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价格管理提升医院综合效益

【摘要】本文强调了在新的医疗环境下一定要做好医疗价格管理工作,医院面对患者要采取有力措施,实行明码标价,提高收费透明度,并阐述了加强医疗价格管理的有效措施等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主张。

【关键词】医院 财务 医疗价格管理 综合效益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位于享有重庆后花园美誉的北碚主城区内,其前身是由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创办的地方峡区医院,现已成为重庆北部规模最大,医技力量最强,设备最优,环境最美的医疗保健中心,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注重文化建设,坚持“情系民生、追求卓越”的办院理念,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在新的医疗环境下,为打造“阳光医院”,加强“阳光医院建设”,通过“医疗药品价格明码标价公示制”、“费用清单制和费用审核制”、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等措施,加强了医疗价格管理,进一步规范价格行为,努力创建百姓放心的“阳光医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统一思想是做好价格管理工作的关键      首先,党政领导十分重视物价管理工作,把加强医药价格管理作为医院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纳入医院综合目标管理,列入议事日程,有领导、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

成立了医药价格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亲自负责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纪委书记、医疗业务院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为医药价格小组成员,并由医疗业务副院长主管此项工作。

财务科设有专职物价员,担任医疗药品价格管理职能,全面负责全院“价格公示制度”及“费用清单制和费用审核制度”的组织、协调、检查、落实工作。

各临床、医技科室均设有一名兼职物价员,负责本科室收费工作,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形成了医院价格管理网络体系,为打造“阳光医院”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其次,提高全院职工认识:加强“阳光医院建设”,“实行明码标价公示制和费用清单制”不仅是一项重塑医院形象的系统工程,而且是加强医院行风建设,接受社会监督,融洽医患关系的一项“民心工程”;更是医院加强内涵建设,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的有效途径。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做好价格管理工作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医院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学习《关于在重庆市医疗机构实施“阳光收费工程”》文件,重新拟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医疗价格管理规章制度。

如《医疗价格管理制度》、《价格公示制和清单制》、《费用查询和审核制度》、《医疗收费奖惩制度》、《 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计算机管理制度》 、《 医疗收费投诉接待处理制度》、《专职医疗价格员工作职责》、《专职费审员工作职责》、《兼职医疗价格员工作职责》等,使物价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遵章办事,规范操作,保证了医院收费价格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遵循合法、诚信、公平、信息对称原则,以构建和谐的就医环境       医院努力创造以人为本、维护患者知情权的优质服务,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全面、准确、及时发布相关医药费用信息,让患者明明白白就医,清清楚楚付费。

门诊大厅、出院处、医技科室和各临床科室根据重庆市物价局和卫生局制定的收费标准,制作收费价格公示牌在各科室醒目位置悬挂明示。

在门诊大厅和住院部大厅设置药品价格医疗收费价格等电子查询触摸屏和电子显示屏,并设立了门诊价格咨询服务台,专人负责院内药品医疗价格的咨询、查询、解答及价格自律处理,公示性地告知患者,使患者了解医疗收费内容,做到医疗收费信息对称,以构建医疗收费信息对称的和谐医疗环境,增加了医疗收费透明度,确保“诚信收费、阳光收费”。

医院严格按物价局和卫生局规定的清单标准执行,对门诊病人实行“门诊费用清单制”,对住院病人实现“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和“出院费用清单制”,病人可随时核对清单内容是否正确,并了解医疗收费标准和自己的医疗费用情况,减少了医疗收费价格不透明而引起的医患矛盾。

实行“一日清单制”后,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进一步改善了医患关系。

四、医院收费管理的关键就是强化计算机网络源头管理      首先,医疗药品价格管理领导小组授权于财务科专职物价员掌控医疗收费项目、药品价格的源头管理

录入医疗收费系统中的药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必须由财务科专职物价员掌控,严格按国家物价部门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标准准确录入,不得擅自设立国家规定之外的收费项目,以确保医疗收费系统的严肃性、安全性。

物价员收到新的医疗价格文件,按主管部门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执行,更好地维护患者和医院利益。

其次,特殊医用材料项目价格,严格按《重庆市医疗服务收费标准》、《重庆市医疗服务新增和修订项目价格》加价标准录入实际金额。

在单价栏内,不设“变价”及“最高限价”。

因设“变价”及“最高限价”项目编码,可出现科室违规收取金额的漏洞。

特殊医用材料以科室为单位编码,本科室独立使用编码,有利于本科室严格掌握特殊材料数量、价格变化,避免违规收费现象发生。

最后,特殊医用材料的使用应严格实行登记制度,特别是植入体内的特殊医用材料尤为重要,使用后并将特殊医用材料中的条码贴于该患者的病历上备查。

坚决杜绝特殊医用材料同类串项收费,特别是植入体内材料,坚持一人一票制、一人一项目编码。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