去年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地震”――该局分管邮递业务监督管理工作的副局长管国强,以及市场监管科副科长孔祥民,科员刘茂霖、刘静雯,由于那件导致一人死亡九人中毒的“夺命快递”事件,被潍坊检察院指定青州市检察院立案侦查,随后,四名被告人均被法院判决认定犯玩忽职守罪。

据悉,此案为全国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以来在邮政监管领域查办的首例渎职案件。

青州市检察院结合办案发现的快递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如加盟承包失范、资质手续缺失、野蛮分拣、收寄验视等问题,及时向潍坊邮政管理局发出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防控能力建设,全力做好快递业务监管工作的检察建议,引发良好的社会反响。

夺命快递   山东广饶化工三厂职工缪兴亮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温柔体贴的妻子燕子(化名)、聪明伶俐的女儿珊珊(化名),一家三口住在工厂职工宿舍楼里,其乐融融。

2013年11月24日晚,三人在家上网,珊珊看中了一双37码的“班妮宝贝”黑色高腰儿童皮鞋,缪兴亮点击购买并通过“支付宝”付了款。

29日上午,快递公司送货员给缪兴亮打电话,说他网购的鞋子到了。

老缪拿上鞋子回了家,打开包装,顿时一股难闻的怪味弥漫了整个客厅。

发现怪味是鞋面上沾着的机油状黏稠液体发出来的,他就用卫生纸把黏液擦掉,把鞋子晾到阳台上,接着就咳嗽起来。

这时,燕子回来了,把鞋子穿上试了试,顿觉头晕、恶心,赶紧脱下来,跑到垃圾桶旁呕吐。

老缪边说:“这鞋子不能要,退货!”边上网和卖家说明情况并要求退货,卖家同意。

接着,珊珊回来了,看见妈妈双手按住垃圾桶呕吐、爸爸拍着妈妈的背咳嗽,便问:“妈,这是怎么了?”燕子指着阳台说:“新鞋有味,不能穿!”她好奇地去阳台拿起鞋子看,燕子喊:“快放下!”珊珊放下鞋子就大声咳嗽起来。

缪兴亮头痛得坚持不住了,迅速开车去了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

医生问明情况后,让他找快递单看看能否发现有用信息,他回拨了送货员的电话,让他把快递单送到医院。

救治过程中,缪兴亮想到妻子和女儿,立即给妻子打电话,让她和女儿一起来医院检查。

路上,燕子给他打电话,想问问检查结果,医生替他接了电话,告诉她缪兴亮的情况很危险,让她立即到医院来。

她立即打车和女儿向医院奔去。

当她心急如焚地赶到医院时,见丈夫已经昏迷不醒,正在接受抢救。

这时,她感觉到剧烈的头痛、恶心,医生立即给她输液治疗。

医生告诉她缪兴亮需要转到滨州的大医院去抢救,她拔下输液器就陪丈夫一起去了滨州,进重症室门口时,她看见他呕吐了大量污血。

不一会儿,一位医生出来告诉她:“我们已经尽力了。

”   缪兴亮怎么也不会想到,仅仅因为上网给女儿买了一双皮鞋竟遭飞来横祸,他撇下妻子和女儿撒手而去,这个曾经幸福美满的家庭顿时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

所幸燕子和珊珊的身体并无大碍,经治疗后很快康复。

该事件被公众称为“夺命快递”事件,经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各大网站及中国安全生产报等新闻媒体相继报道,引发广泛的社会影响。

始作俑者   快递员接到缪兴亮的电话,把快递单送到了医院,亲眼见到缪兴亮接受抢救,感到事关重大,立即向东营警方报了案。

在此之前,圆通潍坊转运中心因为连续出现员工中毒现象,已经向潍坊警方报了案。

潍坊、东营两地警方迅速查明了案情――   湖北省荆门熊兴化工厂是一家生产危险化学品氟乙酸甲酯的专业工厂,副厂长名叫杨溢智。

氟乙酸甲酯的运输,需要由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证》的企业使用危化品专用运输车进行,费用较高。

杨溢智为了节省运费,找了几家快递公司寄递,但都遭到拒绝。

后来,规模小、效益差的湖北省沙洋县圆通快递公司受理了他的请求,多次为他寄递氟乙酸甲酯。

2013年11月26日,杨溢智又把25公斤氟乙酸甲酯装进塑料桶拉去,发往潍坊鸣冉化工有限公司。

收货员明知是危化品而收寄,开具了0780号运单。

同日,缪兴亮网购的皮鞋由湖北武汉圆通速递收货点收寄,两邮件在同年11月27日在武汉圆通快递有限公司相遇,28日晚由同一辆货车运送到圆通潍坊转运中心。

圆通潍坊转运中心员工王某、张某在卸货时均感觉到车厢内异味很重,随后同时出现身体不适症状,被送医院就诊。

安全员刘某查找到还在渗漏液体的0780号邮件,确认为污染源。

该中心经理梅光荣决定把挑选出来的150件被污染快件作为“问题件”处理,其他同车快件继续递出。

不一会儿,又有五名员工先后出现身体不适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有机化学品中毒,梅光荣才派人向潍坊市公安机关报了案。

