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网络教研实效需把握好六对关系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们普遍发现传统的点对点、面对面、走进现场、小规模的教研方式难以与教学同步,专业支持力量无法经常性地贴近教师、紧跟课堂,及时回应教学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有人提出:要用网络技术改造传统教研,利用网络技术转变教研方式。但是,作为一项带有革新意义的工作,推进网络教研要保持冷静,要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网络教研的有效性上。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研究与实践,我认为,要服务于教师发展这一主题,切实提高网络教研实效,必须把握和处理好六个关系。

1.把握好网络教研与传统实体教研间的关系,做到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从信息交流的角度来分析,网络交流在时间、空间、参与者、活动内容以及民主性、可重现性、知识分享等方面都胜过面对面交流形式。但是,信息技术只擅长处理结构化的信息,对于诸如氛围的营造、情感的交流、社会认同感的分享、举手投足等肢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则是网络交流的短处。因此,网络教研绝非一项独立的、全新的或是可以颠覆传统教研的事物,而应该理解为是教学研究活动在新的教育生态环境下的自然发展,是综合应用各种技术的或非技术的手段开展教研交流的新模式,是互联网对教研的全面服务和深刻改造。其根本目标和追求方向依然还是通过有组织的教师集体性研究交流活动来促进一定范围内教师群体素质的提高,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若能将两种交流方式进行有机结合,根据教研活动的需要,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相互配合,相互弥补,才能提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2.把握好教研技术、培训等部门间的关系,整合多方力量,共同主导区域网络教研发展。

观察目前国内比较成功的网络教研组织形式,如民间教研团队形式教研组虚拟教研形式、校本虚拟教研形式、电教(信息)中心形式教研室主导形式教师培训机构主导形式、网上结对形式等,教研室主导形式具有先天优势。由于传统的教研队伍对技术比较生疏,又受到体制的阻碍,往往缺少技术和设备保障,只能利用简单的,甚至在技术行家看来是绝对不安全的技术平台来开展网络教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网络教研的深入发展。

如果要顺利开展网络教研并保证取得较好的教研实效的话,最好是以整合教研技术部门力量的教科研中心作为主导人。

所谓教科研中心模式,就是从体制上把技术部门、教研部门以及培训部门整合起来,优势互补,同心协力,共同组建网络教研团队来开展工作。就区域性推进来说,教科研中心形式是效益最高的形式。这种模式下,可以首先在技术部门进行技术研究和小范围测试,再逐步推广到教研和培训等业务部门。作为掌握技术资源的电教站和信息中心,可以首先将很多业务工作通过网络环境来完成,以提供网上教研的示范。比如,网上课题申报和管理、作品网上评选和在线评议、网上投诉等。在技术部门先行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网上教研经验之后,一方面继续积极开展本部门相关业务的网上研究活动,另一方面积极向学科教师宣传这一成功方式。

这种教研、电教、培训整合的形式可以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技术上更加成熟和先进,研究更加实际有效,体现了网络虚拟教研“投资小,效益高,参与面广”的特点。

当然,要打破现有技术和业务部门的体制分割情况,实现双向机构的整合与职能的有机整合,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魄力。笔者同时担任信息中心主任和信息技术教研员等职务,参与两边的会议和活动,主持学科整合研究、教育资源建设、学科教师技术培训以及信息化相关的工作,比较了解技术部门与教研部门两方面情况。实践证明,这种整合对促进包括网络教研在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3.把握好教育信息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创建良好的区域网络教研发展环境。

网络教研的发展历史来看,网络教研的出现和兴起需要具备几个客观条件:一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满足大用户量信息交流平台的出现和信息检索技术的不断优化;二是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三是互联网的普及,“校校通”工程的完成;四是大部分教师具备了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五是网络教育资源积累已达到较为丰富程度。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产生大量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需求,则是网络教研兴起的主观原因。

再从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实施条件分析,至少应具备设施、网络平台、资源、培训等。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网络教研实际上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事物,作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方面,它可以成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理由和抓手,但不能替代或超越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具体而言,对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各个部分,包括信息化管理政策的制定实施、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硬件装备的改善、软件平台的开发、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研究等,它们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组成水桶的各木板间的关系,是一种和谐并进、一损俱损的关系。如果忽视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其他内容的建设,网络教研也难以发展,例如,不少教师因文字输入速度不快等,一直是网络教研的旁观者;在一些农村完小,十几个教师只有一两台办公电脑,没有网络网络带宽不足。这种情况下说有效开展网络教研显然只能是奢谈。

