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融入与安康旅游经济发展

从经济发展看,2008年7月29日,省政府在我市岚皋县召开了陕南旅游产业突破发展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将旅游产业作为陕南突破发展的第一产业,使陕南旅游率先实现突破发展

旅游业已然成为陕南经济发展的关键。

旅游的角度看,不论是人文景观的游览,还是自然景观的亲近,都离不开文化的存在。

所以发展旅游业,文化旅游是重中之重。

毕业论文网   文化旅游   一、文化旅游的概念   对于文化的定义,有关的学者专家有上百种的定义,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

二、文化旅游的重要性   (一)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   现代旅游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

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例如杭州的宋城:是以两宋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公园,可以说宋城是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追忆与表述,它成为了一座寓教于乐的历史之城。

美国的迪士尼,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他的起家仅仅是因为一只老鼠,之后公司不断的开发,创作了更多的动画人物,建立了迪士尼主题公园,是大家更为深入的了解其影视文化,至今全世界未有任何影视公司可以超越迪士尼的。

(二)文化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

所以,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006年,丽江邀请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三位著名导演合作,在丽江策划、导演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实景演出节目《印象丽江》。

这种把艺术性和时代性结合在一起的表演,通过名人、名胜的强强结合,扩大丽江对外宣传,以独特的创意、加深中外游客对丽江的感受和体验,使《印象丽江》成为主体景区内文化旅游有机结合的新亮点、丽江旅游的新看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热点   (三)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从国际旅游发展看,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

(四)文化旅游旅游产业发展方向   从大环境看,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

在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

这体现了旅游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

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特色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

(五)旅游文化相互作用,旅游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扬,文化丰富旅游的内涵和品质   保护历史文化,打造底蕴深厚的历史旅游文化旅游文化融合的主要渠道。

历史文化也要取其精华,例如杭州的“宋城”、成都的“武侯祠”、西安的“秦文化旅游区”、四川四会市邓村“古法造纸村”等都是旅游文化结合的正面案例。

但这个融合要的是有积极意义的融合,防止走入为融合而融合、或者为拉动旅游业和当地市场的利益,而勉强拉上历史的误区。

恢复历史可以,但不要恢复历史的垃圾。

北京的八大胡同,在古代就是青楼的聚集地,有些旅行社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把八大胡同作为景点,称之为青楼文化游。

优秀的文化需要传承,这样的糟粕就不应得到传播。

三、如何打造安康文化旅游   (一)充分认识文化旅游的关系,切实增强推进文化旅游互动并进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充分发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

文化旅游的灵魂,旅游文化的载体。

因此,文化旅游部门要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积极推动文化旅游结合,加强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旅游开发格局,实现互动并进,共同发展

如:紫阳应以茶文化为依托,为主题,逐步形成以“上茶山――听茶歌――观茶艺,了解茶文化――品茶茗――购茶叶”为主线的茶山观光游;镇平应以药文化为依托,逐步形成以“敬药王――吃药膳――喝药酒――买药品”为主线的药乡民俗游;宁陕应以森林休闲文化为依托,逐步形成以“走进森林――观赏生态――体验生活――挑战生存――增强生机”为主线的森林休闲游;逐步形成以“进乡村――看农村发展――赏田园风光――吃农家饭菜――找自然情趣”为主线的田园风情游。

(二)深入挖掘文化旅游区域特色资源,着力构建大文化旅游框架   安康在目前看来,很难以某一两个景点来打响文化旅游的品牌,要整合资源,构建大的文化旅游框架。

根据我市旅游资源特点,川坝地区规划为民俗观光旅游区,市县城区规划为旅游购物区,把城乡结合部规划为休闲旅游区。

突出“生态、汉韵”的个性化风格,使文化有效地渗透到每个环节中,以文化为中心,形成一种和谐与自然的文化感受过程,让消费者充分体味到多层次文化氛围。

(三)深度整合文化旅游产业优势,精心培育文化旅游强势品牌和强势活动   少林寺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少林寺文化资源产业化,少林寺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市场化推广。

使得“少林寺”已经成为诸多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代名词。

安康要打响文化旅游的品牌,一,政府应综合规划,资源整合利用,投入通盘考虑。

遴选一批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如瀛湖民俗文化体验区、岚皋登山漂流赛事区、平利生态观光区、宁陕森林休闲区等,并采取项目带动战略,使其尽快成长为立得住、叫得响、传得远的知名品牌。

其二,应围绕“文化节会、竞技赛事、休闲度假、商务交流、生态观光”五大主题,   有计划地组织策划一系列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文化旅游活动。

三,应借助文化名人大力渲染和推介文化旅游

(四)以旅游形象建设为重点,积极塑造文化旅游全新形象   一是积极塑造文化旅游整体形象

应按照“突出特色,深度开发”的要求,突出基础设施、精品景区、服务体系三个重点,精心做好“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全方位提升旅游产业水平和整体形象

文化建设除抓好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外,还要抓好旅行社、旅游宾馆、旅游车船公司等企业、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建设。

旅游企业的有形产品,除了要具备实用的功能外,还必须满足顾客求美、求新、求知的文化功能。

作为主要接待的旅游饭店,要突出其建筑文化、装潢文化、功能文化和服务文化的建设,比如大堂文化、卫生间文化、餐厅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等方面的设计和建设。

旅游目的地要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借以提高旅游区的品位和档次。

旅游市场营销,除加大产品的文化内涵外,营销人员自身的文化素质、言谈举止、礼节礼仪都要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文化特征,给人以鲜明的高品位文化形象

二是着力塑造文化旅游特色形象

绿色生态、一江碧水、南北兼融的历史文化安康最典型的特色,以满足不同季节、不同人群、不同爱好的多层次需求。

三是精心塑造文化旅游行业形象

文化旅游产业是综合性产业,要求分调动各行各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行,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形成全民抓旅游的强大合力。

景区与景区,景区与旅游社、宾馆与交通良性互动,协作共赢,都离不开文化理念在旅游产业中的作用。

四是重新塑造安康旅游媒体形象

传统媒体要宣传,更要注重网络宣传,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网络宣传可以将信息24小时不间断地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只要具备上网条件,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阅读。

这是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

现在上百度搜索安康旅游,例如:云雾山,负面新闻在头条,产生负面影响。

总体而言,旅游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旅游的灵魂,旅游文化的载体。

旅游经济的发展最高境界乃是与文化的交融。

发展文化旅游是实现我市旅游发展的关键。

5 次访问