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村普惠金融水平测度与评价

摘 要:普惠金融体系特别关注目前尚未被传统金融服务覆盖的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山西属于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欠发达地区

文章通过对2011年山西省96个县(市)的普惠金融水平的计算,并运用系统聚类法将其分类分析,发现山西各地区普惠金融水平普遍偏低且各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普惠金融水平高的地区多集中在晋中地区普惠金融水平低的地区多集中在晋南、晋东南地区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山西省 农村金融 普惠金融水平 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F127,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1—068—02   一、引言   农村金融一直是金融类的弱势群体,近年来,虽然国家大力促进城乡一体化,但农村金融与城市相比,在网点覆盖、金融供求等方面还是存在很多不平衡。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

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和产品。

”这是“普惠金融”第一次写入党的执政纲领。

在目前面临的现状和背景下研究山西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现状、区域差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普惠金融水平测度及评价方面,Sarma(2008)借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的构建方法,选取银行渗透性、金融结构的可利用性和使用度等三个维度的指标合成一个普惠金融指数(IFI)来考量不同国家的普惠金融情况,对后面的学者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国内学者如李明贤和李学文(2008)从存款、贷款、汇总和保险等方面,综合考虑供给和需求,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对我国农村金融覆盖面进行衡量;孙?G和李凌云(2011)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的整体和地区情况进行了分析,结论是我国不同的省份和地区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状况存在着差异并且农村金融服务地区经济因素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王婧和胡国晖(2013)运用变异系数法从供给(金融服务的范围)和需求(金融需求的使用)两个维度构建普惠金融指数来衡量我国的普惠金融状况。

二、金融普惠性指数   普惠金融体系作为一种包容性金融体系,其基本含义是:能有效地、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让过去被排斥于金融服务之外的大规模的农村弱势客户群体与其他社会团体一样享受金融服务

由于普惠金融的发展体现在很多方面,因此用来衡量其发展情况的指数也是由多个指标构成的。

借鉴国内外学者对普惠金融发展评价的常用方法,本文从以下几个步骤来构建普惠金融指数:   1.划分衡量普惠金融维度

由于供给和需求状况是决定普惠金融体系发展最基本的因素,因此本文分别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划分成金融服务的范围和金融服务的使用这两个维度

在供给方面金融服务的范围可表现为地理维度的服务渗透性。

在需求方面,表现为存款和贷款的使用情况。

2.选取具体的指标。

依据上述普惠金融指数各维度的描述,考虑到山西普惠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数据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了四个可以用来代表各维度普惠金融状况的指标。

在地理维度的服务渗透性方面,分别选取每万平方公里和每万人拥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数为代表;在存贷款服务的使用方面,选取金融机构人均各项存款及各项贷款占人均GDP的比重。

三、山西省的96个县(市)的农村普惠金融水平的实际测量及分析   1.样本和数据说明。

本文按照《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的标准,选取了除汾西县(为保持一致性,故剔除)以外的96个县(市)为研究对象。

本文将用五大商业银行、各级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的总数来代表一个县(市)的金融机构网点数。

主要指标数据来源于2012年《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山西2012统计年鉴》、中国银监会网站、中国农业信息网及各金融机构官方网站数据整理。

(1)实际计算指标描述性统计。

由上统计结果可得,山西省2011年金融机构网点分布极不平衡,在金融服务需求方面,主要还是以存款为主。

(2)金融服务水平测度结果。

根据具体统计指标以及以上所述的测度方法,本文测度出了山西省96个县(市)的农村普惠金融水平(如表2)。

根据计算结果,2011年山西省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本文利用SPSS15.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基于聚类结果,将96个县(市)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0.36≤IFI≤1之间属金融普惠水平较高的地区,说明金融的发展受经济条件影响。

第二类:0.20≤IFI≤0.36之间属金融普惠水平中等的地区,介于第一类和第三类之间。

第三类:0≤IFI≤0.20之间属金融普惠水平低的地区,这些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和业务覆盖面方面农村金融服务相对较差。

2.主要结论。

(1)绝大部分县(市)的金融服务水平较低。

根据以上所提分类标准,以2011年为例,山西省96个县(市)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测度中,可以发现仅有14个县(市)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大于0.36,属于较高水平范围,其中古交市最高,也仅为0.50;而存在24个县(市)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均低于0.19,其中方山县的水平居于末尾,仅为0.10,山西省96个县域地区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均值仅为0.255,这结果表明了山西省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较低的现状。

(2)同一地区各个维度值排序存在差异。

结合各维度值,第一类普惠金融水平高的地区金融机构覆盖和存贷占比并不全都优于其他地区,如五台县和侯马市只是某类农村金融服务业务表现突出,五台县因获得存贷款的占比指标突出,而侯马市因为金融机构网点分布多,金融服务水平排在前列。

而整体普惠金融水平低的某些地区在有些方面表现并不差,如古县金融机构覆盖度在96县中排行第5,但存贷占比太低,导致整体普惠金融水平仅为0.20。

(3)区域差异明显。

按照经济区位将山西省划分成晋中、晋北、晋东南、晋南四个城镇群,其中晋中地区包括太原市、忻州、阳泉、吕梁、晋中;晋北地区包括大同、朔州;晋东南地区包括长治、晋城,晋南地区包括临汾、运城。

可以发现,普惠金融水平偏高的地区多集中在晋中地区,如古交市、左权县和离石区,这些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服务开展和服务的覆盖面方面都优于其他地区;而晋东南中部城镇群发展金融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在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业务覆盖面方面农村金融服务相对较差,如泽州县和屯留县。

参考文献:   [1] Brigit Helms.Access for All:Building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s [M].Washington,The World Bank,2006   [2] Mandira Sarma.Index of Financial Inclusion [R].Working Paper, 2008   [3] 李明贤,李学文.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的现实考量与分析[J].调研世界,2008(3):17—21.   [4] 孙?G,李凌云.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状况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经验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4):131—137   [5] 王婧,胡国晖.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论坛,2013(6):31—36.   [6] 李涛,王志芳,王海港.中国城市居民的金融排斥状况研究――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0(7):15—30.   [7] 董晓林,徐虹.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分布的视角[J].金融研究,2012(9):115—126.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作者简介:杨俊仙,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金融工程;张娟,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若佳)。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