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全成本比较优势模型构建

国际贸易成本比较优势模型构建 毕业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引入交易成本、环境成本代际成本,构成全成本。并通过理论模型的推导,证实全成本对一国比较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削弱或者增强一国基于生产成本比较优势,甚至可以逆转一国基于生产成本比较优势。因此,国家应基于成本视角,重新审视本国实际的比较优势。 论文联盟编辑。  文献综述  在国际贸易理论演进的过程中,无论古典、新古典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所讨论的比较优势成本都是基于生产成本。而随着国际分工专业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新新贸易理论的产生,对贸易的原因给出了新的解释思路。早在1937年,哈伯勒就用机会成本概念重新阐释了比较成本理论。指出对于贸易模式、贸易利益和比较优势而言,重要的不是劳动成本,而是生产一种产品来代替另一种产品的边际机会成本,也就是说,比较优势从本质上说是一个要素配置问题。由此可见,比较优势比较成本优势,这里的成本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机会成本。21世纪初,发端于Melitz建立的异质性企业理论,逐渐诞生了新新贸易理论。在贸易理论中,一国的比较优势产生于比较的过程中。按照梁琦、张二震的说法,这里的比较既可以是纵向比较(两种产品两国之间的成本比较),也可以是横向比较(一国之内两种产品成本比较),这种双向的纵横之比较所蕴含的相对性是比较优势理论的思维逻辑的精髓。Becker、Murphy指出交易费用是分工与专业化的关键因素,分工演进会导致交易及其费用呈几何级数增加。Deardorff在包含贸易成本的李嘉图模型中,提供了比较优势原理的重新表述,认为一个产业的净贸易(无论双边还是全球),同时取决于一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生产成本贸易成本。伍世安、杨青龙则在原有的比较优势模型中加入交易成本,认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成本面上往往只强调生产成本而忽略了交易成本。强永昌指出环境标准的有效实施尽管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中国以及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将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进而削弱现有比较竞争优势和制约其出口贸易的发展。俞海山认为各国虽然表面上通过国际贸易各自取得了所谓的比较利益,但实质上有一方却付出了很高的生态环境成本。章铮通过探讨资源产品定价与国际贸易,认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自然资源等于其边际成本,包括边际生产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和边际外部成本。邵宏华、许国庆、夏申提出生态环境下不应牺牲环境的代价而换取经济的增长,世界贸易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杨青龙基于以上理论,提出全成本是以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代际成本等机会成本为子系统的动态开放系统。林毅夫、李永军认为在发展问题上,重要的是使自己创造经济剩余和进行资本积累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而不是过早地进行大规模研究与发展活动以图创造产品差异性方面的优势。而最大限度发挥创造经济剩余能力的途径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越来越频繁,人们不得不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中使用的生态环境要素成本(即环境成本)以及现在使用某些资源所放弃的未来收益(即代际成本)不容忽视。鉴于此,本文在比较优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交易成本、环境成本代际成本,从而构成全成本,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国际贸易中更具有现实意义。  全成本比较优势模型  本文的模型基于以下假设:一是有两个国家A、B,两种贸易产品分别为X、Y。二是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能够自由转移的,但在各国间不能自由流动。三是汇率是恒定不变的,即1单位B国的货币可以换得r单位A国货币。  设A国X产品、Y产品的生产成本(Production Cost)分别为PXA、PYA,B国的X产品、Y产品的生产成本分别为rPXB、rPYB,且各成本均为正数。根据比较优势理论,A国生产X产品并出口至B国,从B国进口Y产品;B国生产Y产品并出口至A国,从A国进口X产品的充要条件是 (1)  其中为A国X产品对Y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为B国X产品对Y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或,其中为A国X产品对B国X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为A国Y产品对B国X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 作文 /zuowen/   当考虑交易成本、环境成本代际成本后,其产品进入市场的总成本为四个成本之和。若以i表示出口国,j表示产品,d表示出口目的地,g表示后几代人。TCid表示i国出口至d国的总成本。则Pji表示i国国内j产品的生产成本,Tjid表示i国生产的j产品出口至d国的交易成本,Eji表示i国国内j产品的环境成本,Gjig表示i国生产的j产品对后g代人产生的代际成本。TCd、Pji、Tjid、Eji、Gjig均以i国货币表示,其中TCd、Pji、Tjid均为正数,Eji、Gjig为非负数。根据Deardorff的结论可得全成本通式:  其中, (0)表示i国生产的j产品出口至d国的交易成本与生产成本的比值; (0)表示i国生产的j产品环境成本与生产成本的比值; (0)表示i国生产的j产品对后g代产生的代际成本与生产成本的比值。  因此,在引入交易成本、环境成本代际成本后,贸易模式由(1)式变为:   当PXA/PYA与PXB/PYB的关系满足(1)式时,由于交易成本、环境成本代际成本对一国的比较优势存在一定影响,两国各自基于成本比较优势要重新分情况讨论。由全成本的通式(2),可将(3)式变为:  由此只要讨论(4)式与(1)式即可得出比较优势模型的结果。如果给定(1)式成立,那么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 代写论文   一是若,则(4)式依然成立。此时A国仍然在X产品上具有全成本比较优势,B国在Y产品上具有全成本比较优势,两国维持原有的分工和贸易模式。  二是若,则又需要在此基础上做以下进一步的讨论:  如果,则(4)式依然成立,两国依然维持原有的基于生产成本优势的分工和贸易模式。  如果,则(4)式变为,已不满足(4)式的条件。两国相对来说,在 X、Y产品上都不存在各自的比较优势。  如果,则(4)式变为,(4)式不再成立。也就是说,A国在X产品上不再存在基于成本比较优势,B国在Y产品上也不再存在基于成本比较优势。相反,A国在Y产品上存在基于成本比较优势,B国在X产品上存在基于成本比较优势。两国的分工和贸易模式发生了逆转,A国将生产Y产品并出口至B国,而从B国进口X产品;B国将生产X产品并出口至A国,而从A国进口Y产品。  通过以上讨论可知,在给定的条件下,若,或者是且,则(4)式成立,两国依然维持原有的分工和贸易模式;若且,则(4)式不成立,两国不再在各自原有的产品上存在比较优势。相应的,当(1)式的条件不满足时,即,类似于以上模型的探讨,本文不再论述。同时,对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充要条件,依然可以通过以上的推理得到相似的结果。

上述模型与以往的比较优势模型比较,一是加入了贸易成本、环境成本代际成本,从而组合成全成本比较优势,更符合当今日趋激烈的全球化贸易。二是经过更加严谨的数理逻辑分析,考虑了在各种条件下模型成立的探讨。从而可以看出,全成本理论对一国比较优势的重要意义:纳入交易成本、环境成本代际成本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削弱或者增强一国基于生产成本比较优势,甚至可以逆转一国基于生产成本比较优势。 论文网。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