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中的认知理解与语用推理]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摘要: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动态交际活动,它隐含着一定的言语交际技巧,这些技巧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

认知理解语用推理的相关理论解读新闻采访中的话语现象,可以领悟其中所蕴涵的言语特点。

通过逆向会话的言语背景,能够推出其话语信息是否适切和共知的问题。

言语交际的双方是相互关联的,发话者在预设话题时如能把握受话者认知界域和语用场景,一定能够达到其采访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新闻采访 话语界域 认知理解 语用推理      引言      从新闻学的角度看,新闻采访是记者为了反映某一特定的人物或事件而有意识地去获取新闻素材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要对特定的客体进行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工作的。

所谓客体,就是接受采访的对象。

从观察到记录的整个过程,记者需要组织一系列有目的的会话活动。

而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新闻采访则是发话者与受话者之间的一种双边互动的话语交际活动,它涉及许多相关问题,诸如话语交际双方对有关话语信息是否有效编码和正确解码、认知理解语用推理是否适切、最佳效果是否以最经济的方式获取等。

本文试图从语言学角度探讨在一对一新闻采访中所涉及的有关话语认知理解语用推理问题。

斯珀伯(法)、威尔逊(英)认为,“语言交际过程是认知过程,话语理解既是人们主动思维、积极认识的动态的推理过程,又是依靠语境建构相关话语信息的求解过程”。

交际不是一个简单的话语编码、传递与解码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话语求解过程,因为交际双方是在接收话语信息、进行推理再到发出话语信息这一系列复杂过程中来完成一段对话的。

这样,要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就必然会关涉交际中的认知理解语用推理的问题。

新闻采访中的认知理解   认知理解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变化过程,交际双方总是根据自己所具有的认知域去理解对方的意图,然后组织话语来完成一段对话。

每个人的认知域是不同的,这是由于其所具有的工作环境、文化背景以及认知能力的不同,这就构成了交际双方认知域的差异性,无疑这也决定了交际双方在一定语境中认知理解的有效性。

一般说来,交际双方的认知域共知性越大,那么其交际就越顺利,他们对交际内容的理解也就越深刻,交际的目的也就越容易达到。

逆向会话中的认知理解

交际的相对观指出,“受话者总是主动地寻找证据和暗示以领会发话者的意图”。

一般情况下,受话者为了让对话能顺利进行下去,他总会积极主动地去领会发话者的真实意图,而新闻采访与此不同,新闻采访是一个逆向的过程,记者即发话者先要了解被采访者即受话者认知语境,确定其能领悟的话语界域,然后再提出问题。

也只有这样,交际活动才能有效地开展下去。

这里首先涉及认知域的分类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域。

对人的认知域进行有效分类能摒除发话认知理解上的误差,从而提高采访效率。

认知域的分类标准不同(如有不同的国籍、民族、行业、年龄、性别等),其分类对象也有所不同。

不同的对象,其采访的方式、话语的界域也是不同的,如采访幼儿,就只能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进行。

试比较:   A)“你父母参加歌唱比赛的目的是什么?”   B)“你爸妈参加歌唱比赛是为了什么呀?”   C)“你爸爸妈妈去唱歌比赛有什么好处呀?”   这三句中C句最为适切,其原因是“有什么好处”较之“目的”和“为了什么”之类更接近幼儿的认知域,选用“爸爸妈妈”和“去唱歌比赛”而不用“父母”、“爸妈”和“参加歌唱比赛”也是同样的道理。

又如:一名记者到部队采访,提出的问题是:“请您谈谈当代青年的风采。

”根据当时在场的领导统计,90%以上的战士摸不清记者提的这个问题要怎么回答。

过两天,这名记者换了一个提法:“您在军营里想的最多的是什么?”这回有60%的战士做了回答。

临走那天,记者又换了个问题:“在服役期间您最关心的是什么?”这次所有的战士都做了回答。

实际上,这三个问题的主题是一样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可见,发话者必须先了解受话者认知语境和话语界域,才能使交际活动顺利展开。

“当代青年的风采”这一提法,对这群有着特殊身份的受话者来说显得有些空泛,话语界域也不明确,显然偏离了受话者认知域限,这就是受话者茫然而不知所言的原因。

所以,只有把握受话者认知理解的域限,提出共知性与适切性的问题,交际活动才能顺利进行,达到新闻采访所要达到的目的。

话语预设中的认知实现。

新闻采访的特殊性,决定了交际双方不具有等同的话语权。

这是因为,发话者是要完成一个必须使受话者认知理解得以实现的特定话语预设任务,这个话语题旨是发话者预先定好的,受话者只是处于配角地位;但会话的双方心理上又应该是平等的,正是基于这一点,发话者才能有效地完成预定的采访任务。

众所周知,新闻采访发话者有意识地将一个预设题旨置于一个会话场景之中的交际活动。

那么,会话双方心理上是否达到平等,这是关乎受话者认知理解能否实现的问题。

例如,一名记者对受话人这样提问:   (1)你今年快四十岁了,在×××没被拐卖到你家以前,你跟谁过日子?   (2)被拐卖到你家后,你们是从哪天起过夫妻生活的?   (3)你们是怎样过夫妻生活的,有没有残害×××的地方?   这种居高临下的气势,使得发话者与受话者并非处于同一平等的心理位置上。

