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品位·品牌

[摘要] 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各个城市的政府也越来越注意并重视城市营销这一长期发展战略问题。

城市营销是市场经济大潮下各城市之间的相互竞争,在同级别的城市当中,南宁这个只有七十多年省会历史城市,由于历史文化底蕴不够深厚而处在相当不利的地位。

本文从南宁市对局限与不足入手,从现当代文化的角度切入,分析了南宁城市文化精神的确立、文化特色的优势长处及城市文化品牌,以及城市文化品牌打造等问题,提出了南宁亮出“城市名片”,由“广西南宁”提升为“世界南宁”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城市营销 城市文化 城市品牌 城市名片      城市营销是市场导向与价值导向相结合的城市发展战略,它不仅超越了一般实物资产经营的层面,同时还具有鲜明的目标定位意识。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各个城市的政府也越来越注意到了这一长期发展战略问题。

南宁,这座市区面积1938平方公里、人口118万的省会城市,眼下也正处在城市营销的热风之中,不过由于历史文化底蕴的虚薄,还处于相当被动的地位。

其知名度不仅无法与京沪苏杭相比,也不能与广州、武汉、南昌相比,甚至不能与本省区的桂林、柳州等城市相比。

因为如此,致使有些人认为南宁是“没有历史、没有根的城市”。

城市文化南宁城市营销发展战略中的“软肋”。

一、南宁精神南宁品格      ——南宁城市文化精神内核   城市文化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的整体,它既指当地文采词章语言、典籍制度、礼仪风习,也指教化教行、改变生衍。

文化形成的过程,既包含了主体对外界的改造,也包含了主体自身的发展变化。

城市文化的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中,精神文化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

”   在城市营销发展战略中,南宁首要考虑的应该是文化立市、文化强市。

2006年8月,原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巡视考察南宁市时强调指出:“塑造城市灵魂……南宁市应当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魅力形象,努力发展具有时代气息、民族风格、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

发展以壮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多元化文化,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特色文化

”   精神文化城市文化的灵魂和内核,虽然有时它要依托有形的物质文化而存在,但更多时候它是处于非物质形态。

理想、道德、情操、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等就是如此。

纵观广西,细察南宁,我们虽然暂时还无法将其凝炼成几句话几行字,但却不难发现共生在这块土地上人们的一些共同的文化原生态的精神文化品质——勤奋、务实、开放、包容、明理、重商等。

这些原生态的文化精神,不仅与岭南文化精神中的“重商、受用、开放、兼容、多元”一脉相承,也与当代社会所需的文化精神相符。

由于地处西南边陲,南宁历史底蕴不够深厚,文化古迹数量稀少,不可能强求它跻身历史文化名城之列,但通过发掘南宁当地及南宁人本身自有的资源,广泛吸收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以壮民族文化为底色,调以苗瑶侗等少数民族文化、岭南文化、东南亚多国民族文化,以及现代中国都市文化,可以形成一种兼容开放、内涵丰富、多元素多色彩的文化精神体系。

这种文化精神既不放弃自有的本色的文化特征,又不会排斥外来的优秀的文化养料。

应该说,在营建南宁城市文化生态环境方面,政府着力引导,市民积极配合,做了很多有益有效工作。

“绿都”、“联合国宜居城市”美誉的获得,“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独特景观,青秀山、大明山、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的秀丽风景,独具特色的五象广场,甚至连公共汽车上对乘客的温馨提示,都透露出南宁在营建城市文化精神、净化文化生态环境方面的种种努力。

这些都是南宁城市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折射出南宁市民及南宁市府的价值共识、生活态度、审美情趣和文化风貌,形象地展示着南宁人共同的追求与理想,是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机统一。

既然企望步入历史文化名城南宁有着先天的不足,就应该深切反思当下我们应该如何塑造和塑造什么样的城市文化精神

一个有远见的城市营销战略的决策群体,应该站在文化发展的高度,带领市民共同开创历史、开创未来。

20多年前的深圳,30多年前的特拉维夫(以色列),50多前的巴西利亚(巴西),一百多年前的纽约,都是同样不具历史文化底蕴的,而今天,这些有着明显精神特质的新城,不都成了有名的世界之城了吗?      二、南国风情壮乡特色      ——南宁城市文化品位的认同与确立   与历史文化名城北京、西安、南京等相比,南宁没有长城、没有故宫、没有秦砖汉瓦,没有中山陵玄武湖,这的确是南宁的先天不足。

然而,南宁城市文化发展就能因此而自愧不如止步不前吗?   毋庸讳言,作为省会城市南宁历史确实不够久远,(即使从民国政府将广西省府由桂林迁南宁算起,至今也不过80余年)。

然而我们如果从东晋置郡算起,却已是1600余年。

如此漫长而没有间断的历史,不可谓不深沉,不可谓不厚重。

我们缺少的,只是细致的考察、归纳、收集与整理。

远的不说,现当代便有邓颖超(老一辈革命家、全国政协主席)、雷经夫(解放军著名将领)、雷沛鸿(著名教育家)这些地道的南宁人。

如果我们将搜索引擎改成“历代名人与南宁”,历史视野便会豁然开朗。

邓小平、张云逸的百色起义,韦拔群的南宁求学,毛泽东周恩来的“南宁会议”,胡志明的多次南宁之行,徐悲鸿南宁作画,徐霞客南宁记游,王阳明(明代著名理学家)南宁驻节、讲学,这些都是历史文化

如果我们摒弃意识形态框架,难道不可以将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李济深纳入南宁历史的视野?   除却蕴含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积淀,南宁还有更多的原生状态的文化素材可供开掘,这就是壮、瑶,苗为主调的、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区,共有壮、瑶、侗、苗、仫佬等40余个少数民族,他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情状,丰富多彩且各有特色。

这种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保留了各自民族质朴、勤劳、勇敢、善良、热情、欢快、开朗的天性,记载了从远古至现代的全部生活、劳动及欢乐的过程。

作为广西自治区的文化中心城市南宁城市文化从内容到形式都应尽可能多地对其进行采掘、整理、保留与补充。

这些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文化正是广西、南宁得天独厚、惟我独有的,其他城市既不可复制也很难仿效。

此外,南宁也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俱备的城市

这座举世闻名的“绿城”,联合国认定的“宜居城市”,背靠湘黔,俯瞰东南亚,东临广东,隔海与海南琼州相望,并且有自己的出海口(防城、北海)。

南宁市自身的旅游产品——青秀山、大明山、南湖公园、人民公园、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民族文物苑,已经可以将南宁打造成文化旅游城市了,更何况便利快捷的通讯交通条件,可以将这种旅游文化往北辐射到桂林柳州,往东南可以辐射到北海及海南岛,往正南可以辐射到越南及其他东盟国家,而往西稍远可辐射到云南昆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文化将会成为更多国民的需要,而作为南北东西交通枢纽的南宁,也一定会在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由于与东盟诸国毗邻而居,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南宁也比国内的其他城市更为便利。

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确定以南宁为永久性主办城市之后,这种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已经成了常态。

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不断丰富和补充南宁城市文化,使之内容上更丰富,形式上更精彩。

而这一点,也是全国除昆明以外,其他他 省会、首府城市都难以企及的。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