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如何解决社会公正问题

巴西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特别是1968—1973年五年间,巴西经济甚至达到了年均10%增长率。从国内生产总值来看,巴西也曾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高居世界经济第8位,某些产业部门的发达程度甚至处于世界先进地位。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颇具潜力的国家中,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极为严重的不协调,巴西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课题研究中的一个反面典型。

国民收入差距之大居世界第四。

巴西国民收入差别之大,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斯威斯兰、尼加拉瓜和南非,居世界第4位。据联合国2003年的一个报告,巴西是世界上贫富不均最严重的10个国家之一,10%最富者的收入是10%最穷者收入的65.8倍。近10年间,巴西的基尼系数始终徘徊在0.6左右,属世界最高之列。而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的平均基尼系数仅为0.42,亚洲国家平均水平处于0.35至0.39之间,而美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仅为0.34。

更值得关注的是,自上个世纪50年代末,巴西经济起飞阶段开始,国民收入差距呈逐渐扩大趋势。1960年20%最富有者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为54%,50%最穷者占有的比例为18%。此后,上述两项指标在1970年分别为62%和15%;1980年为63%和14%;1990年为64%和12%。可以说,国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是巴西现代化进程较为显著的特征。

巴西70%的穷人集中在城市,这是由于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因而大批贫穷农民奔向城市,特别是去经济发达的首府城市谋生。

社会严重不公形成原因。

巴西国民收入高度集中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首先,巴西于19世纪末才废除奴隶制,但获得“解放”的奴隶并未获得土地这一重要生存手段,他们变成巴西二等公民。这种社会状况使他们很难改变其社会地位。这就是当前在提及黑人与混血种人的贫困状况时,巴西人为什么会作出“黑人穷,因为他们生下来就穷”的解释原因。

其次,高度集中的土地占有制自殖民地时期一直延续下来,至今未有根本改善。传统土地占有制使得巴西出现了大量土地闲置的现象,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这些土地属于大地主,它们或因缺乏基础设施条件和市场条件不具备开发前景,或被用来炒卖而旨在牟取暴利。而与此同时,巴西却存在着大量的少地和无地农民。据统计,巴西目前约有400万户家庭没有土地,即2000余万人被称之为“无地农民”。这部分人或依附于庄园主、农场主作雇工而生活,或作为季节工而只能在耕种和收获季节找到工作,或流入城市谋生,住在贫民窟而被严重边缘化。

再次,巴西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和中等教育偏弱也对国民收入分配产生不利影响。巴西经济活动人口约7100万,而受过中等教育或某种类型技术教育的只有2000万人,受过高等教育的约500万人。换言之,巴西目前约4600万劳动者未受过中等以上教育而在企业从事现代化生产。这不但使产品质量提高受到制约,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了这部分人的收入。巴西这一教育模式的选择是有其历史原因并与其经济模式相关。战后以来,巴西采取耐用消费品和资本货物生产作为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这样,它跳过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重点发展高等教育,以解决高新技术问题,形成科技队伍。实践证明,“优先发展高等教育巴西做出的一种错误选择”。这一方面使普通劳动力素质低下;另一方面,低素质的劳动力不但工资低,而且往往成为企业裁员的主要对象。

此外,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巴西持续存在的高通货膨胀率亦是造成国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因为高通货膨胀吞噬了贫困阶层的购买力,相反,对富有者影响不大。

解决收入分配两极化问题的措施。

为改变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问题,巴西政府几十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如下一些方面:

(一)努力解决地区经济发展失衡问题。巴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是巴西贫困和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为改变地区发展失衡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巴西政府加大了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开发力度,建设带动落后地区开发的“辐射点”。在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巴西采取了“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迁都巴西利亚、建立玛瑙斯自由贸易区都是利用这两个地方对巴西落后的北部、东北部和中西部落后地区的辐射作用,通过优惠的政策刺激,解决地区发展失衡状况。

(二)实施土地改革。1985年文人政府上台后,土地改革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1988年巴西宪法规定,对于大庄园主不履行社会职能的土地政府有权征收用于土改。尽管政府的努力使土地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由于大庄园主阶层的极力反对,土地改革的效果并不明显。

(三)扩大就业。高失业率一直是困扰巴西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巴西政府制定促进就业和增加收入计划,增加对家庭农业的信贷,鼓励农村家庭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非正规经济政府对微、小型企业的雇工采取增人不增税和实行统一税的政策,同时在信贷方面给以优惠,修改劳动法,颁布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失业人员,?如减少企业雇佣临时工应交纳的社会保障金,或者采用缩短工时的方法增加就业人数。

(四)重视基础教育。为改变巴西教育滞后的局面,巴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改革基础教育,强调教育质量,发展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由联邦政府与大学、私有企业、市政府和群众团体共同协作开展扫盲运动;增加教育投资,1996年巴西国会通过法律,规定州教育预算中的15%必须用于基础教育;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调动教师积极性并提高教学质量;建立教育扶贫基金,实施最低收入计划

(五)制定各种反贫困计划。1985年文人政府上台后,萨尔内政府制定社会优先计划,其目标是反饥饿、反贫困和反失业。1993年末,政府又提出反饥饿、反贫困和为生存而斗争计划。这一计划的特点是由政府和民间组织联合执行。但由于经费不足,所取得的成果微不足道。1995年卡多佐就任总统后,颁布新的扶贫计划,名为“团结契约”。它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降低婴儿死亡率;资助幼儿教育和基础教育;向在校学生提供课间餐;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捍卫儿童和未成年人权利;改善城乡穷人居住条件;安置无地农民和实行强化家庭农业全国计划巴西现任总统卢拉上任后,提出了“零饥饿计划”,一是向饥饿人口提供紧急粮食援助,二是采取长远措施根除饥饿贫困。“零饥饿计划”实施两年多以来,巴西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距离卢拉总统2002年大选时提出的“在任期内,解决每个巴西人一日三餐”的使命距离仍然遥远。

(六)注重发挥各种合法社会组织的作用。巴西在反贫困斗争中,十分注重发挥某些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在政府建立的全国食品保障委员会(CONSEA)中,参加者除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外,还有“争取道德运动”任命的一些社会组织的代表。在教会、非政府组织(约900个)和众多民众的积极参与下,巴西形成了一支“反对贫困,争取生存”的反贫困队伍,在各城市建立了近4000个自愿的市民委员会,各社区、公司、教堂、非政府组织、工会、邻里委员会和学校均自发和独立地成立了委员会,向约1000万人免费发放基本食品。90年代中期,“争取道德运动”和其他非政府组织还致力于创造就业和临时安置无地农民等。

社会分配的严重不公是制约巴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大难题,也是巴西进一步提升国际形象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要解决这一难题,巴西首先必须要有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作为保障,其次还需实现真正的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改变以往过分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同时还需对传统的土地所有制和社会保障等制度进行全面的改革,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分配政策,但要改变目前贫困人口占总人口1/3的状况,任务非常艰巨,道路依旧漫长。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