这样的话题预设违背了会话原则,没有关注到受话者认知理解的实现过程。

这个预设只是控制了话语方向而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对话作用。

也就是说,发话者按其话语预设,并没有达到让受话者认知理解得以实现的目的。

同样的问题,另一记者的提问则使交际活动进行得很顺利,实现了话语预设中受话人的认知理解目标:   (1)问:你知不知道买卖妇女是违法的?   答:不知道!   (2)问:人贩子把她卖到你家后,你们是怎样对待她的?   答:有个女人在一块过日子,我们全家都高兴。

今后就是一块好好过日子,但就是怕她跑了。

(3)问:现在她要被带回家了,你怎么想?   答:我心里挺难受,攒了好多年钱买了个媳妇又跑了(哭……)   从上述一问一答来看,话语预设受话者认知域是适切的,并且发话者还设身处地转换自己的角色,这样就使受话者自然而然地解除了心理戒备,实现了交际双方心理上的零距离;而且发话者的预设之“箭”又正中受话者内心深处的这个“的”,这样一来,对话哪有进行不下去之理呢?因此,这就使受话人的认知理解发话者的话语预设中得到了有效实现。

新闻采访中的语用推理      在新闻采访中,交际的双方常常会关涉一个语用推理的问题。

语用推理实质上是一种填补语义表征和语境之间信息空白的‘搭桥’的过程。

斯珀伯和威尔逊在分析了语码模式和推理模式后,提出了改进的推理模式。

按照该推理模式,句子语义表征构成其话语含意的共享意义,而话语含意是语言意义和语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话语含意随言语意义和语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语用推理要受语义和语境的双重影响,有填补交际空白的作用。

明示是话语本身意思与语境相联的一个关键环节,它起到了加强语境明确性、减少话语模糊性的作用。

会话中发话者一般有两个意图:一是话语本身的信息意图,通过这个意图的明示使受话者理解话语;二是交际意图,会话是通过明示的方式使受话者推出发话者的话语意义。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话语交际发话者必须掌控话语主导权,在这一基本前提下展开对话。

下面,就以敬一丹采访甘肃省一处沙漠地带“沙漠化”问题为例,看其语用推理的运用。

甘肃有一处沙漠化地带,大风天里,漫天黄沙,不见天日。

这一带大部分居民已经搬迁了,田地也已沙漠化了,而受访者就是这一地区几家中的一家。

敬一丹走进一家屋内,一位大娘正在扫床上的沙子,并对孙子说:“沙沙,把那大一点的扫把拿来。

”   这就是即将展开采访会话的外部环境。

这样一个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使得敬一丹心情十分沉重。

面对如此沉重的话题,谁又愿意提起呢?所以,敬一丹没有直接问大娘沙漠化的问题,而是顺着大娘的认知语境转向她对孙子说的那句话上,以一种非常得体的方式开始交谈:“大娘,这孩子叫什么名字来着?”   大娘和孙子的对话,给敬一丹提供了一个可以与大娘交谈的话题,也留给了敬一丹一个话语信息意图。

敬一丹问话的信息意图从表层意义看是想知道孩子的名字,但其深层意义则是要实现其交际意图――沙漠化对居民生活的严重影响。

为了实现这一意图,敬一丹从孩子名字切入,推断利用这一语用条件是自然的,符合交际双方认知域中共知性与适切性的原则,所以一定能达到采访的预期效果。

答:“他叫沙沙。

”   问:“为什么叫沙沙呢?”   很显然,大娘的回答已经按照敬一丹预设语用话题推理路线走了,其交际意图得到了初步实现。

不过,敬一丹发起这个话题的目的是要了解沙漠化问题,此处问答的焦点是“沙沙”这个人名,这仅仅实现了交际意图的第一步,还没有达到实现其交际意图的最终目标。

因而,敬一丹根据此时的情景,利用其话语适切认知语用条件,进而推论出沙沙一定跟沙漠有关,于是紧接着便因势利导地提出“为什么叫沙沙”这个问题。

答:“你看这屋里屋外,出门是沙,进门也是沙。

”   这个回答终于实现了敬一丹交际意图,这是语用话题的最佳实现,最佳的也就是最适切的。

对于敬一丹来说,她可以选择很多语用话题与大娘交谈,但“沙沙”这个语用话题却是最适切、最经济、最有效的,是最利于达到其语用目标的最佳选择。

而对于大娘来说,“沙沙”与她关系最为密切,是她心目中最关心的一个语用话题。

可见,敬一丹选择这一语用话题,并非随意的,而是具有精妙的话语艺术技巧,符合大娘的认知特点,因而最终很好地实现了其语用话题中的交际意图。

结语   总之,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动态交际活动,这种交际活动存在着不等同的话语权,其中发话者始终掌握着话语的主导权。

采访中,如何以最有效的手段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这里面隐含着一定的话语交际技巧。

这种技巧,就是话题预设必须要以双方在一定语境下的认知理解语用推理为基础,以相关话语信息的适切性和共知性为前提。

只有这样,才能使这种特殊的交际活动顺利地进行下去。

如果预设的话题超出了受话者认知界域和语用场景,其话语信息又不具有一定的适切性和共知性,那么受话者话语的信息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求解的,这样也就难以达到新闻采访想要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王松岩、杜芳:《论电影〈非诚勿扰〉会话中的语用推理和控制》,《电影评介》,2010(7)。

3.文忠:《从敬一丹采访提问看电视采访的技巧》,《声屏世界》,1998(1)。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校:赵 亮。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