由于梅光荣仅安排员工通过目视方法挑选被污染快件,没有采取任何技术措施,被污染的快件未被全部拣出。

29日上午,缪兴亮收取被污染快件后发生中毒事故。

氟乙酸甲酯是危化品,国家规定禁止寄递。

但荆门熊兴化工厂为了省钱,违反规定托运危化品;沙洋县圆通快递公司为了赚钱,违反规定收寄危化品;圆通潍坊转运中心为了少赔钱,违反规定把污染件递出。

就这样,一群唯利是图的生意人导演了这起一人死亡、九人中毒的“夺命快递”事件。

不枉不纵   “夺命快递”事件发生后,潍坊检察院反渎部门的检察官敏锐地意识到,该事件背后可能隐藏着邮政监管人员渎职犯罪,迅速秘密展开外围调查。

与此同时,最高检《关于调查潍坊夺命快递”背后是否涉嫌渎职犯罪的通知》由山东省检察院电传潍坊检察院

案情就是命令。

2014年年初,潍坊检察院成立了由侦查业务骨干及辖区内所属青州市检察院、昌乐县检察院反渎部门全体人员为成员的专案组,迅速展开全面初查。

邮政监管领域渎职犯罪尚属全国首例,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

为了准确打击犯罪,专案组成员穷尽一切手段,收集到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等,夜以继日地学习研究,结合暗中调查走访,全面掌握了邮政管理局监管快递企业运营、危化品管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对涉及犯罪的关键环节的多种可能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证,并根据杨溢智、梅光荣已被公安机关羁押的有利条件,迅速到办案部门调取案件材料,还巧妙地隐蔽侦查意图,到看守所对两人进行了提审取证。

调查确认圆通潍坊转运中心未依法办理邮政备案手续后,办案检察官根据潍坊邮政管理局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监管流程,认定该局分管监管业务的副局长管国强、监管科副科长孔祥民,科员刘茂霖、刘静雯负有监管责任。

随后,秘密获取了上述四人数次去该经营场所进行检查,未督促其办理备案手续,放任其违规经营的关键证据,从而认定四人具有玩忽职守的犯罪嫌疑。

同年3月18日,潍坊检察院指定青州市检察院对管国强立案侦查,指定昌乐县检察院对孔祥民、刘茂霖、刘静雯立案侦查。

青州市检察院对管国强实施传唤后,面对大量的证据和侦查讯问人员的耐心教育,他如实交代了与下属孔祥民等人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明知圆通潍坊转运中心未按照规定办理备案手续,却没有依法查处,放任其非法经营,最终导致中毒事故的犯罪事实。

昌乐县检察院实施传唤后,孔祥民同样供述了上述犯罪事实。

此后,刘茂霖、刘静雯也作了如实交代:两人在2013年9月6日到该中心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时,要求出示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该中心负责人李某拿出其他公司的证照复印件应付检查,两人当场识破,刘茂霖当即在《全市快递市场专项检查记录表》的“是否存在无证经营行为”一栏的“是”这一选项处画了标记。

李某央求说:“照顾一下吧。

刘茂霖随即将标记涂掉,重新在“否”这一选项处画了标记,并在“总体评价”一栏填写了“总体工作良好”的评语,未对该中心进行任何处理。

办案检察官迅速固定证据,四人的犯罪事实被牢牢锁定。

“积极争取上级检察院的领导和支持,充分发挥‘侦查一体化’的优势,是该案成功查办的根本保证。

”时任青州市检察院分管自侦工作的副检察长刘荣华告诉笔者。

在整个办案过程中,最高检渎检部门有关领导同志多次听取汇报,深入指导办案,与办案人员一起制定办案方略;2014年4月,最高检渎检部门明确要求:第一,对本案依法慎重办理,查清事实,区分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的界限;第二,办案要追求社会效果、突出警示教育效果,通过办案督促有关部门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第三,加强沟通联系,及时通报进展情况,强化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4月10日,山东省检察院反渎部门深入办案一线,实地指导办案,对案件中涉及的问题进行周密商讨,要求对此案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等,进行全面收集,搞懂弄通;对无辜群众受害的事实,要彻查清楚;对中毒的九人,需要做鉴定依法确认;严格依法办案,依法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山东省检察院反渎部门多方进行办案协调,帮助排除办案阻力。

“从最高检到基层检察院,四级检察机关的检察官通力合作,深挖细查,使得这起全国首例邮政监管领域渎职犯罪案件得以成功查办。

青州市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兼反渎局局长陈光周说。

青州市检察院、昌乐县检察院提起公诉,2015年4月,两市县法院审理后对被告人管国强、孔祥民、刘茂霖、刘静雯的“判决书”相继下达,四人均以玩忽职守罪判处免予刑事处罚。

同年六月,梅光荣、杨溢智分别被广饶县法院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和危险物品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喧嚣一时的“夺命快递”事件,最终以六人被判有罪的结局尘埃落定。

案后说法   潍坊邮政管理局核定编制12人,实际在岗8人,被立案查处的管国强等四人,从表面看是该局实有人数的一半,但实际是该局监管执法人员的全部。

执法人员被“一锅端”,既让人震惊,又让人痛心。

长期以来,有些执法人员抱有一种错误认识:只要不贪不占,其他问题都是小事。

管国强四人未贪未占,但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因不认真履行职责导致事故,致使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玩忽职守罪。

存在错误认识的人应当从本案中得到以下两点警醒:   一方面,思想上疏忽不得。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就是依照法律规定履行职权的过程,思想上必须时刻绷紧法律这根弦。

另一方面,工作上马虎不得。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任务,绝不能在工作上和稀泥,拿原则送人情。

编辑:程新友。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