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各项收入的年终账务处理

在建工程试运行收入 会计 上从谨慎性原则出发,把处于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在建工程所发生的费用作为在建工程的成本,试运转过程中形成的收入作为不确认收入,而冲减在建工程成本中。

税收上根据国税发〔1994〕132号的规定, 企业 在建工程发生的试运行收入,应并入总收入征税,而不能直接冲减在建工程成本中。

例:某企业购入一条土工材料生产线,在试运行阶段该生产线生产土工制品发生实际成本200000元,销售后共取得款项280800元。

企业账务处理如下:  发生成本时:借:在建工程——其他支出  200000贷:银行存款200000销售时:借:银行存款  280800贷:在建工程——其他支出  24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0800。

年终汇算清缴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0000元。

超过一年以上的劳务收入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对于开始和完成分别属于不同会计年度的劳务,应在资产负债表日,视提供劳务的结果是否能够可靠估计,而采用不同的处理 方法。

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的劳务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的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的,区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是否能够得到补偿,而分别采用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确认收入成本和将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而不确认收入的处理方法。

一般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在确认时,应按确定的收入金额借“预收账款”(或“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

结转成本时,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例:某设计单位,2007年12月1日为一客户提供设计服务,合同总额150万元,合同期限3个月。

至12月31日已发生成本60万元,预计完成合同还将发生成本40万元。

预收账款80万元。

12月31日,经专业测定,工作量完成40%。

2007年应确认劳务收入:150×40%=60万元;应确认相关成本:(60+40)×40%=40万元。

年末“预收账款”余额为:80-60=20万元。

“主营业务成本”余额为:60-40=20万元,余额20万元应并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中反映。

财税差异:会计制度在收入确认条件上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所得税法不承认谨慎性原则,而是更注重收入确认的形式。

应付未付款项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应付未付的款项属于企业非日常活动产生的 经济 利益的总流入,属于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在税法上,对于应付未付的款项,外资企业规定:凡债权人逾期两年未要求偿还的,应计入企业当年度收益 计算 缴纳企业所得税。

内资企业的应付未付款,《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6〕56号)文件中关于《销售(营业)收入及其他收入明细表》的填报说明对此进一步明确:“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一栏填报纳税人应付未付的3年以上应付账款及已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其他应付款。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盘盈收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11条中提到“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 应用 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 影响 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

存货固定资产盘盈都属于前期差错,但存货盘盈通常金额较小,不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以前年度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判断,因此,存货由于流动快,不容易区别具体年份,所以盘盈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冲减“管理费用”,不作为前期差错,调整以前年度的报表。

固定资产是一种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的有形资产。

因此,对于管理规范的企业而言,在清查中发现盘盈固定资产是比较少见的,也是不正常的,并且固定资产盘盈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以前年度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判断。

因此,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会计处理如下:企业盘盈的各种材料、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

盘盈固定资产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