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思考

【摘 要】在公共图书馆工作多年,有一些自己的心得和感受,遂把自己接触最多的两方面,藏书读者给予的内心感受记录下来,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反思改进不足,让图书馆早日变成天堂,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读者 藏书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2—0197—02。

大学毕业以后,几经辗转,有缘进入图书馆工作,我之前从没有想过,更没有想到一干就已经过十个年头了。在进入单位以前,公共图书馆的概念在我心里一点谱都没有,寻找了一些资料看到这样的描述,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说:“我心里一直在暗暗地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他认为天堂般的生活,是平静的图书馆,在那里面老人、小孩、男女青年和智者们,在一起学习、交流,然后积极工作。没有私家车,没有私人宫殿,没有纸醉金迷的娱乐场所,没有一顿饭是杯盘狼藉的场面,任何人出现问题,会得到所有人的关心和帮助;所有人都能保持平静和快乐生活的心态,恪守自己的权力界限;没有谎言和欺骗,更不必焦虑地吹嘘自己,因为相互的尊重已成为保证和承认真理的前提,大家都会实事求是地面对一切,让思辨成为快乐的游戏。

我正式跨入云南省图书馆时知道,公共图书馆最多的东西是藏书,它的功能是“收藏图书——借阅图书”。但是,图书馆给人的印象是简单的工作,小学生都能胜任,很多人对此工作不屑一顾,不就两个动作“借书——还书”。

几年工作下来,对以上两点有自己的感悟,也有不同。

公共图书馆藏书丰富。

国内的说法,图书馆是科学的圣殿,文化的殿堂。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公共图书馆放在了国人心中崇高的地位。的确如此,它的藏书内容包罗万象,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休闲娱乐……公共图书馆浩如烟海的藏书,记载着先人的智慧成果、劳动结晶。它是人类在自己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的灿烂科学文化,它像阳光雨露一样滋养着一代代的新人。看着这些沉甸甸的宝藏,想象着谁拥了它们谁就是世界上就快乐和富裕的人。

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特点。

1.公共图书馆就是人类科学文化继承、发展、创新的桥梁和纽带。

图书馆员从产生之日起,就担负了保存文化遗产的社会职能。无论是古代的藏书楼,还是现代的图书馆,都按照一定的原则范围,将社会上分散而又零乱的文献收藏起来,经过长期积累,建立起系统完整的藏书体系,成为社会文献的收藏储存中心。图书馆利用文献将知识创造者与知识利用者联系起来,使他们进行科学劳动协作。也就是说,图书馆员的工作不仅包括了科学家的研究院工作,而且包含有图书情报工作者的文献工作图书馆员的藏书采选、整理、保管、流通、参考咨询等等都有带有学术性,都需要精心地研究,才能掌握其客观规律。这点说明图书馆员的劳动贯穿于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促进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之间的渗透。

正如印度图书馆学之父——阮冈纳赞所指出的那样:“不管图书馆坐落在什么地方,开馆时间和设备情况怎样,也不论看管图书的方法怎样,图书馆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于图书馆工作者。”图书馆的质量取决于图书馆员,图书馆员在图书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是激发图书馆事业的内在动力。

革命导师列宁也曾经深刻地指出:“值得公共图书馆骄傲和引以为荣的并不在于拥有多少珍本书,有多少十六世纪版本或十世纪的手稿。而在于如何迅速地满足读者图书的一切要求……”图书馆员的任务就是积极主动、千方百计、迅速准确地为读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一切书刊资料,用句习惯说法就是“为书找人”和“为人找书”,全力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水准,真正把图书馆办成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这是一个图书馆的基本要求。

2.阅览室工作特性。

我在阅览室工作的几年中,深深体会到借阅岗位工作不仅是借还书这样简单的劳动。作为一名科技时代的图书馆员除熟练掌握图书馆的ILAS系统,还要对先进又方便的各种现代电子产品,如电脑、读卡器、消磁器在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电脑死机、读卡器不能读卡、消磁不充分等等产生的一些小毛病有处理和解决的能力。遇到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工作人员,不能对着机器大喊大叫,机器是不会听人类语言的,只有沉着冷静、细心观察问题所在,稳妥解决发生的故障,让正在等待借还图书读者顺利办完借还图书手续。

针对文艺书阅览室借还图书读者和书本数目都是最多的情况。我在还书、整理、分类、上架时采用细分粗排,快速上架的流程,即分类时按图书分编号码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好;我经过多年的工作发现,图书上架时看分类号上架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图书上架时可以看书脊颜色、厚薄、新旧、书架位置的松紧,快速把归还的图书上到书架上,这样无形中加快了图书上架的速度,还无意中记下的某些图书的排架位置,遇上有读者要找你记忆中的图书,不用检索马上就能找到它的位置所在,节约了查找时间,提高了效率。自然科学类图书就必须细分细排,按图书分类号顺序分类上架,尤其是医学类和计算机类,书名相似,主题相同的书很多,在分类上架时就得按分类号认真仔细上架,这样查找起来才快捷和方便,查找图书也不会混淆。

3.对待读者的方式和态度。

我长时间的工作观察发现,借还书读者数量众多,就出了不一样的读者群,有的人礼让有加、有的脾气暴躁、有的表述不清、有的喋喋不休、有的蛮不讲理……工作时面对烦琐复杂的各种情况,我也曾悲观、苦闷、冷淡、惆怅、愤怒、失望、沮丧过,在带有这些消极情绪工作时,其实自己也无半点的快乐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经历、工作经验的增加,在服务读者的过程中,对读者以诚相待,真心实意地为读者服务,用自己真诚的感情去感动读者心灵,尽量让读者在茫茫书海中找到所需的书刊资料。你表现出的亲善、平静与幽默的情绪及毫无保留的服务态度,读者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带着期盼、焦急的眼神而来,变成了满意感激的热情时,你高兴、激动、爽朗、兴奋的心态就在增多,生活也就充满了愉快。

其实,作为图书馆员,图书馆知识的宝库,旧知识浩如烟海,新知识日新月异,只要掌握图书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和熟悉各门学科的主要内容,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读者服务,从而赢得读者尊重,也使自己工作不断深化。

三 小结。

图书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记录了前辈创业的艰辛与苦难;图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归纳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图书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包含了大众的精彩和喜悦;图书之所以丰富,是因为它承载了民族的现在和未来。我们这一代图书馆人守着人类的财富和智慧,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服务社会,努力把图书馆创造成天堂一样。

参考文献。

[1]中国图书馆学会编.平凡的岗位 美丽的职业——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论坛”文选(2007~2010)[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0。

[2]柯平.图书馆学科发展趋势及未来重点领域[J].现代情报,2013(8):68~77。

[3]余胜、吴晞.免费开放:理论追寻、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10~17。

〔责任编辑:林劲〕 相关热词搜索: 读者思考公共图书馆服务。

7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