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专科《古代汉语(1)》解释句中黑体宇填空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90)

最新电大专科《古代汉语(1)》解释句中黑体宇填空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90) 盗传必究 一、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宇 (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1. 姜氏何厌之有! 厌:满足;讨厌。

2. 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错:放弃;错误。

3. 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死亡。

4. 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景色。

5.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日:“余病矣!” 病:受重伤;生病。

6. 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奉命。

7.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都;国家。

8. 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亲自。

9. 三月而反报日:“已得之矣,在沙丘。” 反:返回;反对。

10.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者;国家。

11. 孟尝君不说,日:“诺,先生休矣!” 说:高兴;说话。

12. 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黄河;河流。

13. 是女子不好。

好:漂亮;与“坏”相对。

14. 姜氏何厌之有。

责:债务;责任。

15. 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厌:满足;厌恶。

16.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保卫。

17.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丈夫:男子,女性的配偶。

怜:疼爱,怜悯。

18.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高兴;说话。

20.入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昧;不好的气味。

21.秦氏有好女。

好:漂亮;与“坏”相对。

22.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谢谢。

23.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丈夫:句中指男子,现代指女性的配偶。

怜:句中指疼爱,现代指怜悯。

24.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写:句中指描画,现代指书写。

25.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爱:吝惜;喜爱。

29. 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批评;诽谤。

30. 罢师而去之。斩子反以为大戮。

去:离开;前往。

34.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垮台;死亡。

38. 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责:债务;责任。

39. 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国:国都;国家。

41.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葆。

丈人:老人。妻子的父亲。

42.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揭发。

过:访问;经过。

46.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50.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揭发。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 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观看;本义

2. 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奉:捧;本义

17.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引申义

3.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本义

4.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益:增加;引申义

5. 出跳乎井干之上。

干:栏杆;假借义。

6. 骖鮭于木而止。

木:树;本义

7. 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引申义

8. 中御而从齐侯。

御:驾车;本义

9.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兵:兵器;本义

10.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引申义

11.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蚤:早些时候;假借义。

12. 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察看;本义

14.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亡:消亡;引申义

15.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监:监视。引申义

21.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蚤:早晨;假借义。

26.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本义

29.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城:城墙;本义

30.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追赶上;本义

32.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城墙;本义

34. 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

骄:矫;假借义。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 1.庄公寤生,惊姜氏。

寤;倒着。

2.子墨子九距之。

距:抵挡。

3.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辩:变化。

4.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党:偶然。

常:曾经。

5.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无:通“毋”,不要。

6.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

辨:通“辩”,争辩。

7.邹忌惰八尺有余,身体呋丽。

惰:通“修”,身 8.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锡:通“赐”,赐予。

9.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 阙:通“掘”,挖掘。

二、填空题 1.六书中讲造字法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讲用字法的是转注、假借

2.通假字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这就是通假字假借字的主要区别。

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

4.古代汉语宾语前置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三个方面。

6.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7.词类活用是指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

8.古代汉语宾语前置主要的三种类型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9.通假字假借字的区别是通假字本字的替代字;假借字是本字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意思对了即可给分)。

10.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讲的是造字法;转注、假借讲的是用字法。

11.古代汉语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12.通假字假借字有所区别,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借用,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借用。比如《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属于通假字,“女”“汝”在表示指称代词时属于假借字。

13.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方面。

14.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词义程度、词义范围、词的感情色彩三个方面来考察。

15.词类活用是指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

16.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方面。

17.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书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象形、指事 、会意、形声讲的是造字法;转注、假借讲的是用字法。

18.古代汉语中,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对句子进行分类。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叙述句,以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描写句,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是判断句。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