笔者所在的区教育局制定了高比例的学校计算机装备奖励政策,还按照“按需施教,讲求实效”原则,开展了如“网络环境下的学科专题研修”等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研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参与网络教研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同时,加强软件平台教育资源库建设,搭建多个实用稳定的网络教研平台,并采用自建和采购并举的方式建设内容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按照以网络教研为抓手,推进区域整体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思路,我们解决了教师“有机可用,有网可上,有话可说,有难可助,有需可查”等问题,为区域网络教研的顺利有效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4.把握好教师需求与网络技术间的关系,打造易用多能的网络教研平台

观察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时的行为表现,我们发现教师网络交流的需要是多样化的。如果教师网络交流需要得不到响应,或是操作起来难度过大,部分教师会因此失去参与网络教研的热情与信心。教师们希望有一个具备多种功能且易于使用的区域网络教研平台

当前流行许多网络交流技术平台),不同的网络交流技术平台)具有不同的交流优势,但应该注意到,功能强大和易于使用往往不能兼得,仅靠其中的任一种技术都不可能满足教师网络教研中的需要。所以,在推进区域网络教研工作中,不妨采取“学科教研网站+各分系统平台+整合性平台”的策略,发挥各种交流技术优势,尽可能满足区域网络教研交流需要。

例如,为了弥补博客在实时交流上的不足,可在每个群组和用户的博客中,设置了QQ在线状态和E—Mail显示栏。在欣赏完教师的博文后,如果想与他进一步交流,只需点击“与我交谈”(QQ在线)、“给我留言”(QQ离线)或“给我发邮件”,就可以与博客主人进行实时交流或互发电子邮件。把博客中相应的学科教研群组与学科教研网站结合在一起。把群组成员发表的博客即时显示在学科教研网中,让教师们在浏览学科教研网的同时也可以参与到群组的讨论中。

5.把握好自由表达与专业交流的关系,尽力营造和谐专业的教研氛围。

教师们的喜怒哀乐在传统的工作环境中难有倾诉的对象和渠道,而相对宽松自由特别是可匿名发表的网络环境,却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表达的场所。

网络教研平台要充分体现对教师言论自由的尊重和保护,但另一方面也要警惕网络教研平台偏离专业研究主线,防止走上闲聊、诉苦的庸俗化,甚至因为不正当活动走上低级化。必须明确,一个网络教研平台只有特色鲜明并积聚大量精彩专业信息,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才有可能实现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目的。因此,应当切实加强网络教研平台管理,实行网络教研平台后台实名注册、前台笔名显示制度,划分用户等级,使用关键词过滤,努力营造和谐专业的教研氛围,确保网络教研平台始终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

另外,由于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讨论,网络教研平台中容易出现言辞激烈的冲突现象。我认为,网络教研中的冲突来源于对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差异,经常出现的冲突和竞争正是网络教研的魅力所在。面对冲突和竞争,我们采取“有所不为”,不但不去消灭这些冲突和竞争,甚至鼓励有正面意义和价值的冲突竞争,以此来激励教师更积极地参与思想的交锋,学会有所取舍,为我所用。当然,冲突中毫无理由的谩骂是必须禁止的。

6.把握好行政推动和自觉参与的关系,激励网络教研理性发展。

网络教研作为新生事物,它的效益需要参与者达到一定规模后才会明显体现出来。如能合理地利用教育行政力量的支持,根据地区实际出台网络教研激励政策,则会加快网络教研的推广实施进程,吸引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形成一定程度的“滚雪球”效应,有助于网络教研效益尽早发挥。但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一些教师对行政力量过度介入带来的强制任务非常反感。因此,在推进网络教研时我们也要注意合理运用教育行政力量,其作用半径以限于教学业务部门、学校层面和骨干教师为宜,尽量不对普通教师做强制要求。

研究制定网络教研激励政策必须考虑从区级、校级两个层次,做到上下一致、相互配套,以促进引导为主,着重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教师网络教研平台中的自觉表达,避免强制和重罚,防止盲目发展和过度的行政推进。

例如,区级网络教研主管部门可以考虑将学校网络教研的开展情况作为数字校园、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先进教研集体等评选的参考条件;将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情况纳入优秀教育人才年度考核体系;将是否具有通过网络教研平台共享资源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公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参考条件;也可以建立对网络教研的通报评优机制,如组织评选精品博客日志、优秀教育博客,适时汇编出版网络教研精品成果集。

参考文献。

[1禹明,潘华东.五种组织形式+九种技术工具=网络虚拟教研新机制——深圳市南山区让教研工作走向信息化的探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5).

[2]肖年志.如何开展有实效网络教研对话[J].信息技术教育.2007,(2).

[3]周卫华.网络教研绽开智慧之花[J].信息技术教育.2007,(2).

[4]柯孔标.2007年浙江省网络教研工作会议报告.

[5]阮滢.深度解析“天河部落”现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9).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